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宸宸学习围棋已经有八年多了,目前是业余3段。现将宸宸学棋的一些经历以及经验分享一下,以供感兴趣的家长参考。

定段之路

先来简单回顾一下晋级之路:

时间

赛事

组别

成绩

名次

晋级结果

备注

2013年1月

第十届岭南“耀国杯”围棋公开赛

5岁男子B组

4胜2负

第十名

20级

13路棋

2013年4月

2013岭南“时代朝天杯”围棋公开赛

6岁男子F组

4胜1负

第六名

17级

13路棋

2014年1月

第十一届岭南“耀国杯”围棋公开赛

6岁男子C组

5战全胜

第一名

12级

13路棋

2014年5月

第十六届广东省围棋定级赛

15级一组

3胜1负

第五名

9级

19路棋

2014年6月

2014年广东省少儿围棋定级、升级赛

9级组

5胜1负

第三名

7级

19路棋

2014年10月

2014年岭南“智慧杯”围棋定级、升级赛

7级组

5胜1负

第二名

5级

19路棋

2015年2月

2015广东三棋等级赛

定段组

6胜3负

第十九名

1段

19路棋

宸宸从2012年9月(快5岁)开始学棋到2015年2月(小学一年级)定段,一共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应该说时间不短也不长,刚刚好才是真的好,呵呵。

起因

我想有不少开始学棋的棋童的初衷是因为孩子太好动了,要找个项目能让他静下来,宸宸也不例外,当时每天除了睡觉的时候不动,其他的时间都在动个不停,仿佛是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 刚好对面楼有个围棋的培训班在招生,我们心想这个项目可以治住他……基本不用那个招生的阿姨费什么口舌,我们就报名了。

启蒙

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大约两年的时间,儿子都在家对面楼上围棋课,上课的频率是每周一课(讲一节课,练一节课)一练(一个小时/周),这个时期也分为两段,分界点是2013年9月,原因是在此之前儿子下不过我,之后我就赢不了他了,呵呵。

这段时间与其说是学,倒不如说是玩更贴切,学棋的两个人对弈时有说有笑,互相指点,甚是和谐……

定段

由于小区内的围棋培训班高级班报名的人数不够,2014年7月转到附近另一个小区的高级班,在这里才有了真正的“训练”,每周两课 网络训练,每天用在围棋上的时间较以前多多了,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围棋,加上刚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个适应期,所以学的也是相当的辛苦,不过水平提高的也很快,并于2015年2月成功定段。

不过,宸宸自从围棋定段之后明显是后继乏力,平时也不太愿意下,比赛自然是成绩不佳了,几番观察和沟通之后,我决定二年级第一学期围棋课结束之后让宸宸休息一个学期,三年级再来冲一冲,对此,我是这么考虑的:既然现阶段宸宸对学习围棋缺乏兴趣和动力,再勉强也无益,不如索性休整一段时间,说不定会有奇效呢。

三年级第一学期宸宸开始恢复了围棋训练,我对他说:“你只要按时参加训练,我不给你任何目标,只要你用心学习,不断在进步就可以了,想参加比赛就参加,不想参加就不参加。”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发现宸宸已经逐渐找回了下棋的感觉和兴趣了,心里甚是欣慰。

自学报捷

2017年5月,宸宸参加五一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广东省围棋定段升段赛,五胜两负,惊险过关。

首日上午,首战告捷,第二盘的对手是个女同学,原以为是个好签,谁知遭到阻击以十几子惜败。

下午继续比赛,前两盘波澜不惊,轻松拿下,第三盘风雨突变,对手是个全胜的同学,实力相当了得,拼尽全力也无法与之抗衡,败下阵来,虽然如此,但还是收获到对手的友谊,对手说他会尽量赢棋,帮宸宸提高小分的。

一天下来,三胜两负,明天两盘不容有失,首先要全胜,还要看小分,只能拼人品了。

第二天继续战斗,第一盘艰苦鏖战,最终是以三子险胜,第二盘越战越勇,以一盘大胜结束了这次比赛。

紧张的时刻来了,我一直在手机上刷新着比赛结果,第22名!(前24名升段)宸宸成功升为2段,恭喜恭喜!

说实在的,这次升段殊为不易,因为半年前我和宸宸约定今后不去机构学棋了,改成自学,这些日子周一到周五做死活题,周末观看围棋讲座,临近比赛的时候增加了一些网上实战的对弈,现在成功升段证明了只要有心,自学围棋也是可行的,今后还是会坚持这个方向继续努力的。

围棋入门1-50集指导(关于围棋那些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