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仪式现场拥挤的人群中,

石丰豪1米8多高的大个子很出挑。

但是站在50多米外的母亲姜艳远远看去,

只能看到黑压压的一片人头。

分别50多天的母亲和儿子,

都没能找到彼此的身影。

直到17岁的石丰豪

用尽全力地呼喊了15声“妈”。

15声“妈”,声声动情。

这一幕也成了3月30日

凯旋仪式上的“最大泪点”。

石丰豪的妈妈姜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儿子平时是个很“爷们儿”的男孩,

当时确实有点“情绪失控”。

“他是太想妈妈了。

14天后我得好好抱抱儿子!”

出征武汉时,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放射科护士姜艳最大的牵挂就是儿子。17岁的石丰豪从小是妈妈带大的。“孩子爸爸是一名人民警察,平时工作忙,经常不回家。儿子一直很黏我,他爱吃我做的家常菜,出门都是跟我一起,我常开玩笑说他是我的‘小尾巴’。”

被叫家长怎么和孩子说(被喊了15声的妈妈说)(1)

被叫家长怎么和孩子说(被喊了15声的妈妈说)(2)

姜艳出征武汉前,丈夫已经在抗疫一线岗位上执勤半个月时间了。出征当晚,夫妻俩甚至没能见上一次面。丈夫在自己的执勤地点穿着警服给姜艳拍了一个比心的照片,还发了段信息给她说:我在大连守城,你在武汉守护,咱俩一起把这个疫情赶走,我陪你到天荒地老!姜艳拿着电话,泪流满面,‘我老公一辈子也不会说这么浪漫的话,没想到今天说了出来……

姜艳也没敢让儿子去给自己送行。

“说老实话,我挺放不下儿子的。”

姜艳说,

刚刚进驻雷神山的那段日子,

因为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

更因为天天牵挂着儿子的生活起居,

自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不过17岁的石丰豪没有让妈妈担心太久。小伙子很快学会了料理自己的生活起居,甚至能给同样奔走在抗疫一线的爸爸做点简单的早餐。他还惦记着前线的妈妈,想妈妈的时候他会发去一个妈,你不用急着回微信。等你方便的时候咱俩通个话?

姜艳说,每次接到儿子的微信,她都是又心酸又欣慰。欣慰的是儿子长大了懂事了,怕打扰自己的工作和休息。心酸的是她觉得有点亏欠儿子。“17岁虽然是大小伙子了,但是在妈妈眼里他永远是个孩子。可是在武汉,我甚至无法回应儿子的每一条微信...”

姜艳还记得凯旋前夜,母子俩通过微信视频聊了近一个小时。本来姜艳不想让儿子去机场迎接自己。但是石丰豪说自己50多天没看见妈妈了。而且妈妈是“英雄”,他要到机场去抱抱妈妈,哪怕远远看一眼也行。“儿子说要带着我的大照片去机场,要把照片举在头顶,因为我是他的骄傲!”

但真正到了凯旋仪式现场,

母子俩都没能找到对方。

“现场人太多了,大家的情绪都格外激动。

对面就是多日未见的亲人,

可是却无法痛痛快快的拥抱在一起。”

姜艳说,自己的目光一直盯着接机的家属区,

但是没能找到儿子和丈夫的身影。

而在50米外,

石丰豪的目光也一直在

身穿统一制服的医护人员队伍中搜索,

同样没有发现妈妈。

被叫家长怎么和孩子说(被喊了15声的妈妈说)(3)

2020/3/30

被叫家长怎么和孩子说(被喊了15声的妈妈说)(4)

“儿子一开始被挤在队伍最后面,后来他告诉我,当时有点着急了,怕错过这个迎接我的机会,于是他大喊了第一声‘妈’。”姜艳说,其他家属们听到了这声呼喊,给小伙子让开了一条路,可当石丰豪举着妈妈的照片挤到队伍最前面时,凯旋仪式即将结束。

听到主持人通知“全体医护人员上车准备离场”时,小伙子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感情了。一声声“妈”的呼唤,他几乎用尽了全部力气。“我是被儿子的喊声吸引过去的!一眼就看到了满眼泪水的儿子!”姜艳说,儿子本是个很“爷们儿”的男孩,平时虽然也跟自己撒撒娇,但是她从没见过儿子掉眼泪。她挤过去,大喊“儿子,妈妈在这里!”50多天后,母子俩终于隔着隔离带相见,只是早已约好的拥抱无法实现了。

给了儿子一个隔空拥抱后,姜艳忍住泪水转身上车。当天晚上她给儿子打电话时,儿子说自己挺满足的。“能看到妈妈我就开心。不过14天后,你得好好抱抱我!”小伙子用喊哑了的嗓子说。

姜艳说,儿子是个阳光开朗的小伙子。他爱打篮球,也爱追星,喜欢华晨宇和沈腾,一直想跟他的偶像合个影,或者拿到一张签名照片。“开心麻花来大连时,儿子曾经想去看一场演出。但是我和孩子爸爸都忙于工作,没能陪他去。”

姜艳说,等14天隔离期结束,

她一定得找机会实现儿子的这个心愿。

“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去看场演唱会!

和儿子的偶像合个影!”

文字: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万恒

图片: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