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没人敢杀孔子 围观子路欲杀孔子(1)

《孔子弟子像》子路 像

​子路本名仲由,字子路,最初是鲁国卞地(今属山东临沂)乡结合部的一个无业游民。

《史记》记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

子路性格粗鲁,勇猛好斗,喜欢张扬,整天戴着公鸡尾羽制作的帽子,腰间挎着野猪皮装饰的宝剑,招摇过市。

子路最初遇见孔子,师生之间发生了一场不愉快,子路曾“陵暴孔子”,“陵暴”有轻慢侮辱之意,子路极有可能把老师打了一顿。

孔子有教无类,当然包括子路这类问题少年。

孔子苦口婆心讲了一堆大道理,以礼仪诱导子路走上了学儒的正路。

子路追随孔子,暴躁的性情有所收敛,但终归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历代帝王没人敢杀孔子 围观子路欲杀孔子(2)

老虎

​《孔子集语》记载:孔子率弟子外出游山,派子路去河边打水。子路在河边发现了一只老虎,就和老虎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结果,子路凭借蛮力战胜了老虎,扯着虎尾,抱在怀中,打水归来。

子路有些炫耀的意味问老师:“上等士怎样杀老虎?”

孔子回答说:“上等士杀虎捉虎头。”

子路又问:“中等士呢?”

孔子说:“中等士杀虎捉耳朵。”

子路有些不满,再问老师:“那下等士呢?”

孔子莞尔一笑:“下等士杀虎扯尾巴!”

历代帝王没人敢杀孔子 围观子路欲杀孔子(3)

孔子画像

​子路听了老师的话,心里非常不爽,他松开了虎尾放走下老虎,随手抄起一块大石头,气势汹汹质问孔子:“老师明知道老虎在河边,却让我去打水,是存心想让老虎吃掉我啊!”

子路面露狰狞,动了杀心,“乃欲杀夫子”,他问老师:“上等士怎样杀人?”

孔子回答:“上等士杀人用笔尖。”

子路又问:“中等士呢?”

孔子说:“中等士杀人用语言。”

子路再问:“那下等士呢?”

孔子不慌不忙地说:“下等士杀人用大石头!”

子路被老师给套路了,陷入了两难的坑里,气得丢下大石头,羞愤地离去。

孔子曾不无担忧地评价子路:“子路好勇,这超过了我,但却没有其他可取的才能……像这样发展下去,子路将来不得好死啊!”

不巧,孔子不幸言中。

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被叛军乱刃分尸。

孔子得知消息,非常难过,当时他正在吃饭,就将一碗肉酱盖上了,不忍心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