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懒立勤做到手勤、腿勤、嘴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才是正确的勤于修身

原创:熊春锦 德慧智

道德人生最幸福,德才兼备最快乐!

传播:国学丨文化丨亲子丨教育丨中医 | 健康

传递:爱地球 | 爱万物 | 正能量

修持智德之勤,必须高度重视内圣外王的一体修养与完整培养,防止外勤内懒一一只是单一性地重视外王的修持,只局限于前六识的规范。要明了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外改内不变,终难真变和持久。内修诚信忠信的正厚实真,才是修智的前提与依托。

要注意同时尽心尽力于信德内在的培养形成,智德才能稳定持久,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修持智德之勤,还必须预防内勤外懒的偏执现象发生,虽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但是缺乏外因同步,必定变化难全。信德的确立,廉耻的恪守,妄意的改造,浊精的转化,必须要体用兼全。内部阳性变化是体,六识的活动是用。修于内是为行于外而奠基,行是对内在修为的检验。

在六识修勤中,前识中的身勤、嘴勤,是最容易启动和应用的两识。应当身勤、嘴勤于生活、工作、家庭、单位以及在社会上的活动,以身作则,身为表率,做到手勤、腿勤、嘴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内外一体遵行,才是正确的勤于修身。

修持智德之勤,还应当把握住用好“检”这个无价之宝。自觉地运用自检,谦下地运用好互检,诚实地服从上临检,胸襟宽阔地容纳下督检,自觉地运用好奖勤罚懒的治理机制。“精公无私而赏罚信”,依照道法、律条以及做人修身的规矩,善用奖惩措施,多采用能够无为而治达成妄意浊精改变的方式,清除它们的抗拒,罚懒立勤。真实地落实勤勤恳恳做人,认认真真修身的要求。

任性用权自律不严的表现(罚懒立勤做到手勤)(1)

中国古代曾经产生过议勤的法律条文,是古代八种刑法之一。对勤于国事者进行特别的审议,对于勤勉者可以减免刑罚。《孔丛子·对魏王》中言:“上下勤德而无私,德无不化,俗无不移。”由此可见,以德修身,做人求真,离弃勤奋努力,也就无从实现。而如果把握了勤奋修德,那么社会上一切卑俗的丑恶邪假的现象,就必将被美、善、正、真所置换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