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小明

编者按:文艺评论家、作家、书画家、媒体策划人曹工化(1953-2022)于1月13日去世,小时新闻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杭州知名文艺评论家曹工化于今早离世,他的朋友们缅怀“朋友们的工化” (thehour)杭州文艺界人士纷纷哀痛。

14日凌晨,漫画家、浙江省漫画家协会主席陶小明写下了这篇悼念文章。

(一)

昨日,天略阴沉。

在定安大厦评画的健文君像往常一样低头看了下手机

顿然神情紧张起来,声音嘶哑地告诉我:“工化刚刚走了,工化还是走了!”

我怔住了,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在场的所有评委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怔住了,原本喧闹的气氛也随之凝固了起来,在大家的思绪中,一定是各自浮想起往日与工化兄相处的幕幕场景。

去年九月,我与健文君去医院看他,大家还谈笑风生,“气色不错,人的身体潜能无限,静养,痊愈后我们举杯相庆……”我说。

陶晓亮简介(陶小明忆曹工化)(1)

2021年9月19日我与江健文一同看望曹工化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从住院到现在不到半年,工化兄溘然长逝,再也不会回来了……

我想把这不幸的消息告知内人,而我,此时居然一时语塞,半晌说不出话来,几度哽咽……

内人叫工化的妈妈为阿姨,每次我与工化兄在一起,他总是对外说:“我俩是兄弟,我妈妈与陶兄的妈妈(我的丈母娘)是闺蜜。故此我与工化以兄弟相称。

既然是兄弟,那就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有人说,工化之死(胃癌),酒是杀手!

我听了甚为不安,因为我与他有过无数次醉卧酒场之纪录,我岂不成了“杀手”的帮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陶晓亮简介(陶小明忆曹工化)(2)

工化说:“我俩是兄弟。”

所谓的帮凶,终不是我一人所为。曹工化兄,杭州城里鼎鼎大名的文化名人,政界、学界、商界、媒体、影视、摄影、美协、作协、书协、音协、考古、诗坛等等,哪一个领域没有他的朋友呢?又有哪一个朋友没有与他交杯换盏,甚至痛饮过?

工化兄亲口对我说过:“大千世界,朋友甚多,喝酒名目,层出不穷。有的还为他设有特供酒,不是三日一小饮,便是五日一大饮,平时纵是无醇也醉人。”

陶晓亮简介(陶小明忆曹工化)(3)

即便你是衣冠楚楚的达官贵人,或者是风流倜傥的文人骚客,在激情燃烧的工化兄面前,你内心深处的那块率真本性的“坚冰”,顷刻之间,也会一碰就“化”。

言此,并非是让大家集体担责!而是借此机会告白于天下,酒,在工化兄心里的位置。

贯穿人的一生,又有谁离得开酒、色、财、气四个字呢?它们分别又代表什么意义呢?

工化兄私下曾明确无误地跟我说起:

色,生命的延续;财,生命的维持;

气,生命的张扬;酒,生命的境界。

呵呵!这见解确实有独到之处!

就像李白,断不能留下千古传颂的诗篇!

就像苏轼,拿什么东西去问青天呢?

工化不喝酒,那又叫什么曹工化呢?

(二)

生活中的他着装简洁,明快,标志型的板寸头二边“煞平”(杭州话“很平”)。

他身板硬朗,为人豪爽。

他才思敏捷、纵横捭阖,上下五千年,他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世上多少事,他胸有韬略、掷地有声。

他常以一双洞察世事的清澈双眼和一张能言善辩的铁嘴钢牙,阐述着他在学术方面的标准以及他的独特的见解。

他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决定了他在各个文化领域中,无所不“工”,无所不“化”。

陶晓亮简介(陶小明忆曹工化)(4)

他就是曹——工——化!

权威就是这样树立的,说实话,如没有他的学术主持,未免会多了些老生常谈的腔调,少了些真知灼见的味道。

只有当他一出现,立刻会让人有清风拂面之感。

有一年,能不能立意“浙江四大家”称号,我犹豫不决!中国早有四大家之称,浙江的昌硕、宾虹,天寿就占了三位,我无非增加了陆俨少,旨在打浙江文化品牌,慨念上是否会有重叠之嫌?

为此我专门去讨教工化兄,他略作思索后,一锤定音:“浙江四大家不独以画名于世,则以地域冠之,即使概念重合,也未尝不可!”

与君一席话,我信心倍增。

在“浙江四大家”学术研讨会上,依然是他高屋建瓴地发表了“在当前经济和文化这种关系当中,我们怎么来担待文化传播者的职责”的讲话。

陶晓亮简介(陶小明忆曹工化)(5)

同年“浙江四大家”被评为文化部举办的“中国现当代艺术重点推广项目”评选获二类扶持奖。

工化兄“功”不可没呀!

我相信得到他的学术支持的人一定很多很多,对我的帮助是工化兄整个艺海中的冰山一角!

陶晓亮简介(陶小明忆曹工化)(6)

曹工化热心对待有学术领域里需要帮助的各界朋友

就拿水彩画家江健文君来说,工化兄艺评中有如下描述:

“他的水彩材料样式的插画,自由而独立,似无所依傍。在形式的挥洒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在平凡的景物中显示耐人的寻味;在老到的构成中偶带童心的闲笔;在无人的世界里显现人性的光辉……所以,我在这些插画中看到了“高度”。“高度”就是在群峰之中一望而可见之。”

真是字字珠玑,精准定位。

他在中国第二届幽默画大展时作学术主持诙诣风趣,引经据典,快人快语,笑声连连……

他在浙江省艺术品行业协会的各项活动作学术主持,总是轻松自如,声情并茂,洋洋洒洒,妙不可言。

陶晓亮简介(陶小明忆曹工化)(7)

他在浙江漫协举办的《福猪迎新春》的开幕式上主持演讲时,是从甲骨文的“家”字的构造而展开的……

令人惋惜的是我们再也听不到他那生动形象的讲演,再也无法搭载了他的这辆拥有强大马力的“文化专列”了!

(三)

鸿雁向苍天,天空有多遥远,酒喝干再酙滿,今夜不醉不还!

工化兄最拿手,最激情澎湃的唱歌表演,也莫过于这一首!

世上没有哪位歌手会拿着酒杯上台,边喝边唱,唯独只有工化兄!

在浙江漫协的晚会上,对音乐造诣很深的工化,唱歌自然小菜一碟,音质很准且洪亮。只有他在上台,不会唱歌的我才敢附依在他身旁装模作样地吼两下,把晚会的气氛推向高潮。

陶晓亮简介(陶小明忆曹工化)(8)

唯有对酌,我才能与其抗衡,所以每次年会,我都陪他喝到最后,《鸿雁》唱好,二人便七倒八弯,踉踉跄跄出门去,还互相搀扶着,后面望过去活脱脱像一个“人”字,此刻天地清冷,一阵凉风袭来,我差不多都要翻江倒海、一泻千里!他还在我耳边含糊不清地说:“男人喝酒,不醉,那又为何要来喝酒呢?”

《鸿雁》唱好,二人便七倒八弯,踉踉跄跄出门去,还互相搀扶着,后面望过去活脱脱像一个“人”字。

陶晓亮简介(陶小明忆曹工化)(9)

当然圈内也不乏有善饮者,尤其是年少气盛者,也常常来挑战长者。此时的工化就不是一副儒雅的江南才子模样咯,他豪情万丈地撸起袖子,露出了强劲的手臂,那个小不点儿的茅台杯早已换成量酒器了,我在一旁不失时机地推波助澜,借此以豪饮的方式设下“赌局”,喝酒输掉,立马补交会费。

陶晓亮简介(陶小明忆曹工化)(10)

没几日,我短信给工化兄:“某君将上次许诺的十万元会费当场付款了,如此!才不失与工化兄尽情痛饮之情怀。”

工化兄回我:“好,谢谢陶兄!”

………

今天,工化兄的遗嘱竟也是“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面对着死亡,工化兄没有一丝一毫地埋怨“杜康”这位挚友,他说:“此刻,我心如止水,波澜不惊。——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所以遵循工化兄的内心,您大可对酒敬而远之,但不必问罪于它。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有多少风流才子,莫使金樽空对月,会须一饮三百杯,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陶晓亮简介(陶小明忆曹工化)(11)

工化兄,我的好兄弟,你虽然走了,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呀!

那种气度,那种豪迈,那种精神,何尝不是彰显一个人的生命的境界。

工化兄在遗嘱又说:“此时你还是我的朋友,那就是我一生的朋友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兄弟之情,山高水长!

工化兄,我的好兄弟,你虽然走了,我永远不会忘呀!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酒喝干再酙滿,今夜不醉不还,今夜不醉不还……”

陶小明

2022年1月14日凌晨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