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微博热搜#为什么QQ比微信更受年轻人欢迎#。
低头看看手机,嘿,还真的,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的手机上没有QQ,只有微信。
其实“年轻人更喜欢用QQ”这样的话在我听来还蛮欣慰的。
就好像QQ是我们社交入门课程的第一位老师,虽然我们毕业了,但是它依然站在教学岗位上,教导着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们。
知乎上也有个类似的话题:QQ 这个诞生于上个世纪的“老古董”,但永远属于“这届年轻人”。
百度指数显示,QQ较微信更受欢迎的用户群在19岁以下与20至29岁两个年龄段中。
但是,我想说,天天泡在微信里的这些中年人,谁还没用过QQ呢?谁还没年轻过呢?
01
一个中年人的QQ时代
QQ,诞生于1999年2月,标志是一只戴着红色围巾的小企鹅。
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年人,我第一次用QQ,还是在初中。
那时候日日夜夜用手机挂着QQ,就为了在QQ等级中打败其他小伙伴。为了更快升级,也从那时候开始一边用QQ音乐听着“手牵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我用这最后一分钟怀念你”“把悲伤写成协奏曲”,一边在QQ空间里写下一段又一段的青春疼痛文学。
给暗恋的人设置特别关注、隐身可见,每天一遍又一遍地打开他的对话框,重温着那一句简简单单的晚安。
在空间留言板上留下了无数互踩的脚印。
然后,我们的脚印,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学习的压力、随着分开的距离,也越走越远。
曾经那个5分钟不看,聊天记录就能多达99 的QQ群,可以聊的内容越来越少。于是就这样,再也没有人吭声。
最后一条说说也停留在了青春的时代。
偶尔点开看一看,陌生的头像,陌生的昵称,已经认不出QQ后面的那个少年。那个曾经伴随我整个青春,知道我每一次难过,陪着我听了一遍又一遍周杰伦的那个少年。
不知道,你还好吗。
02
一个中年人的微信时代
微信,推出于2011年1月,logo是两个对话气泡。少了一份活泼和可爱,多了一丝成熟与稳重。
是从什么时候起,QQ从手机消失了呢?
可能是每一次周围朋友提出的“加个微信”“扫一下”;
可能是每一次微信群里“收到请回复”;
可能是每一次妈妈问起“我怎么看你的朋友圈”……
我不是率先使用微信的那一批人,而是等到被逼不得已的时候,周围人都在问“你有微信吗?”“在微信上跟你说话你为什么不理我”,这样,我才真正开始使用微信。
当时很不理解,为什么微信没有下线,头像不会变灰,也没有微信等级。
后来我想,可能微信更像是成年人的世界吧,24小时在线,即使偶尔掉线,一个语音电话甩过去也能随时重新连线。
就像有些文章中说的那样,中年人的手机不敢关机,你不知道关机会错过什么,是父母生病的求救,是甲方修改的要求,是朋友烦心的来电……微信给了中年人一个不下线的机会。
只要手机不断电,我们永远不下线。
就这样,微信里渐渐堆满了“收到”和点赞,曾经的那只小企鹅便无期限的变成了灰色,被丢在手机的角落里落了灰。
我想,这就是一个人长大的过程。
我们总会有一些舍不得的青葱回忆,你不动,它们就静静地躺在QQ空间、聊天记录里,偶尔戳进去看看,回忆一下,感慨一下,原来曾经的自己也这么中二、这么勇敢、这么热血。
只不过我们都需要长大,不得不放下一些东西,再背负上一些东西。
但是我们知道,曾经的小企鹅一直在那里,在我们年少轻狂的回忆里。
03
终归都是我们的时代
「QQ」与「微信」,其实对于我们这些中年人来说没有太大的差别。
从前,身边的亲朋好友都用着QQ,我们自然也多用QQ;
现在,周围小伙伴都活跃在微信,我们自然关注微信更多一些。
QQ承载着很多曾经美好的回忆。
提起QQ依然记得那些经典的语录——“你是GG还是MM?”“来踩踩,记得回踩!”“恩,我有事要下了,886!”
但微信中也留下了很多值得回忆的精彩。
妈妈说的每一句“想你”,班长通知的每一次聚会,领导在群里的每一次表扬,春节时抢到的每一个红包……
你看——
那个曾经为了发一条有个性的说说删删改改的少年,现在依然在为一条朋友圈中的错别字删除重发;
那个曾经为了把QQ空间打扮得与众不同的美少女充了一年黄钻,现在依然在为了朋友圈封面一遍又一遍地P着图;
那个曾经添加好友需要回答问题,空间有密码的社恐朋友,现在依然关闭着朋友圈,禁止陌生人任意添加好友……
我们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我们只是长大了而已。
其实不管是QQ还是微信,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沟通的工具,重要的是手机对面的那个人。
只要可以随时联系到那个想念的人,不管是写信、短信还是微信,都是好信,不管是ICQ、OICQ还是QQ,都是好Q。
作者简介:诗瘦瘦瘦,零食即正义,瘦是我没有灵魂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