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反思 教学相长

——读《虽有佳肴》(23)

汪旭升

《虽有佳肴》节选自《学记》,据考证由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著。《学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学论专著,从理论高度揭示了教学规律。这似乎与初中生有点距离,其实不然,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法比教法更重要。而《学记》,顾名思义,就是学法宝典。且以《虽有佳肴》为例,说一说学法。

实践第一。“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大意是再美的肉食,只有去品尝了才知道味道的甘美;真理也只有去学习了才知道它的好处。叶圣陶在《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一文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的习惯。”原意是说明习惯的重要,其实这里也可以看出实践的重要性,纸上谈兵,终归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语文学习同样如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素养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自由阅读,坚持练笔,日积月累,实践出真知,实践长能力。

教学活动回顾反思(实践反思教学相长)(1)

其次,善于反思。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既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反思要基于实践,“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反思的前提是有学的实践或教的实践,脱离自己的实践和切身体会来反思是毫无意义的,一如海市蜃楼和空中楼阁般虚无缥缈。反思要有问题意识,“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要强化自己的问题意识,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由思想的精神。

《虽有佳肴》节选自《学记》,据考证由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著。《学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学论专著,从理论高度揭示了教学规律。这似乎与初中生有点距离,其实不然,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法比教法更重要。而《学记》,顾名思义,就是学法宝典。且以《虽有佳肴》为例,说一说学法。

教学活动回顾反思(实践反思教学相长)(2)

反思还要德智兼顾。囿于学校侧重文化课的学习,学业的反思更为习惯。其实德行的反思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你看,做人是两问,学业只有一问,可见品德比才智更重要。当然,所有的反思还要化为进一步的实践行动。

第三,教学相长,即教和学互相促进。学习是教人的前提,教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学对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教对学的作用我们却认识不足。《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美国加州大脑研究专家黛尔蒙德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成为一名教师。每个人都得像教师那样对材料力求精确,但对未来新的发展方向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性观点。正因为我们了解了事实,我们可以转向别人,与别人共享,这样大脑就能创造新的观点。她还认为,即使是幼儿园的儿童也能通过学习成为教师。为什么还要再花12~15年仅仅为了被别人教呢?一个人在上学第一天学到的东西,不仅可以与其他同学分享,也可以与父母分享。不管你年龄多大,要总结学习内容的精华几乎没有更好的方法,而将原则教给别人、作演讲或开经验交流会则是更好的方法。

教学相长,学习是学习,教别人学习也是学习,而且是更有效的学习。

教学活动回顾反思(实践反思教学相长)(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