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旋涡

就在松锦会战之后没多久,八哥皇太极就突然驾崩了。他的驾崩让我心里很紧张。因为他生前并没留下遗嘱让谁做接班人。

阿巴亥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回忆录)(1)

大清风云皇太极病故

而当时的我已经是军功卓著的亲王了,这种事情肯定会找我来参考。我不想卷进去。因为阿玛和哥哥的经历让我知道伯父一家人的实力。他们的心情平时很好,一旦触及政治权利就不一样了。

阿巴亥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回忆录)(2)

但是注定我逃不脱这个旋涡。没多久就在崇政殿召开了会议。代善大哥主持,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青年才俊才30出头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和八哥的长子侄子肃亲王豪格。我比较偏向豪格,毕竟这是八哥的儿子,父死子继很正常。

阿巴亥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回忆录)(3)

但是多尔衮那边也不容小视,早在围城打锦州时,我就和多尔衮做过搭档。深知他的实力远在我之上。伯父驾崩时,为了避免麻烦,阿敏哥哥和皇太极哥哥还曾经把多尔衮的母亲伯母阿巴亥杀了。

阿巴亥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回忆录)(4)

这个伯母和我额娘是一个家族的。论起辈分来,阿巴亥伯母和我还算是平辈。我额娘是他姑姑,多尔衮说起来是我堂弟,按外戚来说,他算是我的外甥。没办法,这辈分太乱。

阿巴亥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回忆录)(5)

我其实谁都惹不起。于是我也不发言,静观其变。可惜侄子豪格太弱,没有他阿玛的能力和才干。一句谦虚的话就把自己给排除了。但是让多尔衮当,两黄旗的人都不同意。最后决定选择另一个小侄子福临来当皇帝。我比较倾向这个选项。我都准备朝拜了,不知道谁的建议,竟然把我推了出来和多尔衮一起辅政。

阿巴亥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回忆录)(6)

真是麻烦,我哪有那个能耐,打仗还成治国没有经历过。但是大家都推选。我也只有为了大清硬着头皮上了。

阿巴亥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回忆录)(7)

但是我和阿玛和哥哥不同,我有自知之明,所以虽然当上了辅政王,但我发誓绝对不和多尔衮较量。我甘愿做那个幕后人,之所以这样做。是避免刺激多尔衮。别看这次多尔衮放弃了登顶权力巅峰的机会,但不代表多尔衮下一次还会放弃,所以任何过激的行为都能刺激多尔衮,让他采取极端方式获取权力。

阿巴亥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回忆录)(8)

所以我的原则就是让多尔衮更加轻松地获取权力,自己一定要谨慎行事,千万不能让多尔衮有别的想法。当然了,这么做的代价就是要牺牲掉多尔衮的最大竞争对手,肃亲王豪格。

阿巴亥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回忆录)(9)

有了这个处事原则,我开始了行动。首先就是放权,担任辅政王不到半年,我就召集内三院、六部、都察院和理藩院的官员,当众宣布,以后各个部门要是有事需要跟摄政王、辅政王汇报的,一定先找摄政王汇报,然后再找我。

阿巴亥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回忆录)(10)

到后来,基本上所有事情都要先找多尔衮了。有了我的放权,多尔衮很快就大权独揽,并且对政敌肃亲王豪格下手了。

阿巴亥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回忆录)(11)

1644年5月6日,侄子豪格暗中动摇摄政统治的阴谋暴露,豪格的党羽全部被处死,豪格本人被削了亲王爵位,牢牢地把大清军政大权掌握在多尔衮的手中。

阿巴亥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回忆录)(12)

正是有了这次放权,多尔衮对我这个堂兄很满意,我后来的一系列表现,也彻底让多尔衮放下了戒心,甚至后来带兵入关击败李自成和南明政权的多尔衮,也放心留我一直在关外盛京照顾着幼年的顺治帝。

阿巴亥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回忆录)(13)

等到大清入关,多尔衮更是上书顺治帝加封我为信义辅政王。但是,此时的我却没有被多尔衮这样的信任冲昏头脑,只要我还在权力核心一天,就一天不得安全。

阿巴亥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回忆录)(14)

于是我继续带头恭维这多尔衮,既然权力方面已经到头了,那就在面子上做文章。为了能让多尔衮达到汉家王朝“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的地位了,我主动带领大臣上书顺治帝,以多尔衮腿疾为由,上朝不用跪拜。

阿巴亥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回忆录)(15)

小侄子福临当然不能说不了,于是,到达权力顶点的多尔衮,走到了历史。而多尔衮越来越膨胀的权力欲也很快让我脱离的最高权力核心。

阿巴亥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回忆录)(16)

于是他开始拿我下手了,找借口说我家的宅邸有问题,修得不对,僭越了。于是把我踢出了权利圈。别人替我不甘心。我自己觉得挺好,挺安全的。这会仅仅是罚俸,如果再不走,说不定我也和阿玛差不多了。比较像鳌拜,索尼这样的忠于先帝的都接连被处理。我不能当没看见。随着多尔衮弟弟多铎的成长,多尔衮有意提拔,我一看,这样的机会怎么能放过,于是主动跟多尔衮商议,有意让出辅政之职,多尔衮也是就坡下驴,既然堂兄精力有限,那就让多铎那小子接班吧。

阿巴亥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回忆录)(17)

于是,多铎成为了新的辅政王,我也终于有了机会,脱离权力核心,到南方与南明政权交战,一年后战事稍缓才回到北京。

这也算是一种安全吧。至少我不用一直担惊受怕。我本以为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很久。却没想到,很快这样的日子就过去了。在我回京后不久,大清再次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我再次返回政坛。(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