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识别“引蜂”工作组协同组织、人社、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组成专班,与各村(社区)联动深入挖掘外出务工人群当中具有影响力、号召力的“有威望”人员,挑选有企业、就业渠道等“有资源”人员,纳入“蜂王”数据库管理同时充分挖掘具有多家公司工作、多个工作岗位锻炼经历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的“有经验”人员,在征得本人同意后确定为区域“蜂王”建立双向信息沟通机制,“蜂王”依托企业、人脉、渠道等资源,更新提供就业需求人数及相关信息,不断开辟拓展就业岗位,匹配消化就业问题引导和鼓励其回乡带动更多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一呼百应为亲戚、朋友、邻里等劳动力提供从“家门口到车间”全链条式劳务服务,在广东等地形成“村寨抱团式”就业模式,稳岗就业成效突出,创造良好口碑惠东县工作小组积极与广东东莞的劳务协作服务站“蜂王”联系,看望慰问“蜂王”和务工群众代表,同时宣传讲解惠州市、惠东县劳务协作惠民政策,宣传动员了部分失业群众到惠州实现再就业,目前望谟籍惠东务工群众已增至603人,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积极探索劳务大包模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积极探索劳务大包模式(惠黔协作擦亮蜂王行动)

积极探索劳务大包模式

内容摘要:黔西南坚持以“外输内拓”作为东西部劳务协作重要抓手,协调配合两地人社部门,全面做好稳岗就业工作。尤其近两年在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下,充分发挥“蜂王”(劳务经纪人)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以一带多的带头人作用,培育职业经纪人成为“蜂王”、组织“蜂群”外出务工、促进稳岗增收三位一体,不断擦亮“引蜂、育蜂、筑巢、酿蜜”的“蜂王行动”劳务品牌。

精准识别“引蜂”。工作组协同组织、人社、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组成专班,与各村(社区)联动深入挖掘外出务工人群当中具有影响力、号召力的“有威望”人员,挑选有企业、就业渠道等“有资源”人员,纳入“蜂王”数据库管理。同时充分挖掘具有多家公司工作、多个工作岗位锻炼经历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的“有经验”人员,在征得本人同意后确定为区域“蜂王”。建立双向信息沟通机制,“蜂王”依托企业、人脉、渠道等资源,更新提供就业需求人数及相关信息,不断开辟拓展就业岗位,匹配消化就业问题。引导和鼓励其回乡带动更多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一呼百应为亲戚、朋友、邻里等劳动力提供从“家门口到车间”全链条式劳务服务,在广东等地形成“村寨抱团式”就业模式,稳岗就业成效突出,创造良好口碑。惠东县工作小组积极与广东东莞的劳务协作服务站“蜂王”联系,看望慰问“蜂王”和务工群众代表,同时宣传讲解惠州市、惠东县劳务协作惠民政策,宣传动员了部分失业群众到惠州实现再就业,目前望谟籍惠东务工群众已增至603人。

集中培训“育蜂”。一是按照“一人一技”标准,充分结合技能需求和培训意愿,组织“蜂王”带着“蜂群”开展电工、厨师、汽修等技能培训,针对“蜂王”在广东较多的特点,依托东西部协作将“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精准导入,确保每一名“蜂王”既有组织带动能力,又有技能传帮带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韧性。两年来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60万元进行技能提升培训。二是为有效解决时间和空间距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蜂王”进行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线下主要抓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季,组织返乡“蜂王”开展集中培训,累计开展“蜂王”各类培训5期;线上主要通过小程序、微信群等网络平台,推送相关法律法规、典型事例,今年来累计推送相关法律法规信息800余条。通过“两线”培训,“蜂王”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规范组织就业水平不断提高。2022年,东西部协作资金项目出台激励措施,对到广东务工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给予一次性1000-1500元稳岗就业补贴,通过“蜂王”将该政策传达给广大“蜂群”,进一步提升粤黔两省劳动力资源要素的流通。三是培训服务能力。由在外务工人员临时党支部、驻外劳务协作站组织相应城市、区域的“蜂王”,利用周末及节假日空闲时间,通过组织专题讲座、茶话会等活动开展能力提升培训,进一步提高“蜂王”组织就业和矛盾纠纷处置能力。同时,为“蜂王”群体搭建了交流平台,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升的效果。近年来,在外组织开展“蜂王”服务能力培训300余人次。

用心服务“筑巢酿蜜”。一是共筑“爱心巢”。由东西部协作投入20万元建成望谟县蟠桃街道“蜂王”就业综合服务站、投入200万元建成惠东“蜂王”就业综合服务站,并计划在年内建成村级“蜂王”就业综合服务站120个,在3年内培育“蜂王”1000人。望谟县内服务站解决务工群众技术培训、就业信息、物流运输等问题,县外服务站解决待岗驻留、就业维权、再就业等问题,“全链条”式劳务服务让群众“进可攻、退可守”,切切实实感受到家的温暖,安心就业。二是服务“悉心护”。制定“蜂王”管理工作制度,由人社部门和当地劳务协作站共同对“蜂王”进行监督管理,适时听取服务对象意见建议。惠东县人社局、总工会等多家部门联合望谟县驻惠东劳务协作站不断开展对望谟籍“蜂王”“蜂群”的走访慰问活动,真真切切让在惠东务工的望谟人民感受到两地协作的热情,确保困难有人帮、矛盾有人管、节日有人陪。一年来两地部门协作走访企业130余家,现场服务望谟务工群众40余人,通过微信老乡群开展各类就业政策宣传100余人,通过电话慰问50余人,发放各类慰问物资200余份。三是增产“甜心蜜”。培育的“蜂王”118人分布在广东、浙江等地,在其有效引领带动下,“蜂群”务工人员人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直接或间接地带动8.3万余人务工,年劳务收入40多亿元。“蜂王”联动“蜂群”辛勤“酿蜜”,在奔向幸福“甜蜜”的道路上续添动能。

作者:记者 邓忠胜 通讯员 郭政 姚亁义

二审:舒鹏倩

三审:彭原清

(责任编辑 姚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