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谈谈枪械上的一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枪械设计,排列不分先后,而且是我个人知识范畴之内的一家之言,如有补充,欢迎拍砖。

以下从时代排序:

燧发枪:

在燧发之前,枪械是用火绳来触发推进药的,不熟练的二愣子甚至需要几分钟才能射一枪,这都够骑兵送你上天两次了。但是用击锤机打燧石引火并点燃火药的发明者简直就是个天才。这让排队枪毙的速度快了起码一倍。

短活塞导气式步枪(燧发膛线导气)(1)

膛线:

实际上膛线在火绳枪那会就有了,但是直到十八世纪才普及,膛线能让弹头旋转起来,并且比滑膛枪更稳,更远,原理参照陀螺旋转时的稳定性,现代枪械除了喷子几乎都有膛线。

有经验的橄榄球运动员会丢宣传球来增加距离

米尼弹:

本来线膛枪很难塞传统的弹丸,但这种略小于枪管的子弹很容易从枪口塞进去,然后子弹菊部还有个凹槽,里面塞了一个软木塞,火药激发之后,木塞撑裂了菊花[滑稽],让弹头变形撑大,然后顺着膛线飞出去。可以说这种子弹让线膛枪从一个打酱油的瞬间变成了高富帅。而且让枪精准了许多,这时候排队枪毙战术开始动摇了。

短活塞导气式步枪(燧发膛线导气)(2)

后膛装填:

如果说米尼弹让排队枪毙动摇,那后膛装填就是彻底一巴掌拍死了这种打法。本身前膛装填最烦的就是往枪口塞子弹,但后膛装填之久从后机匣塞,速度快了三倍不止,并且子弹也从以前的弹头弹药分离而变成了一体式的定装弹。而且为了针对后膛击发的气密问题,还对应设计出了击针触发。这种设计出现后,滑膛枪和骑兵冲锋就基本告别了

短活塞导气式步枪(燧发膛线导气)(3)

管式弹仓:

这其实也是后堂装填带来的技术革新,他让射手不用开一枪装一发这种低效率的射击模式,而是直接将子弹放在弹仓内,这进一步的提高了枪械的射速,现代的杠杆式或者泵动式步枪/霰弹枪用的就是管状弹仓。

短活塞导气式步枪(燧发膛线导气)(4)

自动武器:

加特林靠的是手摇把,算不上自动武器,但给后面提供了自动武器的灵感,而主要的突破就是马克芯机枪的枪管短后座原理和勃朗宁的导气式原理。

短活塞导气式步枪(燧发膛线导气)(5)

勃朗宁 18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