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 农陶渊明的作品以诗为主,文章的数量较少,一共只有十三篇(如果《读史述九章》算九篇,则为二十一篇,但其实乃是一篇,分为九章而已),凡辞赋三篇、文十篇其中经常进入选本的名篇是《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占四分之一左右,这是很可观的比例其余诸篇亦大有意思,都值得深入寻味研究,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大文弥朴鸿文无范 大文弥朴鸿文无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大文弥朴鸿文无范 大文弥朴鸿文无范

大文弥朴鸿文无范 大文弥朴鸿文无范

作者:顾 农

陶渊明的作品以诗为主,文章的数量较少,一共只有十三篇(如果《读史述九章》算九篇,则为二十一篇,但其实乃是一篇,分为九章而已),凡辞赋三篇、文十篇。其中经常进入选本的名篇是《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和《五柳先生传》,占四分之一左右,这是很可观的比例。其余诸篇亦大有意思,都值得深入寻味研究。

读陶渊明的文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至少有三点:

首先是他的语言,同当时流行的讲究骈偶、多用典故、装饰性很强的文学语言非常不同,他总是相当通俗,朴实清新,生动活泼,有时甚至近于口语,例如《桃花源记》里不仅一无典故,而且极其通俗易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样的文句质朴优美,雅俗共赏。

端起某种架子来写文章,乃是古今的通病,一味仿古的八股、生吞活剥学外国的八股以及种种与时俱进的八股,这一类文章充斥文坛,作者和读者往往都习以为常,而其实没有多大意思,很快就会过时,后人很少愿读。

其次,陶渊明文章的取材,有超过一半是写自己和亲属以及感情关系密切之人的:写自己的《五柳先生传》《自祭文》和《归去来兮辞》,写外祖父的《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写妹妹的《祭程氏妹文》,写堂弟的《祭从弟敬远文》,写给儿子们的《与子俨等疏》,还有一篇是写所爱之人的《闲情赋》。这样高的比例,在汉魏以来的作家中绝无仅有。

另外有三篇是赞颂古代先贤的,这就是《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和《尚长禽庆赞》。陶渊明关心的重点是人,他为文不去讲玄理,也不记山水,更没有什么官场应用文和社交圈子里的应酬文字。文学是人学,陶渊明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例证。他是纯粹的文学家,而非以文学为服务性工具的庸俗之辈。

陶渊明说,他写文章,是为了“导达意气”(《感士不遇赋序》),用以“自娱”(《五柳先生传》),这也正是纯粹文学家的格调。这样的文学家在中古以至整个中国古代都很不多见。

剩下的两篇一是继董仲舒、司马迁而续作的《感士不遇赋》,一是根据传说写成的近于小说的《桃花源记》。也都是不写则已,写则一鸣惊人。文学创作数量多寡并不重要,关键在质量,成败看影响,“文章千古事”,一时的地位和声誉都不能算数。

第三,陶渊明的文章充满了创造性。《与子俨等疏》把一般来说是遗嘱的内容写成一封措辞委婉的书信,是前无古人的。《闲情赋》大写其恋爱的体验,却又用一把保护伞盖起来,虽然是有传统的,但陶渊明写得如此痛快淋漓,萧统就看不下去了,这同样体现了陶渊明的创造性。萧统并非腐儒,并不完全排斥在作品中描写爱情,他主持编撰的《文选》,在辞赋一类之下安排了“情”这一小类,录入了宋玉的《高唐》《神女》《登徒子好色》诸赋以及曹植的《洛神赋》,他并不是不欣赏美好的爱情,但陶渊明出格的笔墨,是他不能接受的。一直到20世纪,鲁迅还说《闲情赋》显得很“摩登”,然则该赋的前卫性也就可以想见了。

读陶渊明文,令人想起扬雄《太玄经》中关于文章的两句话:“大文弥朴,质有余也”,“鸿文无范,恣意往也”——内容特别充实的文章总是显得很朴素,富于创造性的文章总是大胆地开辟自己的道路而无须墨守成规。(顾 农)

来源: 今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