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就是说,原来林允儿也成天刷微博的吗?
羊清明假期上网冲浪时,不小心看到了一个采访视频。主持人问她中国的粉丝行动,她竟然知道得门儿清。
尤其是这句话可别把羊笑死
每天在微博上搜自己的名字?
emmmmm…讲真,这应该是贵圈很多明星都会做的吧
羊只是没想到这位竟然这么坦诚
但!要说最离谱的还是这句话…
hello?您有事吗?
要不是因为看了视频,羊差点就信了你的鬼话!这水平如果还叫退步的话,那别人也别玩了
毕竟,中文难学是世界公认的。
而就算发音能练到林允儿那种程度,对词汇的精准理解又是汉语的另一难点。
比如《非正式会谈》里的法国代表,小哥人挺好,长得也挺帅,结果和95岁老人聊天时,“夸”人家是个“老不死”的
但实际上他只是凭字面意思去理解中文,以为这个词就是“长寿”
宝子们,别看咱成天说汉语,但其实基本没几个人真正了解汉语。
我们总听外国人吐槽中文,但有关汉语的内涵,其实远远不是几个语言段子能阐释清的。
看似复杂的语言往往意蕴无穷。
作为审美博主,羊今天想带宝子们充分了解下,中文,到底美在哪?
汉语的高级:精炼
中文高级在哪?先看几个例子。
文青们在表白时,往往喜欢引用夏目漱石那句经典的“今晚月色真美”。
但,同样是表达爱慕,在朱生豪笔下是“我想作诗,写雨,写夜的相思,写你,写不出”的难以言说,在张爱玲笔下是“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的纠结与期待。
经典英语电影中,生死别离是“你跳我也跳”。
但是到了中文世界,就是“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和“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中文表达的高级,就来自于类似的意境美感。
这种意境只有中文有,原因只有一个:中文是世界上少有的表意文字。
从老祖宗那辈儿起,咱就开始从字的形态上表意
不得不说,咱中国人是有点绘画天赋的
甲骨文有多形象…这个字不会有人猜不出来吧??
就两划,和现在的“人”差别不大。
那如果在人的基础上加几个点…你猜这又是啥?
要是还猜不出来就再来个动图
这再猜不出来过分了哈!对,就是每天早上把我们憋醒的那个
而比这个字更形象的,是…
如果有正在吃东西的宝…羊不是故意的!主要是这个例子太直观了,光看图就能感受到精髓
而除了文字形态表意外,中文更牛X的一点在这:汉语语素主要为单音节。
音节是读音的基本单位,汉语中的单音字就是一个字的“词”,换句话说就是,汉语中的任何一个字基本都有自己的意思,但英文字母却不能表意。
平平无奇的几句话,却处处透着单音节的牛叉,与“货拉拉到底拉不拉拉布拉多”有异曲同工之妙,既考了词组,又考了断句。
人活着,就要吃饭。
比如“食”这个字,在汉语里可以是动词,可以是名词,也可以组成各种词组,要真纠结意思的话那简直没完没了
但是英语…eat ate eating eaten…这玩意不但不能组词,而且还要各种变形!
学的时候咋办?使劲儿背呗。
从语系上划分,英文属于屈折语,虽然字母少,但任何一个字母都没有单独的意思,主要靠字母堆积和词缀变换来表达含义。
但托了单音节语素的福,汉语中任何一个字都有自己的一种或多种意思,且几乎每一个字都能组词。
除了单音节语素多,汉语还属于孤立语,它不像很多字母语言一样依赖词语的变化形态,它注重语序跟虚词,有丰富的语言意境的变化。
随便举个例子哈
中国人都知道,此“小心”非彼“小心”,但老外不知道…因为他们搞不懂语言里的意境变化,于是“小心滑落”就变成了:小心地摔一摔
纯靠字母组合变换意思的语言,碰上汉语基本会被完爆,而也正是因为汉字的语意多语境丰富,大家才总说“中国人脑子快,外国人脑子直”
比如,《霸王别姬》与《Farewell My Concubine》
直译:再见了,我的小老婆
《倩女幽魂》与《A Chinese Ghost Story》
直译:一个中国鬼故事
翻译得也没毛病,除了欠缺美感,羊只能说是直抒胸臆
同时,和依靠词缀变换的语言相比,汉语的信息密度很高,一个音节就可以有多种意义,句子结构简练,注重意和,就有了一种精炼的美感。
通俗来讲就是:不说废话。
所以像唐诗宋词这种世界级宝藏,也只有在咱汉语中才能发光。
说个小知识~
宝子们知道在联合国的文件中,中文那本肯定是最薄的吗?原因…
中文:联合国
英文:the United Nations
法文:De l'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
俄语:Организации Объединенных Наций
中文考试的真正地狱:读音。
中国地方大,各地口音也多。
这,是一个学中文八年的老外的灵魂拷问
比如最简单的
简单吧?但又不完全简单。
英语靠字母变化,每个词读起来都不一样,但中文却很依赖声调,所以一不小心…
同音不同意,是中文区别于其他语种的地方。
全篇同音的《施氏食狮史》,只通过声调变化来变动意思
这篇文出自我国语言学家赵元任,除了《施氏食狮史》,他还写过一篇《季姬击鸡记》,通篇是“ji”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
看着很复杂,其实就是一个叫季姬的女士感到寂寞,然后开始养鸡的故事。
羊知道这样的文章多少有些极端,但中文的同音不同意,确实也使很多影视文艺作品显得更加高级。
嘴仗围绕三个人展开:纪侍郎,和尚书,刘御史。
因为门口的一只狗,三个人分别被“内涵”了一遍
侍郎,可以是狗
尾巴上竖是狗,尚书是狗
狗遇肉吃肉,遇吃。
所以,御史吃屎
这种咬文嚼字的骂人方式,基本只存在在汉语中,汉语的另一种高级也正在于此:
音同字不同!
字同音不同!
同字不同意!
同意不同字!
高级确实高级,但这也是学习中文时最折磨人的地方…老外学习时be like
也别说老外了,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碰到的世纪难题——
明明是说普通话的中文电影,为啥没字幕我就不舒服?!
宝子们懂了吗?
就中文这同音异意的复杂程度,要是连字幕都没有的话,脑子有时候还真跟不上嘴
废除汉语?达咩!
总结上文,羊用四个字形容来形容汉语:短小精悍,更绝的是,中文就连语序都能搞事…
比如宋代诗人写的诗。
正着读,是想老婆
反着念,就是想老公
咱就是说,这也太强了。你见过哪个字母文字能做到这点?
可魔幻的是,即使是优秀成这样的汉语,为啥还有人觉得她应该废除,把中文变成全字母体?
比如诺贝尔获奖者罗素,曾公开指责汉字的缺点…
再补充一个小知识,其实清王朝消失之后,中国也有一些知识分子主张用拉丁文字代替汉字
其实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种主张的原因可以理解:汉字难写,更难学。主张改革文字的人认为中国应用更“简单好学”的字母文来降低文盲率,也能更快与国际接轨。
可现在几乎100年过去了,美国版知乎依然时不时就有人提问:“为啥汉语没有进化成字母文啊?”
咱中国人觉得汉语没问题,可不了解中文的老外就纳闷,这难道不耽误汉语在全球的普及化吗?
讲真,羊也不知道“进化”这个词从何而来,字母表音不表意,汉字表意,信息密度高。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你觉得二维码变条形码是进化吗?
当然,羊写本文的初衷绝不是为了拉踩其他语言,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美和优势,只是作为中国人,我们有必要知道我们每天在说的表意汉语究竟多牛。
比如矽肺病,中国人一看就大体知道是某种与灰尘有关的肺病,但字母文却很复杂
汉语的传承性强到离谱。
自秦朝书同文后,我们的每个汉字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意思,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相隔千年地域不同,也依然能从古人的文字中体会到汉字的魅力。
时至今日,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在学习汉语,汉语的美,也不仅仅是局限于我们国人之间。
央视解说在夸奖羽生结弦时,说他“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说他“幸得识卿桃花面 从此阡陌多暖春。"
而这些话传到日本国内直接火出圈。
即使翻译成日语丧失了一部分的汉语美感,但B站翻译过来的日本弹幕依然是一片被汉语美到了的画风
甚至还火上了日本综艺
羊承认,和字母文比起来,汉语确实看起来更难。
但汉语已传承了千年,这个时间线放在任何一种语言身上都非常了不起,哪怕仅仅是几百年前的英文,和现在的英文也千差万别。
其实,韩国在40年代时就主张废除汉字了,但后来又发现汉语的影响实在太深,他们又把汉字默默恢复…
这么多年来,汉语其实一直都在被一些人质疑和否定,但至少在羊的心里,她的精炼和意蕴无人能敌。
汉语本身就是一副画。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可以把萤火虫称作“照夜清”,把竹子称为“不秋草”…这是中文本身自带的意境和浪漫。
羊爱世界上所有的美,但世间所有的美好相加都比不上传承千年的汉语。
文字是文化的根。
中国人如果不爱自家文化的根基,又有什么资格去说热爱中国文化?
娱乐至死的年代, 浮躁的我们需要被一些东西影响、沉淀。
也许了解汉语并不能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质的提升,但作为中国人——
她的美,我想让所有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