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益阳11月4日消息 (记者欧峰 实习生陈惠 通讯员邢育红 王征洋)11月2日,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在开展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湖南站)常规监测时,发现了一尾长江鲟。这是50年来南洞庭湖首次出现长江鲟。

长江白鲟水中大熊猫 水中大熊猫长江鲟50年来首现南洞庭湖水域(1)

洞庭湖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活动作业现场(央广网发 视频截图)

11月2日10时左右,工作人员在益阳市南县淞澧洪道茅草街水域,将水生生物监测设备投入湖中进行人工作业时,一条不知名的鱼类被捕捞上来。

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廖伏初告诉记者,当时捕捞上来时,鱼的体型、体色良好,各方面指标都不错,身体也没有受到伤害。

长江白鲟水中大熊猫 水中大熊猫长江鲟50年来首现南洞庭湖水域(2)

长江鲟(央广网发 视频截图)

随后,廖伏初将鱼的照片发给长江中华鲟研究所团队的专家进行鉴定。

经专家鉴定,这是一条全长86公分、体重4公斤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

长江鲟又名达氏鲟,有水中“大熊猫”之称,是我国长江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据廖伏初介绍,长江鲟最早记录在清朝年间的直隶澧州志,1959年湖南师范学院自然科学学报和1966年湖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也有记载。

长江白鲟水中大熊猫 水中大熊猫长江鲟50年来首现南洞庭湖水域(3)

工作人员将长江鲟放归洞庭湖(央广网发 视频截图)

廖伏初表示,在洞庭湖茅草街水域,2021年夏天,水产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发现了三尾鳤鱼,今年又发现了长江鲟,同时还发现了多年不见的其他物种。野生鱼类的不断发现,表明洞庭湖水域的渔业资源正在修复。

在确认长江鲟体表无外伤且状态良好后,当天12时,南县渔政执法人员将长江鲟放归原水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