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护航振兴发展 山东检察工作系列访谈(1)

山东检察工作系列访谈

编者按: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检察制度创立90周年。山东省检察机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在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中积极进取、实干争先,以检察作为致敬党的百年华诞。2022年,山东省检察机关将不断开拓创新、勇毅前行,持续推动山东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为回顾2021年山东省检察机关工作情况,展望2022年山东检察新发展,鲁检新媒体推出“山东检察工作系列访谈”专栏。

经济犯罪检察工作

2021年,山东省检察机关经济犯罪检察部门强化政治担当,直面困难挑战,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1件案件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1件案件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5件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1件案件获评全国优秀侦查监督案件;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在最高检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反洗钱做法被部际联席会议简报转发;5项经验被最高检业务厅转发;制发知识产权、金融检察2个白皮书。

接下来,鲁检君邀请山东省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负责人张蕾为大家介绍2021年全省检察机关经济犯罪检察工作。

鲁检君:平等保护民营经济发展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责任,山东省检察机关在保护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有什么创新的做法?

检察护航振兴发展 山东检察工作系列访谈(2)

省检察院邀请部分全国和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开展“检察护航民企发展”专题视察调研

张蕾:2021年,我们以更加务实的举措落实服务民营经济要求,积极为我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扎实开展企业合规试点工作。根据最高检安排部署,我省作为第二批企业合规改革试点省份,选择部分市县检察院开展此项试点工作。试点启动以来,省检察院制定出台了《企业合规管理案件统一把关工作规定(试行)》,明确报请启动、省检察院审核、出具指导意见、备案管理流程,有效规范办案程序。新泰市检察院、沂水县检察院办理的案件,先后入选最高检企业合规典型案例。

▲二是推进涉民企“挂案”专项清理。落实最高检有关工作安排,积极与公安机关进行工作沟通,分类施策强化指导,联合开展督导检查,有力推动“挂案”清理工作,2021年“挂案”清理完成率97.17%,清理数量、清理完成率均居全国前列。着眼“长久治”,省检察院第四检察部联合省公安厅经侦总队会签《关于防范清理涉民营企业刑事诉讼“挂案”工作的意见》,明确十个方面的工作措施,继续推动清理存量“挂案”,前移预警关口。

▲三是健全完善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机制。修订《山东省检察机关立足刑事检察职能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实施细则》,扩大适用案件范围,增加企业合规内容,突出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动“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落实到具体办案。编发《企业合规风险提示手册》,从涉税、走私、市场秩序、产品质量、知识产权五个方面提示法律规定、追诉标准、常见违法犯罪情形和典型案例,警示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鲁检君:知识产权保护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山东省检察机关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检察护航振兴发展 山东检察工作系列访谈(3)

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山东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白皮书(2020)》

张蕾: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我们的职责所在。2021年,我们以开展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试点工作为主线,创新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一是创新知识产权案件办案机制。落实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试点要求,省检察院和19个市县检察院作为试点单位,组建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实行捕诉一体、刑民一体、刑行一体“三个一体”办案,构建“捕、诉、监、防、治”全链条一体化综合司法保护体系。省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制定出台《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诉前赔偿制度(试行)》《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支持起诉工作规定(试行)》等工作机制20余项,构建新型办案机制。

▲二是强化法律监督新手段。强化案件办理,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60件581人,对12件重大案件进行挂牌督办,编发6件全省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典型案例,德州市检察机关办理的赵某侵犯商业秘密案入选最高检2020年度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持续强化监督工作力度,推广“刑事抗诉一体化办案模式”,探索开展知识产权民事支持起诉试点,积极推行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青岛市即墨区检察院通过公开听证的方式,成功化解某企业负责人曹某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行争议案,既有效监督了行政执法行为,又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三积极参与知识产权领域综合治理。连续两年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发布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白皮书和案例,分析知识产权发案特点态势,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出意见建议。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送法服务,利用新媒体平台常态化发布普法宣传作品,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周活动。针对办案中发现的企业经营管理、行政执法、行业治理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通过制发针对性检察建议,督促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生产经营。

鲁检君:网络安全越来受到大家的关注,山东省检察机关在维护网络安全,惩治网络犯罪工作中有哪些新举措?

检察护航振兴发展 山东检察工作系列访谈(4)

烟台市芝罘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进高校,开展反诈防诈宣传

张蕾: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是我们一项重点工作,去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加强网络犯罪专业组织建设。成立省检察院惩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研究指导组,强化专门研究和指导。打造跨部门网络犯罪检察人才,在省检察院和案件多的市级院建立“经检 技术”网络人才库,共同办理重大网络犯罪案件。组织跨部门同堂培训,专题学习《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泰安市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入选最高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推进网络空间治理”典型案例。

▲二是完善网络犯罪工作机制建设。省检察院制定出台《山东省检察机关惩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意见》,这是我省检察机关首次出台关于网络犯罪的工作意见,意见旨在强化责任意识,完善办案机制,分析网络犯罪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工作措施,切实提高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质效,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

▲三是扎实推进“断卡”行动。加强“断卡”行动案件的指导,及时分析研判办案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与公安机关多次召开联系会议,通报工作情况,共商应对措施。在“断卡”行动中,2021年共批准逮捕3177人、起诉4244人;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自2018年以来首次下降,治理效果初步显现。两次集中组织开展反诈防诈宣传活动,9月开学季面向全省高校、职业院校开展“清朗网络校园”专题宣传,发布一批原创新媒体作品。

鲁检君:金融安全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也关系着老百姓的“钱袋子”。山东省检察机关在维护金融安全是如何有效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的?

检察护航振兴发展 山东检察工作系列访谈(5)

山东省金融检察白皮书(2016-2020)

张蕾:金融犯罪检察是经济犯罪检察工作的重要方面。我们一直在着力抓这项工作,切实发挥检察机关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中的作用。

▲一是常态化落实最高检“三号检察建议”。省检察院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召开以“加强防非处非工作、切实维护金融安全”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发布《山东省金融检察白皮书(2016- 2020)》和7件全省金融犯罪检察典型案例,主动研判金融领域风险,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二是强化重大金融犯罪案件办理。2021年,全省检察机关批准逮捕金融犯罪1024人,起诉3600人,与省公安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联合挂牌督办一批重大金融犯罪案件,并就涉案账户资金网络查控平台电子数据问题达成共识,推动查控手段规范应用。实质化推进追赃挽损,规范涉案车辆先行处置,实现扣押财物及时保值,维护集资参与人合法权益。

▲三是持续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突出全链条洗钱线索挖掘,发挥检察机关承上启下的诉讼阶段优势,着力提升案件数量和办案质量,我省检察机关起诉洗钱犯罪数量上升40%,位居全国前列。加强内外协作配合,会同有关单位、部门建立洗钱犯罪线索处置机制,出台加强反洗钱工作的十条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