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3日讯(记者成琪)日前,2016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拉开帷幕,“民族经典 中国咏叹——中国经典歌剧音乐会”、瓦格纳鸿篇巨制《尼伯龙根的指环》之《莱茵的黄金》、献礼长征胜利80周年原创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央歌剧院的这三场精彩演出亮相演出季。

“民族经典 中国咏叹——中国经典歌剧音乐会”作为2016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开幕演出于9月7日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15部歌剧的精彩片段让观众见证了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再现中国民族歌剧的精华。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认为中央歌剧院的开幕演出为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开了一个好头,充分展示了经典的魅力和艺术的魅力,是一场“方向明、路子正、状态好!”的成功演出。

十大歌剧序曲(经典歌剧音乐会)(1)

《莱茵的黄金》的舞美

挑战高峰 实力见证

众所周知,瓦格纳歌剧是块难啃的骨头,演出瓦格纳的歌剧就相当于造出了中国歌剧史上的第一艘航空母舰。2013年,为纪念瓦格纳诞辰200周年,中央歌剧院以一团一院之力挑战瓦格纳最伟大的鸿篇巨制作品《尼伯龙根的指环》系列,这也是歌剧领域中演出时间最长、演绎难度和演唱难度最大的超大规模作品,能否成功演绎“指环”系列也是衡量一流歌剧院整体实力的试金石。整个“指环”系列剧目时长一共有17个小时,中央歌剧院每年推出一部,这是中央歌剧院国际性地位的一个标志,也代表了整个剧院的最高水准。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剧院已成功演绎“指环”系列之《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众神的黄昏》,今年9月19日、20日,剧院将在国家大剧院按计划推出“指环”系列的第一部《莱茵的黄金》,为瓦尔哈拉天宫的熊熊燃烧追根溯源,为挑战瓦格纳巅峰作品完美收官。

作为“指环”系列的收官之作,《莱茵的黄金》主创班底大部分延续了之前三部的班底。指挥由著名青年指挥家朱曼担任,导演仍由国家一级导演王湖泉担任,王湖泉向记者透露透露,《莱茵的黄金》时长大约为2小时40分钟,整场演出没有中途休息,一气呵成,对中央歌剧院来说,这也是从来没有的挑战。

十大歌剧序曲(经典歌剧音乐会)(2)

《红军不怕远征难》舞美

献礼长征 原创精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80年前的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漫漫三年长征路,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80年后的10月19日、20日,金秋北京,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央歌剧院的原创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将再现长征路上感人肺腑的人与事,以原创歌剧的恢宏气势和催人泪下的成功演绎让时空跨越,让我们共同铭记这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举。

勿忘历史,勿忘英雄,漫漫长征路上倒下了无数的革命先烈,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他们的牺牲、他们的百折不挠才有了我们光明灿烂的今天。“放大截面、突出人物、表现牺牲、讴歌理想。”导演陈燕民用这16个字总结了这部原创歌剧。

50年前的一本毛泽东诗词,让编剧胡绍祥知道了长征,50年后,他亲自编剧了原创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提到创作初衷时,胡绍祥动情的说道,“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创造新的人类奇迹。”

“对今天的孩子们来说,长征只是一个词汇。这个词汇里面所包含的含义是什么,长征对今天的中国曾经起到过多么重大的历史作用,有多少英烈在长征中怀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理想,用他们的艰苦卓绝和英勇献身,谱写出了中国革命的壮丽篇章,已经不那么清楚了。越是这样,今天排演《红军不怕远征难》这部歌剧,就越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陈燕民如是说。

该剧谱曲由一级作曲家雷蕾担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