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昆

郭帆说,《流浪地球》该管吴京叫爸爸。这话一点不假。

从“客串变主演”,到投资影片,再到不断追加,吴京对“小破球”的确有再造之功。

但如今,他成了黑粉集火攻击的靶子。

关于《流浪地球》的争议,早已上升为无关影片的宣泄骂战。

观众有反感吴京的自由,但吴京没有为影片口碑担责的理由。

骂吴京,不无复杂原因,也有点少见多怪。

1吴京是怎么成为吴京的

没有《战狼2》的成功,一切都不会这样。

银幕上,冷锋用右臂举起国旗,带领侨胞冲出封锁的画面出现后,吴京的形象变了。

观众看完电影,走出影厅长吐一口气,一个新的英雄诞生。

厌恶口号的人们皱皱眉头,苦笑两声,又来一二愣子。

各导演评论吴京(一个吴京而已看把你们吓的)(1)

而他之后在采访与节目上,表现出对“娘炮”的蔑视,也触了同性平权、性别多元化支持者的逆鳞。

思潮碰撞的后果是,人们对文艺作品政宣色彩过浓的担忧,对男权主义、沙文主义的警惕,对明星“文化水平低”的刻板印象交织,焦点透视,再造出另一个吴京——

一个以爱国主义为庇护所的莽汉,一个煽动庸众的沙文主义兜售者,一个与理智无关的行走镀金像章,一个代人受过的被投射体。

当他成为一个标签,也就失去了复杂的可能,没有过去,也没有功绩。

从此,吴京成了被群嘲的对象,被视作“直男癌”,也成了表情包,恶意嘲讽的,凑热闹玩梗的,都来了。

各导演评论吴京(一个吴京而已看把你们吓的)(2)

网友据此分列成两大阵营,不认为吴京有错,甚至对他表示欣赏的人,可以同样享有以上标签。

“倒吴派”则被反对者称为“战狼PTSD患者”,来嘲讽他们的反应过激,以及将污名扩大化的言论。

在此,我们且不说《战狼2》拍得好不好,吴京这人该不该骂。

他今天的声誉与骂名,有自己挣来的,更多是别人给的。

所以很多锅,无论有无,都不该让他背。

至少从一开始,吴京的戏路还真不“糙汉”。

无论《功夫小子闯情关》还是《太极宗师》《小李飞刀》,吴京的戏路都被界定在“阳光少年”。

说他是那年头的“小鲜肉”真不过分,鲜得不能再鲜了。

各导演评论吴京(一个吴京而已看把你们吓的)(3)

他的固定戏路,从90年代合拍片时代,一直延续到新世纪武侠剧、港产时装动作片热潮。

2003年吴京赴港发展,才有了自己最出名的电影角色之一:《杀破狼》里双刀如电,邪气横生的杀手Jack。

但这次表现被人记住,是后来的事。

当时《第一财经日报》的批评,也是毒到不留情面:

“小吴嘛,最好在他那张十年不变、触目惊心的娃娃脸上添一道刀疤,否则永无出头之日。”

一句戳中肺管子:转型。

那段时间,除了《男儿本色》《夺帅》里心狠手辣的杀手,他只能演一些不太出名的电视剧。

各导演评论吴京(一个吴京而已看把你们吓的)(4)

直到2008年,第一次自导自演《狼牙》之后,事业重心才开始回归内地。

与此同时,吴樾在演抗日神剧,安志杰演完《三国之见龙卸甲》成了配角,陈国坤踏上最后的巅峰《李小龙传奇》,释彦能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大片里,却让人记不住名字。

他们未来几年的困顿,吴京已经饱尝。

一切转机,来自2012年的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

编剧和导演,是曾为网络军事小说打开新天地的刘猛。

剧集播出后的收视率和声量,似乎为吴京打开了新局面。第二年,《战狼》开拍。

等到2015年影片上映,5.46亿的票房还算不错。

各导演评论吴京(一个吴京而已看把你们吓的)(5)

两个月后,吴京主演的《杀破狼2》公映,正式宣告他的归来。

人们发现,在甄子丹声名扫地,赵文卓烂片连连之后,华语武打演员的接棒者来了。

但之后,吴京演了一两部电影,又消失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第二年他在忙活《战狼2》。

影片一出,看惯了史泰龙、施瓦辛格的中国观众,发现了自己的动作英雄。

只不过,相比美军肌肉男们以正义为名歼敌荡寇,《战狼2》让国旗与护照以情绪爆发点的形式,代替戏剧高潮。

在抒情表达上,这过于口号化,在叙事上,这说不通——中国人特殊的民族自豪感,让这梗出了国境线就没人接,甚至可能被人看笑话。

结果是,当《流浪地球》里吴京说出“我是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影厅里有人憋不住笑场了。

2

不止中国有吴京

每一个饰演“国家英雄”的演员,都必须得在公开场合与作品中,成为国家主流价值观的代表吗?

换句话说,演员在一部成功作品里的人设,是否该延伸到其他作品,包括现实生活?

吴京不是个案。

在他之前,这方面的代表是成龙。

80年代的《警察故事》《A计划》里,他是属于香港的城市英雄,在中环商场、有轨电车里与匪徒搏命。

进入90年代,《飞鹰计划》将他的冒险之旅拓宽到海外,也创下了他的票房纪录。

从此,他的事业不再局限于香港,《红番区》进唐人街打洋人,成龙式英雄的文化本位,开始由香港变为整个中国。

各导演评论吴京(一个吴京而已看把你们吓的)(6)

此时,他可以在戏里给老外上思想品德课了

同时,《红番区》与《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以进口分账片形式进入内地,为他打通了整个华语市场。

当他二进好莱坞,在《尖峰时刻》大显身手之际,背后支撑他的,就是这片市场。

之后,他在公开场合的国家本位发言日益增多,也闹出不少口不择言的笑话。

直到近些年,网友才愿对这个年逾六旬,仍然为观众飞天遁地的老人,释放更多善意。

各导演评论吴京(一个吴京而已看把你们吓的)(7)

成龙的转变,是从爱穿唐装、立领开始的

而在与美国政治关系纠结的好莱坞,这样的例子更多。

比如西部片时代的银幕牛仔约翰·韦恩,在好莱坞电影对外输出价值观的黄金时代,成为美国的银幕代言人。

银幕上,他是单枪匹马维护正义的抗暴英雄,也是西进运动中屠戮印第安人的枪手。

而戏外,他被影迷尊称为“公爵”,也在50年代好莱坞麦卡锡主义迫害浪潮中,充当了“反共急先锋”的角色。

他的右翼倾向伴随终生,甚至到反越战热潮席卷全美,美国开始从越南撤军的1969年,他还拍出了歌颂越战的《绿色贝雷帽》。

各导演评论吴京(一个吴京而已看把你们吓的)(8)

另一位西部片大拿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一样对政治活动颇为热衷。

他是共和党著名政治家约翰·麦凯恩的生前好友,也在1986年以无党派身份,当选了加州卡梅尔海镇镇长。

“东木大爷”所代表的,是比约翰·韦恩时代更“先进”的美式主流价值观。

他厌恶布什父子的政策,抨击种族主义,支持枪支管制,却也偶尔为对外强硬,拥护美国传统价值观,反对禁枪的共和党站台。

2012年,投过麦凯恩的票,但也支持过奥巴马的他,开始抨击奥巴马的政策。

四年后又一场大选,他开始公开支持特朗普,理由是受够了“跪舔政治正确”的社会生态。

各导演评论吴京(一个吴京而已看把你们吓的)(9)

现如今,老爷子奔九十了,一样乐呵呵拍着片子,他对政坛人物的品评臧否,依旧在每届总统大选里,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民意。

所以说,一个吴京有什么好怕的——人家好莱坞的“战狼”都有好几位了,也没见把美国人民吓着。

3还有一大波吴京即将来袭

说白了,演员的人设,要看他擅长的类型片与戏路。

而人设的效应发挥,则在于这种类型的成熟度,以及对外输出能力。

成龙所擅长的功夫片,作为华语电影的特色类型,原本就有民族主义的基因在。

所以,当他像前辈李小龙一样名震东西之际,他身上的香港价值观,也就演化成为中国价值观。

而美国电影的特色类型是西部片,韦恩、伊斯特伍德所饰演的牛仔们,是西进拓荒时代,双枪歼敌的独行侠客。

角色身上的民族基因、政治色彩,也不可避免与他们发生关系。

同样,当好莱坞动作大片时代来临,《终结者2:审判日》成为影史第一部投资过亿美元的电影,凭借发行与盗版的力量,传播到全世界。

由此声名大震的施瓦辛格,也逐渐成为“美国梦”的代表:

一个初来美国,英语都说不清楚的奥地利老哥,凭借努力奋斗,可以成为大片里的英雄主角,甚至能当上加州州长。

各导演评论吴京(一个吴京而已看把你们吓的)(10)

反过来,日本巨星三船敏郎,得到出演《星球大战》的邀约,一样可以说“不”——

70年代,日本剑戟片可以卖到全世界,在商业片与艺术片市场左右逢源,而美国科幻片还是不被看好的B级制作。

类型吃香,演员就沾光;类型片达到世界级水准,影片与演员,自然被推到了国门外,参与全球竞争。

他们对本国主流价值观的强调,是话语权的掌握,也是对自己本位特色的凸显。

当《战狼2》《流浪地球》代表中国军事动作片、科幻片的崛起,主演兼主创吴京,不可避免有着同样的自觉。

只不过,吴京个人的风格与性格,让这种自觉更提前,更鲜明了。

所以,在华语电影工业日益进步的大势下,不仅有一个吴京,将来也会有更多吴京出现。

何况,靠着作品宣扬爱国主义,总比微博转发的动嘴键盘侠高级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