增城丝苗米被誉为“米中碧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 摄(资料图片)
增城丝苗米田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摄
身边好物③
增城地处珠江三角洲,历来是鱼米之乡,而这里所产丝苗米米粒细长苗条,晶莹如玉,米泛丝光,无论是简单烹煮的白米饭,还是以增城丝苗米制作的增城煲仔饭、增城鸡饭,都是增城不可或缺的味道。
2004年,增城丝苗米就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增城丝苗米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广州市首个获得两项认证的“双地标农产品”。
在增城丝苗米田,你可见翠绿的秧苗在风中翻涌,成了初夏增城山水间最鲜明的色彩,散发着增城山水独特味道的米香,沁人心脾,这些味道和色彩,填满了增城人的记忆。
统筹:占豪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贾政
好物揭秘
连香味都有特别的标准
在水稻界,一直有“南丝苗北五常”之说。广东丝苗米,尤以增城丝苗米最负盛誉,被誉为“米中碧玉”。
与普通稻米相比,增城丝苗米稻谷较小,米粒细长苗条、油质丰富、晶莹洁白、米泛丝光。经过烹饪的丝苗米饭米粒爽脆、润滑、松软,饭味芳香浓郁而特别可口,正宗增城丝苗米饭,加入上汤水搅动后,饭团散开,汤仍然清澈见底不混浊。
这样独特的口感也孕育了增城独特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美食,而增城鸡饭,就是一道以增城丝苗米为原料的增城特色美食。用增城朱村当地人的话说“好米煮好饭”,增城丝苗米细长晶莹,油质丰富,成饭香气浓郁、劲道,与增城当地的农家走地鸡,成为绝佳的搭配。经过恰到好处的焖煮,金黄色的鲜嫩鸡肉,在丝苗米独有稻香的铺垫下更显爽滑,而绵软细长的丝苗米,被鸡肉的汁水包裹,也成为一道难得的美味。
实际上,增城丝苗米有严格的评定标准,广州增城区新塘粮食管理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汉桥参与了增城丝苗米国家标准初稿的讨论。他告诉记者,根据原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地理标志产品 增城丝苗米》国家标准,内外兼修才是合格的增城丝苗米。例如在“外形”方面,标准的增城丝苗米需要满足长度5.4至6.6毫米,长宽比大于2.8,千粒重≤12.5克;在“内涵”方面,还需要满足直链淀粉(干基)含量17%至25%;垩白度≤3.0%;胶稠度≥50.0毫米等一系列严苛的数据。
甚至连香味,都有着独特“增城丝苗米”标准。按评定标准要求,增城丝苗米气味要具有增城丝苗米固有的自然清香味,这种清香味是稻米天然的稻香,与泰国香米和五常大米等其他品种都有一定的区别。
生长在沙质地 多以山泉水灌溉
增城丝苗米独特的奥秘在哪呢?经记者了解,这与增城的地理、气候密不可分。据介绍,与其他水稻品种相比较,增城丝苗稻种禾苗茎叶幼细,抗旱力较强,秆较高,尤其适宜种植于山区沙质浅脚田或有山泉灌溉的梯田。“而增城境内多丘陵,北回归线由境内通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6℃,田园土壤沙质地多,水质酸碱度中性偏碱。”尤其是丹邱白水寨附近,灌溉用水乃白水山岩之涌泉,含多种稻类生长所需微量矿物质,结出的穗粒饱满,米质靓,相反如果生长在肥沃的土壤里,产出的丝苗米反而变差,这又是丝苗靓米多出增城的缘故。
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出的增城丝苗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以及赖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等16种氨基酸和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如锌、铁等,尤其有益于老年人、体弱者、儿童、孕妇等群体。而其多个品种之一的泰稷丝苗糙米中的皮层和胚芽部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E,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糙米中钾、镁、锌、铁、锰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有利于人体健康。
好物传承
国家标准的制定保障丝苗米质量
除杂、去石、砻谷、谷糙分离……在增城区新塘粮食管理所有限公司车间,一袋袋上好的增城丝苗米装袋下线,等待送往全国各地的厨房和餐桌。看着包装上显眼的地理产品标识,王汉桥眼前总是浮现起30年前,自己刚接触丝苗米时的景象。
上世纪90年代初,从广州市粮校毕业的王汉桥来到增城朱村粮所,“当时,丝苗米深受东南亚食客喜欢,甚至有不少香港食客,专门开车到增城来,一次性买几十袋回去。”
虽然丝苗米在墙里开花墙外香,但是增城本地农户并不愿意种丝苗米,主要原因就是生产烦琐、产量不高,而且市面上也有一些“李鬼”打着“丝苗米”的旗号以次充好。
2004年,增城丝苗米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丝苗米产业复兴带来了契机。国家对地理标志产品实施法律保护,增城区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对市场经营环境不断进行规范和保护,使鱼目混珠的情况基本得到杜绝,丝苗米质量得到保障,增城丝苗米的牌子也越来越响。有了国家标准保驾护航,市场上的丝苗米产业得到了再次发展,最显著的变化,就反映在增城丝苗米的价格上。增城丝苗米的价格,从2004年每公斤不到6元,现在可以卖到10元以上。
5G现代化基地带来新生机
拳头品牌越来越响亮,一批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增城山水间涌现,为越来越红火的增城丝苗米产业再添一把火。在科旺农业现代化产业园,记者看到,超过5000亩增城丝苗米田,将土地染成一片片翠绿,微风吹过,禾苗在田间掀起一波绿色的麦浪。
2年前,广州科旺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区向军通过土地流转,在白水山下的丹邱村建设了这片规模化、标准化、5G精准现代化增城丝苗米基地。“过去20多年,这块田一直种植水果等经济作物,直到前年,我们承包下了这块地,这块地才重新种植丝苗米。”看着眼前不断蹿高的水稻,区向军告诉记者,增城丝苗米不仅仅作为农产品而存在,他希望以创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为契机,积极推进“文化 ”“旅游 ”“智慧 ”的融合发展,建成集研发、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农旅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充分挖掘“增城丝苗米”的产业价值。
每逢周末、节假日和丝苗米收获的季节,产业园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来体验机器人餐厅烹饪的丝苗米煲仔饭、定制罐装丝苗米。据介绍,未来,产业园还将建设增城丝苗米博物馆、特色民宿、餐饮等文创产业,通过打造增城丝苗米相关的产业,推动农业、文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充分释放增城丝苗米的品牌价值,实现吃喝玩乐住全链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增城丝苗米
增城丝苗米稻谷较小,米粒细长苗条、油质丰富、晶莹洁白、米泛丝光,饭色发亮,饭粒软滑、口感柔软,软而不粘。
增城丝苗米有着严格的评定标准,例如长度5.4至6.6毫米,长宽比大于2.8,千粒重≤12.5克;直链淀粉(干基)含量17%至25%;垩白度≤3.0%;胶稠度≥50.0毫米。
有段古
高僧搜集四方良稻 培育出增城丝苗米
“增城丝苗”种植已有近500年历史。清朝庚辰年(1820年)版的《增城县志》对增城丝苗已有文字记载:“案近来,早熟有栋赤,有上造丝苗,有白谷仔颇佳,晚熟有泉水占,丝苗最佳。”由此可见,“丝苗”在当时已是成为上乘的稻米品种了。
位于增城城区以西约16公里的朱村白水山,山峦起伏、树林秀茂,清代增城县八景之一“白水丹邱”就位于此,大名鼎鼎的增城丝苗米,最初也在这里诞生。记者跟随当地人,穿过蜿蜒山路,仍然能在白水山栖云寺旧址前,看到一块约2亩的梯田。这块俯瞰形似龟背的沙质浅脚田,就是增城丝苗米的发源地。
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法号栖云大师的高僧廖弘,四海云游,寻找传经修善的好归宿,他踏着雨后泥泞走近古增城八景之一的“白水丹邱”——白水山,只见此处山林茂盛,雨量充沛,一练瀑布从山顶飞泻而下,蔚为壮观,且山不高而秀雅,溪不深而清澈,鸟语花香,流水潺潺。廖弘见如此好景致,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修寺化缘耕田地,把云游各处收集的优质稻谷品种杂种于此,逐渐形成一种优质的稻种,并分给山下的村民种植,这种米稻壳金黄,细长洁白,煮饭软滑可口,起初当地村民因此称其为“寺庙米”,后演变成“丝苗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