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镇一辈子都是科员(无奈的红尘情缘)(1)

第278回 处级待遇

在吴麻子看来,张柏年与魏红周都是自己的部下,又都是公司班子成员,在对待杨发财的事情上,只要自己说明了处理方法,他们步调一致执行就是了,也就没往心里去。

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张柏年回到自己办公室之后,立即就给沈总通了电话,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

张柏年外号叫“狐狸”,曾经就读过“北京四中”老高中。并不是说读过“北京四中”老高中的人都是“狐狸”,但有一点肯定,在那个学校念过书的人都不傻。

北京四中建于1907年,初名为“顺天中学堂”,1912年更改校名为京师公立第四中学校,1949年改名为“北京市第四中学”。

这所学校好不好,仅听听它的老校歌就行了:半如乡村半如城,花木苍翠四时荣,巍然吾学黉。

融融兮师生,浩浩兮前程,朝夕相处共奔竞,

熙然会群英,爱如家庭亲,校誉日以升。

劝尔勤学业,勿负此嘉名,良辰美景流若星,

一逝难再营,读书即革命,前哲是先声。

据说歌词是集体创作,但多少有点弘一法师《送别》的味道: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至于北京四中的高中,有资料这样记载:这所高中,每年有约300人次在各类竞赛中获奖;这所高中,每年高考重点率达到97%以上;这所高中,曾位居“中国十大名牌中学”之首……

对于就读北京四中老高中,张柏年一直引以为自豪,他几乎逢人便说:知道三叉戟掉下那哥们儿吧?那是我师哥,但他不敢说是“好友”,因为人家是元帅之子,他父亲只是基督教堂打更的。

总之,在他的思维方式中,绝对拥有“四中智慧”。

记得上高中时,数学老师第一课讲的第一句话是:“我现在教你们的数学,可能你们一辈子都用不上。”

当时全班愕然。

他又说:“但你们一辈子处理问题,离不开用数学解题的方法。”

后来通过社会实践,他认为老师的话千真万确。

譬如今天的事情,就是运用了陈景润“哥达巴赫猜想”核心“1 1=2”的原理,他给沈总打电话,一是为沈总好,二是为女儿嫣然好,但加在一起,还是对自己有好处。因为开始他听沈总电话中,有“不换思想就换人”的说法,认为机会来了,他晋升的时机到了。

在张柏年的头脑里,一直觊觎着公司的一个位置:董事长。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当不了总经理,因为那是个专业职务。但当个董事长,自己认为绰绰有余。在他看来,董事长就如同家里的老爷子,甭看不管事、甚至不干事,但坐那谁都得叫爹。

此刻,接通沈总电话后,张柏年问您方便么?

沈总正在开会,恰好也要出来方便一下,透透气,就说会议暂停,休息一刻钟,大家吸支烟精神精神。然后来到大厦的阳台上说:“行了,你说吧。”

张柏年说:“我刚才找吴麻子和魏红周了,对他们俩说了,魏红周态度还算可以吧,承认与集团劳保部杨经理有过结。我批评他了,他保证以后不再犯了,抽空向杨经理道歉。”

“他没事瞎举报什么?有病啊?”

“这个他倒没说,我估计啊……这是我个人看法,不知对不对,我估计举报不是他,您想啊,他一个年青人,与杨发财也没有交集,他怎么会知道那么多事呢?”

其实这个事沈总也这么想过,如果是魏红周举报,那只能是一个公司发生的事,但举报信所说的,是全集团各单位工伤事故处理,杨发财营私舞弊的事情,有可能举报人根本不是魏红周,而是另有其人,这个人对杨发财还相当了解,连他包养7个女人都清楚。但杨发财咬死是魏红周举报的,自己也只能张柏年去过问。于是说:“不是他更好,告诉他年轻轻的学点好,别弄那歪门邪道。”

“是,我说他了,嗨,我们这的事儿没法说,现在是除了吴麻子,谁说话都不好使。”

“是吗?吴麻子怎么那么王道?”

“确实王道,该怎么说就怎么说,简直就是一言堂。”

“那可不行,公司可不是他们家的,不能他一人说了算。虽然说是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但也需要民主集中制,绝不能搞独断专行。”

“话是这么说,但您看这我们这机构设置,能让他不独断专行么?在一个单位,既当董事长,又当总经理,大小事一人说了算,就这么下去想不独裁都难。”

“他那董事长是兼任,目前还没有合适人选。”

张柏年感觉时机到了,说道:“我跟你说沈总,这样下去不行,说别的是瞎话,俗话说是亲三分向,咱们有嫣然这层关系我才说,不然我都不搭茬。我现在感觉,如果没有人在一旁敲打他,他早晚会弄出什么大事来,对您造成危害。你没听他现在就说么,要想把公司搞好,就不能听集团的。”

沈总听完火一下上来了,本来他就不是什么有涵养的人,就是靠着打打杀杀动“胳膊根”上来的,经张柏年这么一将火,发狠似的说:“那好,我让丫这官当不过今年去。”

张柏年说:“沈总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也看了,这个公司班子就我岁数大,资格也比他老,特别是我说话他还听,别人谁都怕他。如果需要的话,我给你兼个董事长,与他平级了,我也好说话了,就能看着他甭胡作非为了。”

沈总正在气头上,当即说道:“那怎么不行啊?回头我安排人去考察,兼什么董事长啊?弄不好连他那总经理都让你干。”

… …

放下电话之后,张柏年高兴的简直要跳跃起来,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与其说是“一块石头”,不如说是“一块心病”,因为他一直期盼能有个机会,于退休前晋升为“正处级”,可以说是朝思暮想,日夜难忘。如今能从沈总嘴里说出同意,就说明这个目标实现指日可待,心中的理想马上就要化为现实。

张柏年爱好旅游,不过他不爱好花钱旅游,只是爱好花别人钱旅游,因此只要基层单位、协作单位有旅游活动,他都要积极的参与。据说目前他已经去过二十多个国家,国内的景点几乎全部游遍。

去年,在普陀山旅游,一个僧人给他算卦,说他今天能走桃花运。他原以为桃花运说的是他与甄美丽上床,但现在看来不知如此,因为自己的女儿生的面若桃花,倾国倾城,也能给自己带来好运连连。

虽然现在改革了,讲究政企分开,干部的退休待遇也发生了变化。但张柏年是过来人,对于过去“正处级”退休的好处知道的还是清清楚楚的。譬如处级干部退休后,单位会为其订两份报纸:一是部级党报,二是市级党报。级干部的退休金,按退休前级别工资的90%(35年及以上工龄)或者85%(30-34年工龄)确定,同时发一定数量的生活补贴。此外,处级干部每年由组织部门安排一次体检,还要定期组织旅游活动……

总之他认为,作为草根平头百姓来说,能当个处级干部,就算是出类拔萃,就等于光宗耀祖,就应当说是功成名就、一辈子没白活。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