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史

编辑|老史

要说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朝代之一,那必然要谈起大唐

而谈起大唐,就会想起丝绸之路;而丝绸之路核心段就是河西走廊;而河西走廊带动着整个亚欧大陆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其中莫高窟更是记录着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的成果,河西走廊一度连接西域,成为了世界历史上著名金融、外贸、文化的中心之一。

河西走廊引水灌溉潜力(打通河西走廊有多重要)(1)

但是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海上丝绸之路开始逐步取代陆路,加上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也让河西走廊有了新的机遇,那么为何我们要再次打通河西走廊?这耗时60年完工的调水工程,又为何会让西方人羡煞呢?

河西走廊的衰落

河西走廊引水灌溉潜力(打通河西走廊有多重要)(2)

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如今甘肃省的西北部地区,海拔大致在1500米左右。

整个走廊长约1000公里,宽度最窄处只有数公里,最宽处有200公里。其形成距今7000万年~300万年,随着印度洋板块开始拥抱亚欧板块,地球发生了一次贯穿地球东西的造山运动。

我们这叫喜马拉雅运动,西方称为阿尔卑斯运动,不过这次地质运动也让中国自西而东形成了较大的落差。

河西走廊引水灌溉潜力(打通河西走廊有多重要)(3)

但是别忘了,以前中国西部都是海洋,所以大量的水沿河冲积平原,不过当时更多的是盐碱地,随着祁连山的冰留下不断灌溉,让现在的武威、张掖、酒泉有了大片绿洲。

河西走廊引水灌溉潜力(打通河西走廊有多重要)(4)

虽然河西走廊地区的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是有着冰川淡水的滋养,加上河西地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反而成为了农业中心

并且随着东西方的智人从部落开始形成国家,开始逐步对外扩张,各种地质环境下形成的文明开始加大交流,尤其是河西走廊是中国通往西域的重要要道。随着汉武、唐宗逐步获得了河西走廊的控制权。

远在欧洲、中东、以及塞外的民族开始和汉人产生交流,尤其是河西走廊背靠长安,也让长安成为历史上最大的都城之一。所以河西走廊成就了汉唐的盛世,但也因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但是河西走廊的衰落,这一切要从安史之乱以后,河西走廊的辉煌已经渺茫,而宋朝无力干涉,明朝发掘了海上丝绸之路,也让河西走廊的历史地位再也不在,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而且随着建国后,甘肃西北部人口的增长,但人均用水量却没有增长,也让甘肃中西部部一度成为了全国知名的贫困区。

甘肃引水工程的重要性

河西走廊的贫穷不如说是历史的选择,但是甘肃的贫穷大多是地理的抉择。

河西走廊虽然有着不少肥沃的土地,但是走廊西部却有着海水冲刷遗留的盐碱地,钙土和灰钙土等盐比例相当高,加上没有合理的开发也让走廊西部的草原也开始退化,以及降水量不足200毫米的影响下,当地人种粮也只能勉强糊口。

从全国来看,甘肃的人均GDP一直处于全国末尾,2020年全国GDP的统一核算以后,甘肃省的经济问题更加突出,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甘肃省GDP达到8718亿,全国排名第27、人均GDP只有33058,全国倒数第1。

而2020年的数据,甘肃的经济排名变化依旧不是很大,作为一个人口2600万人口的省份,全省的经济发展甚至不如一个沿海较为发达的二线城市的GDP,这里面必然存在较大的问题。

河西走廊引水灌溉潜力(打通河西走廊有多重要)(5)

首先是甘肃第一产业占比不低,2020年甘肃全省GDP9016亿元,但是第一产业1198亿占比13.3%,根据甘肃省公布的2021年人口普查报告显示,甘肃农村人口1195万左右,占比为47.77%。

虽然鄙人没有找到甘肃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不过从甘肃发布的人口普查数据中,排除0—14岁人口480余万,以及省内流动人口450余万,可大致推算出甘肃从事农业人口大约还在600万,其中不乏60岁以上的人口。当然推测数据并不准确,不能作为研究数据。如果有观众老爷有真实的数据也可以在评论区发给我。

与此同时,甘肃第二产业增加值2852.0亿元,增长5.9%,占比31.6%。这意味着甘肃的农业和工业占比占到经济的45%左右,而工业和农业对于水资源的消耗最为庞大。相关中国2020年发布的《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农业用水量达到3682.3亿立方米占我国总用水量的61.2%;工业用水1217.6亿m3,占用水总量的20.2%。

河西走廊引水灌溉潜力(打通河西走廊有多重要)(6)

根据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的报告2000-2007年的干旱缺水评价,对甘肃16个城市进行了评价,7年内共发生干旱事件76次;其中重度干旱14次。而甘肃的各大城市都发生过干旱,所以甘肃发展经济必须需要足够的水资源支撑,尤其是位于甘肃中西部的一些县市对于水资源的依赖都极大。

尤其是定西市、天水市、平凉市和庆阳市,水资源更加匮乏。

伴随着全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和人口持续增长,工业发展迅速,但是水资源供应却不能匹配上需求量,因此只好对当地的地下水开始了掠夺性开采, 而且这几个城市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区,,非常依赖降雨量,但是这些城市降雨量位于200mm-400mm降雨线附近。

根据对甘肃中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研究报告,我们从中发现,定西、会宁等地区年均雨量300-500mm不等,但是水年蒸发量却高达1400mm-2000mm左右,人均用水量只有13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

而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是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之一。

而甘肃中部部分地区的用水量只有全国水平的6%,这意味着什么?

这些城市一直以来靠天吃饭,老天爷不赏饭那必然就有危机,即使到了如今饿不死,必然也富裕不了。

因为这些地区水资源禀赋较差,当地生态环境极差,缺乏植被,所以地形破碎,出现暴雨很容易发生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灾害,所以对于工业和农业发展都是制约,而且没有工农产业的支撑,也会导致服务业发展缓慢。所以我国很早就意识到要在甘肃进行调水工程,而引洮工程应运而生。

引洮工程让西方人羡煞不已

洮河藏语称为碌曲,意思是神水,洮河发源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西倾山东麓与岷山之间,随后汇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刘家峡水库进入黄河,洮河全长673公里,平均径流量53亿立方米,年输沙量只有0.29亿吨。

河西走廊引水灌溉潜力(打通河西走廊有多重要)(7)

所以引洮河水帮助甘肃发展经济的设想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提出,但当时进行该工程忽视了很多工程学难题。

1958年勘查人员提出的引洮工程的雏形,计划是从由岷县龙王台引水一直到靖远新堡子川, 整个工程长达 760 公里。

而当时第一个难点是如此庞大而工程却没有足够的工程机械,另一个难题是调水线路要跨越黄土高原。

因为引挑工程是大型跨流域自流引水工程。受到地质条件限制,所以引水以隧洞为主‚并且埋深大于300米的深埋洞,约占隧洞总长的40% 。

与此同时,黄土高原的红层软岩,如果大量的水流侵蚀易导致渗漏的同时,还会导致渠道底层塌方和下沉,这对于当时的建筑学、工程学、材料学都是难以逾越的项目。后期又因为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匮乏,整个项目不得不在1961年6月停建

河西走廊引水灌溉潜力(打通河西走廊有多重要)(8)

但是对于引洮工程的可行性和地质研究工作一直没有停下,目前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九甸峡水利枢纽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以及完成。施工难度最大之处就是在7座穿越红层软岩的隧洞。

不过这个红层软岩究竟是何方圣物,竟然让我们潜心研究数十年?

红层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古气候炎热,所以大量的氧化铁砂岩沉积,可以理解为生锈的铁成粉。整个项目难就难在软岩上,软岩在跨流域引水工程和越岭隧道工程经常遇到。软岩问题从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是工程地质学的世界性难题。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无数的地质学者学者、工程学学者针对软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软岩定义为软弱、破碎、风化和节理化围岩。简单理解这种岩石,就如同豆腐一样,特别软一碰就碎。

作为基建狂魔的我们自然是对此充分研究,根据不同的地质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 包括TBM和钻爆法进行隧洞掘进。对于这两项技术我会有机会专门介绍。

目前引洮一期工程可以实现年调水量2.19亿立方米,生活和工业用水可达1.53亿立方米;

农业用水可达0.66亿立方米。并且在今年9月28日,引洮供水二期全线完成,受益区扩大到5市13县区,满足600多万群众使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甘肃部分地区的缺水问题。

这项工程从首次立项到后期调研到最终建成,耗时60余年,从这也确实看得出国家正在加大资源分配的力度,彻底要实现共同富裕。

目前甘肃省已经补足了经济的最后一块短板,未来必然要发挥出河西走廊的战略通道优势、成为“一带一路”的物流集散中枢和纽带。

如今兰州、敦煌机场已经有了国际航空口岸,兰州也有直达德国汉堡的国际班列。

随着发展甘肃将会成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陆路进出口货物集散中心、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无可替代的核心节点。

相较之下,美腻坚在辉煌时修建的加利福尼亚州调水工程,从加州的费瑟河、萨克拉门托河、圣华金河调水至洛杉矶,该项目在1957年开工,第一期工程在1973年竣工时,年供水量28亿立方米,最高可达37亿立方米。而加利福尼亚州调水工程二期2000年前后完成,使供水量可达52亿立方米。

使2300万人口的洛杉矶成为了美腻坚第二大城市,但是这几年全球气候异常导致加州迎来了历史上最干旱的一年,仅仅2021年上半年加州就发生了1787起山火。虽然美腻坚曾经拥有地表最好的基建,但是如今水利基础老化,导致加州的水资源不能够被合理地储存。

河西走廊引水灌溉潜力(打通河西走廊有多重要)(9)

并且在2017年。BBC电视台就报道了美国费瑟河大坝的紧急泄洪道出现侵蚀缺口,当地政府疏散了20万居民,而类似的事情在美腻坚已经屡见不鲜。

因为在1999年,《今日美国》日报就刊登了关于《崩溃的美国基础设施》的文章,又过了数十年的磨损,早已不堪大用。虽然美腻坚今年计划拿出万亿美元为修补基建,但是对于美国来说真的是杯水车薪。

美国人自己都说自家基建不如第三世界国家,一些美国博主来过中国后也有类似的表达,非常羡慕中国的基建。

不过这类话是真是假,鄙人没去过美腻坚,所以不做解读,但是去过的观众不妨在评论区说说真实的美国基建到底如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