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是河北省邯郸市下属的一个县,它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分别与山东省聊城市的冠县、莘县、河南省濮阳市的南乐县、河北省邯郸市的魏县、广平县、馆陶县接壤。现在看来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原农业县,无非是面积和人口比周围的河北的兄弟县相比要大一些、多一些,而面积却比山东的邻县还要小,还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虽然现在不起眼,但它在中国历史上却是有着相当的地位的,是相当牛气的一个地方。它不仅长期作为相当于现在地级行政级别的州、府的治所,还在唐朝后期成为魏博节度使的首府,当时它的外城周长达到80里,集河北道、魏州、魏郡的治所及总管府、大都督府、魏博节度使等于一身,到了五代时期后唐皇帝李存勖甚至在这里筑坛祭天登基称帝。
唐魏州
北宋时期则成为了大家都熟悉的《水浒传》的故事、人物集中发生、出现之地。这时候,它是作为北宋陪都的身份出现的,被称为“北京”大名府,与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今洛阳)、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并称为“四京”。此时周长约48里,人口百万之多。
宋北京大名府
俗话说盛极必衰,在经历了唐、宋的繁华之后,明代初期这座雄城毁于了临近的漳河、卫河的水灾,后来经过了重建,但规模已远不能跟原来的城池相比。虽然如此,但它在明、清两朝作为府的治所也有500多年之久。直到民国时期,废府撤道的,一下把大名府打回了大名县的级别上,一直到现在。
大名故城、今城位置示意图
清大名府
为何大名县从历史上如此显赫的地位上一下子落到如此境地呢?咱们先看看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建如此重要的一个城吧!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它地处自古以来被称之为“河北”的膏腴之地的中心位置,人口稠密,土地肥沃,在农耕文明时期,这就是粮仓、就是财富、就是实力、就是一切。二是它地处太行山和山东省中部山地的中间位置,并且还有漳河、卫河、黄河之险,只要建一座坚城就可以统治方圆数百上千里的土地。特别是在北宋时期,在丢失了北方燕山天险,大平原上无险可守的时期,如果想找一个地方作为都城开封汴梁的北大门,除了它没有第二个地方能够选择。三是曹魏时期曹操开凿的运河“白沟”或者说隋代的大运河“永济渠”在这里经过,交通便利,是运粮运兵、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条件。
大名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所以从上边的三点也就可以分析出现状。一是国家的经济发展的重心历史上不一样了,实际上作为河南、河北、山东、安徽这些历史上的中原地区,在隋唐之后随着我国南方的大开发,以及战争和政策性的大移民,经济比重在全国来说已经逐年下降了,特别是随着农耕社会的落幕,以粮食、人口为衡量统治者实力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在降大名为县的那个时候,在经济上和其他地方比已无优势。二是随着我国有效控制的领土面积的增大,到了元、明、清这几个大一统的朝代,大名府这里已成为国家的腹地,地利因素也失去了。三是元代以后京杭大运河在临清转向正南方向,运河主航道不再经过大名县,特别是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之后,大名的交通优势也无从谈起了。
因此,大名县由首都、节度使、州、府等所在地衰落到一个县城也是各种综合因素决定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