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球炉、铝制饭盒、汤婆子、缝纫机、粮票等,过去上海人生活中常使用的这些老物品,如今已成为了稀有物品。今天(1月26日),记者在虹口区曲阳路街道《老上海记忆》社区食堂里见到了这些物品。

上海办得最好的老年食堂(老底子的里弄食堂)(1)

一位前来吃午饭的社区居民姚阿婆一边吃着饭,一边说自己好像又回到了老底子的里弄食堂了。虹口区首家开在居民小区里的社区食堂今天在曲阳路610弄13号赤峰二小区正式开张,整个赤峰块(赤一、赤二、赤三小区)1万余名居民,从此不出5分钟,就可以在家门口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了。这也是该街道将15分钟生活圈提升至5分钟生活圈的市民驿站延伸点首个落地项目。

虹口区曲阳路街道是上世纪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兴建的大型住宅区,距今已有40余年。随着居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如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该街道在原先打造15分钟生活圈的基础上,不断听取居民意见,在一些尚有空白的居民小区内,寻找合适的场地,将原先闲置的公建配套场地进行充分利用,改造成市民驿站延伸点,逐渐打造成5分钟生活服务圈,以提升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上海办得最好的老年食堂(老底子的里弄食堂)(2)

据了解,虹口区曲阳路街道目前已有5家社区食堂,赤峰路地块的三个居委会辖区内,原先没有社区食堂,居民吃饭要穿过两条马路,到最近的玉田路上的社区食堂就餐。对于一些年纪大的居民来说,特别是刮风下雨天,就更不方便。

曲阳路街道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问需于民,建成了《老上海记忆》社区食堂,从而填补了居民就餐空白,解决了赤峰块居民就餐难的问题。“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居民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街道负责人说,我们应该从居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入手,扎扎实实的为居民群众办好事,办成事。

上海办得最好的老年食堂(老底子的里弄食堂)(3)

上海办得最好的老年食堂(老底子的里弄食堂)(4)

记者在《老上海记忆》社区食堂看到,餐厅被装修成现代与历史相结合的风格,四周的墙上或展示柜上陈列着许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物品和老上海的照片,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许多就餐居民小时候曾经经历过的里弄食堂。

曲阳路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之所以在餐厅里陈列老上海物品和照片,是想给前来就餐的居民营造一种家的温馨感觉。许多居民对老上海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看到这些物品和照片,就觉得非常亲切。同时,对年轻人也是一种记忆的传承,使他们能够了解上海发展的脉络。

“这些物品,对我们来说太熟悉了。我年轻时候就曾在里弄食堂吃过饭。” 正在就餐的90岁老人金成指着盛饭的仿铝制饭盒说,“现在社区食堂比过去里弄食堂不知要好多少倍了。过去里弄食堂不但菜的品种没有这么多,而且环境也没这么好。现在环境多好啊!菜品又丰富,自己一日三餐就在食堂解决。”

上海办得最好的老年食堂(老底子的里弄食堂)(5)

食堂菜品也十分丰富,午餐、晚餐有红烧羊肉、清蒸鲈鱼、咖喱牛肉、葱油芋艿等30余种,其中10元以下的菜品,就占了一半以上。早餐也有30种,面、馄饨、饼、馒头、油条、豆浆等,最便宜的一元钱,最贵的大馄饨也只有10元钱,小馄饨只要5元钱。“阿拉吃一顿午餐,夫妻两人只要20元出头一点,早饭只要10元,能吃得老适意了,外面是吃不到的。”几位就餐居民抢着告诉记者。

上海办得最好的老年食堂(老底子的里弄食堂)(6)

记者获悉,曲阳路街道市民驿站延伸点,除了建设社区食堂外,还将陆续在赤峰第一小区建设以就业服务、青年娱乐活动为主的赤峰一社区市民驿站延伸点;在密云第二小区建设以亲子阅读等儿童友好社区内容为主的密云二社区市民驿站延伸点;在玉田小区建设以医养结合、辅具展示等为主的玉田社区市民驿站延伸点等。未来曲阳社区的居民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各种便利的服务。

栏目主编:周楠 文字编辑:周楠

图片由周楠、龙钢 摄

来源:作者:周楠 龙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