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俗称雄激素性脱发,多发于男性。在女性中患病率为6%左右,且一般好发于两个年龄段:青春期和绝经后。青春期大多因体内雄激素分泌增多而诱发;绝经后脱发则由内分泌失调、遗传、缺乏铁元素和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不正常脱落的头发是怎样的(日渐脱落的头发)(1)

“女性脂溢性脱发”的脱发阶段,主要通过测量中分线﹙见下图﹚。

不正常脱落的头发是怎样的(日渐脱落的头发)(2)

Ⅰ级正常。

Ⅱ级中分线增宽。

Ⅲ级增宽的中分线与两边毛发间存在半透明带。

Ⅳ、V级沿中分线前方扩大秃发区域甚至晚期秃发。

病因及治疗

西医认为,脱发是因为头皮雄激素的水平偏高,而过多的雄激素会导致头发生长期缩短,毛囊萎缩、退化、脱落,从而头发逐渐变稀疏。西医目前治疗主要采用补充维生素,抑制皮脂腺分泌方法治疗。如口服胱胺酸片、维生素B6 片等。

中医认为,脂溢性脱发有两种原因:一是素体血热,复因饮食起居失宜,湿热内生,熏蒸发根,导致脱发,中医管它叫“发蛀脱发”;二是素体肝肾不足,精血亏虚,不能濡养,导致脱发,称为“白屑风”。前者多表现为头发、头皮油腻多脂,口渴、便秘、尿黄、身热,后者则头发干枯无泽,脱落干燥碎屑,面色萎黄,体弱乏力等。

故治疗可选用中医辨证口服及外用:

一、血热风燥症

症候:头发干枯、白屑、自觉头部烘热、瘙痒;口干咽燥,尿黄;舌红苔微黄或干,脉数。

治法:宜凉血清热、祛风润燥。

(一)内治法

1.药物

汤药:方用凉血消风散加减。

2.膳食

(1) 建议患者经常食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如燕麦、花生、玉米、核桃和豆制品等。

(2)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有助生发的作用,包括:马铃薯、豆类、菠菜、萝卜、蛋类、虾、香蕉、禽类等。

(3)多食含碘高的食物助头发快速生长,如海带、苔菜、发菜、海蜇、海参、紫菜、柿子。

(4) 水果和蔬菜都是碱性食物,是均衡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多有益于身体健康。

(5)维生素也是头发营养所需的主要成分,患者宜多食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黑芝麻、芥菜、菠菜等。

(二)外治法

可选用 除湿止痒洗液洗头,每周2~3次。

二、脾胃湿热证

症候:脱发伴头面部油光发亮潮红,头屑明显,瘙痒,口干苦,烦燥易怒,纳差,舌红,苔黄,脉弦滑。

治法:宜清热祛湿。

(一)内治法

1.药物

汤药: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

2.膳食

基本膳食同血热风燥证,但饮食宜尽量清淡一些,少进食油炸辛辣之品,少夜餐,减少脾胃湿热之化生。宜常食用土茯苓、苡米、淮山等煲龙骨汤。

(二)外治法

基本同血热风燥证。头油多时,可先用硫黄皂洗头,然后再用洗发水洗头,以清洁并减少油脂的分泌且不至伤发。

三、肝肾不足证

症候:脱发伴眩晕失眠,记忆力差,腰膝酸软,夜尿多,舌淡红苔少,脉沉细。偏阴虚者,伴口苦、五心烦热、多梦、梦遗,舌红苔少脉细数。偏阳虚者,伴面色晄白或黧黑,腰膝酸冷,夜尿清长,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宜补益肝肾、养发生发。

(一)内治法

1.药物

汤药:方用七宝美髯丹加减。

2.膳食

基本同血热风燥证。阴虚者,可常用生地、枸杞、党参、山药、制首乌煲猪龙骨汤等,以滋补肝肾;偏阳虚者,可用生姜、当归等煲羊肉汤,以温肾助阳。

此外,长期紧张的生活节奏、睡眠质量差、过度思虑、饮食没规律、过多的油腻辛辣刺激食品等,往往会诱发和加重脱发。一个人每天掉的头发少于100根都是正常的。既然脱发与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我们就必须反其道而行。

不正常脱落的头发是怎样的(日渐脱落的头发)(3)

首先,要注意调适心情,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其次,控制饮食,少吃羊肉、辣椒、烧烤、油炸、奶油等容易滋生湿热的食品。

无论中医、西医,治疗脂溢性脱发均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不能急躁。此外,引起脱发的原因还有很多,如果长期治疗无效,同时还伴有明显的全身不适,就要看看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不正常脱落的头发是怎样的(日渐脱落的头发)(4)

衡水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每周四下午3:00-5:00,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陈维文主任线上诊疗(名额有限请提前预约,预约电话:2877129)。北京市中医医院皮肤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在中医皮肤科领域享有盛誉。陈维文主任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传承了赵炳南老先生、张志礼教授等老一辈学者的经验,也博采众长,守正创新,开拓进取。

不正常脱落的头发是怎样的(日渐脱落的头发)(5)

陈维文,博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医院首届“优秀青年中医师”。学会任职: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中药协会皮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兼秘书、北京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张“中西结合、内外合治”治疗皮肤病,近年开展中西药联合针刺、埋线、拔罐、火针、外科手术等多项技术治疗皮肤病。近年来主持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重大课题研究4项,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篇,获科学技术奖3项,执笔撰写中医治疗皮肤病诊疗指南3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