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于人们的生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支撑人们完成最基本的生活。中国一直都是一个泱泱大国,人们自古以来就很注重每日的膳食,研究出了很多种制作食物的方法,也流传出了很多美味佳肴。

在过去的那些岁月里,云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有过桥米线,汽锅鸡,烧豆腐等,都深受大家的喜爱。这里还盛产“水果之王”榴莲以及山竹、杨桃等热带水果,最重要的是云南也是普洱茶的故乡。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和包容,共同组成了多彩的云南文化,再加上特殊的地理风貌,这个地方产生了很多奇异的事情,它们被称为“云南十八怪”。十八怪里包涵文化、音乐、风俗等许多不同的领域,它们表示出的是丰富多彩的云南传统文化。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云南大理的美食,大理这座美丽的城市吸引着很多游客的到来。这里居住着热情好客的白族人,他们有着美名在外并且都已经远销海外的美食——乳扇,它是片状的乳制品,这让很多人感到很惊奇。

现在我们就去了解一下受到海内外人们共同欢迎的美食乳扇,看它究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

云南烤乳扇怎么吃(炸着吃烤着吃的牛奶)(1)

一、乳扇的传说

从杨升庵编纂《南诏野史》中,记载中描述了乳扇外观和口感味道,我们就可以知道在明朝时,乳扇就已经被大家所知道了,而且人们还可以完整的制作出来,这说明在明朝以前乳扇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明朝的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各种美食层出不穷,乳扇在这样一个时代了,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并且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关于乳扇还有一个流传千年的故事,相传随着蒙古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慢慢的开始统一了整个部落,骁勇善战的蒙古族人并不满足现状,他们建立起了蒙古国。由忽必烈为首的蒙古,继续扩张着土地,一路向南,直取南宋,攻打成功的他们,迎来了元朝的兴起。随着元朝文化的渐渐渗透,他们的美食文化也进入了中原地区,并且传播到了祖国的各个地方。

当年为了扩张土地,兴盛元朝,忽必烈率兵曾经到过大理,在攻打大理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他那时随身携带的食品就是奶酪奶制品就是这个草原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他们将制作乳扇带到了这里,并将制作的技艺留了下来。然而,居住在大理的白族人们,世世代代都记得这项技艺,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云南烤乳扇怎么吃(炸着吃烤着吃的牛奶)(2)

二、乳扇的发展

乳扇的产生年代一直都是个谜语,现在还没有相关的文献可以解开这个谜团。可以找到的最早的文献记载,就是明朝的相关记录了。在明崇祯《重修邓川州志》中,有提到乳制品,说明那时乳制品已经产生。

后来乳扇发展到了清朝,那时的《邓川州志》记载着:“凡家喂四牛,可作乳扇二百张,八口之家,足资府邸矣。”这样的文字表明乳扇技术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在邓川居住的百姓,都会制作乳扇,而且只要喂养了邓川牛的家户,都可以制作出乳扇,它的利润和收入可以满足一个八口之家的日常生活所需。

杨载彤的《大理赴乡试竹枝词》也曾有过乳扇的记载,“短鞍长镫巧安排,高中言传笑脸开。预数探亲从某某,弓鱼乳扇带齐来。”这反应出了当时的白族人就已经和乳扇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乳扇的制作帮助他们有了立身的资本,从而白族人一直都传承着乳扇的制作技艺。至今,这份制作工业还留存着,让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也可以吃上乳扇这个美味。

云南烤乳扇怎么吃(炸着吃烤着吃的牛奶)(3)

三、乳扇的价值

乳扇因其制品形似扇子而得此名,呈乳白、乳黄之色,而且还十分薄。

乳制品中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磷脂、乳糖等营养物质,还有钙、磷、铁、锌、铜等矿物质,且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都是处于可以溶解的最佳状态,有利于人体吸收。其中钙、磷比例适当,是人体获取钙的最佳来源。

然而乳制品的蛋白质都为全蛋白,包含了所有必需氨基酸,这九种人体必需的元素是氨基酸,有苯丙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组成,还含有大约3%的脂类,但是消化率可以达到98%

云南大理的乳扇其含有的钙含量很高,经过脱水环节后,它的脂肪含量更高,而且它里面的B族维生素,镁、等含量并不会因为制作工艺而减少,含量仍然十分丰富。

对于一些不喜欢喝牛奶的人来说,乳扇是他们的又一个选择,乳扇作为一种能够满足炸着吃、烤着吃的牛奶,可以帮助不喜欢喝牛奶的人,补充人体所需的必要的营养元素。因此,乳扇可以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也是可以理解的。

云南烤乳扇怎么吃(炸着吃烤着吃的牛奶)(4)

四、结语

当今时代,人们更加追求生活的质量,选择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食物是现在人们消费的要点之一,而乳扇正好符合了健康的消费潮流,引得更多的人去关注它。同时,也希望会制作乳扇的人们还像很多年前一样,诚信的经营自己的店铺,让人们可以买到货真价实的乳扇。

善良朴实的白族人将制作乳扇的技艺传承了数百年,指导现在还完整的保存着曾经的美好,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笔大的财富。感谢他们技艺的薪火相传,才使得多年后的我们还有幸可以品尝一下这个美味的乳扇,感受到乳扇的魅力。

参考文献:

杨升庵《南诏野史》

明崇祯《重修邓川州志》

杨载彤《大理赴乡试竹枝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