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孟海在谈到清代书人时说:“公推为卓然大家的不是东阁大学士刘墉,也不是内阁大学时翁方纲,偏是那腾杖芒鞋的邓石如,确为至评。“作为引领新风的人物,即便是高傲的赵之谦,对邓氏也极服膺,称: ”四体皆精,国朝第一“。

邓家并不是什么书香门第,而是一贫如洗,从小邓石如是以砍柴、卖饼为生的。少时写字、刻印,只不过是为了卖钱维持生计而已。家中的生活虽然清苦,可邓石如每日清晨都要研满满的一盘墨,练字练到墨水都用尽了才休息。

直到后来,邓石如一生结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户部尚书曹文埴和湖广总督毕沅。这两人,一个掌管着大清国的财政,一个是地方大员,他们都对邓石如的一手书法篆刻称羡不已。

乾隆五十五年,邓石如随曹文埴进京,曹文埴在圈内大加夸奖,一介草民的邓石如声誉空前抬升,引起士大夫阶层的极大震动。简直是门庭若市,都来一睹“完白山人”(邓石如自号)的尊容。当然,能得到山人的片纸只字,那将是最为荣幸的事了。京中大书法家刘墉、纪晓岚等,先后将邓石如请到家中,与他欢宴论书,刘墉在看过他的字之后都称赞道是“千数百年无此作矣。”

清代书法家邓石如简历(最励志的草根书法家)(1)

清代书法家邓石如简历(最励志的草根书法家)(2)

清代书法家邓石如简历(最励志的草根书法家)(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