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字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1)

△7月5日,长沙党史馆,写有“六项注意”的包袱布(复制品)。

“捆铺草;铺门板;买卖公平;言语和气;借东西要还,损坏要赔偿;不准乱翻东西”,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内,馆藏着一块写着“六项注意”的包袱布(复制件)。

“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是我军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前身,由毛泽东同志在秋收起义后在桂东县沙田镇反复修改正式提出。它体现了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军民一致的原则。这块包袱布,便是当时历史最好的见证。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首歌很多人还会唱。不过,你是否知道歌中唱的那些规定,是如何制定的?

事实上,最早还不是“八项注意”是“六项注意”,“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是最早的“三大纪律”之一。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以下简称长沙党史馆)展出的一块包袱布,是当时整肃军纪的真实写照。

“不拿群众一个红薯”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明确要求起义部队对待人民群众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

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余部沿罗霄山脉南移,寻求立足点。10月7日,部队抵达江西省宁冈县茅坪,随后进至遂川县境内,准备向罗霄山脉的井冈山进发。

由于许多官兵来自旧军队,经常暴露出一些军阀习气,随意拿老百姓的财物。时值仲秋,正是山里红薯成熟的季节。行军路上,饥渴难耐的战士们看见路边田地里长着诱人的红薯,就将其拔起,用衣袖揩去泥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这引起了毛泽东深深的忧虑。因为他知道老百姓对那些烧、杀、掠、抢的旧军队历来是既害怕又痛恨,背地里骂他们是“丘八”,流传着“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顺口溜。所以要想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就一定要和当地百姓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取信于民。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根据地是无法建立起来的。

毛泽东决心整肃军纪,将工农革命军建成一支真正代表工农利益、与旧军队有着根本区别的人民军队。10月,在荆竹山雷打石上,毛泽东扳着手指,向全体官兵郑重地宣布了三条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

墙上包袱布上都写着军纪

然而时隔不久,新的问题又出现了。1928年1月,当工农革命军攻克遂川县城后,部队派人下乡领导贫苦农民打土豪。但有人不分青红皂白,将商人、小贩的货物统统没收,甚至连药铺里卖药的戥秤也拿走了。在遂川县草林圩,当地老百姓向毛泽东提意见:“工农革命军好是好,可是,他们借了我们的门板去睡觉,还回来的不是原来的那一块,我家的门板是斗榫的,斗不上号,害得我找门板找了几天。还有啊,战士们睡觉用过的稻草遍地都是,成了牛栏了。”在遂川县城李家坪,毛泽东又向部队提出了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3月底,部队到达桂东县沙田村。4月初,毛泽东向全体官兵正式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并将“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改为“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

部队把“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写在墙上、包袱布上,无论走到哪里,都把它作为检查部队行动的标准。

红色记忆

送来的鲤鱼要称重给钱

毛泽东提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不但严格要求部队执行,而且严于律己,身体力行。

有一次,毛泽东做社会调查后回到茨坪。当警卫员知道他还没有吃饭时,便说:“我来给你做,今天有好吃的哩!”毛泽东问:“什么好吃的?”“你看!”警卫员指了指一只小水缸。毛泽东打开盖,看见一条鲤鱼。

警卫员拿着鱼,向厨房走去。毛泽东忽然想起什么,问道:“慢点!这鲤鱼几多钱一斤?”“没花钱。”警卫员回答。“哪里来的?”警卫员说:“村里一位老公公送的,说送给你补养身体,人家也是一番好意,我不肯收,他就是不依。”“那不行!”毛泽东说:“我们当干部的,应当模范执行纪律,不能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警卫员为难地说:“鱼在缸里养了两天啦,这次收了,下次不收就是啦!”毛泽东坚决地说:“不行,群众的东西,一次也不能收,马上把鱼送回去。”“送回去,人家会怪我们的。”警卫员说。毛泽东想了想说道:“那就这样吧,称一称这鱼多重,把鱼钱付给群众,并把情况向老公公讲清楚。”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如何形成

1929年以后,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部队的实践经验,“三大纪律”作了修改。“行动听指挥”改为“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土豪要归公”改为“筹款要归公”,后又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

“六项注意”也逐步修改补充成为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三大纪律如下: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如下:一、说话要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从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但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被固定下来。

潇湘晨报记者张沁 摄影记者杨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