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应该每个人都能够理解,或多或少的都能说出来其中含义,但是要想真正弄清楚三者的区别和联系以及背后三者的底层逻辑应该没有几个人能够说出来。即便是能够说清楚可能也会令读者感觉枯燥和无聊。然而底层逻辑这本书在最后面作者就用通俗易懂的打比方讲的让人记忆深刻。

公平公正公开的内在逻辑 只用一把尺子带你了解什么是(1)

第一❤️什么是“公平”?简单的一句话:就是用“同一把”尺子丈量万物。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用实力淘汰其他人,也有实力淘汰你。这就是公平。在这里就引入了高考的话题,这应该是每年能够引发大家是否公平讨论的最大争议。那高考是不是公平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高考就是用“分数”这同一把尺子来考核所有的考生,高一分,你就可以上清华北大,低一分,你就只能选择重新再来。

为什么非要用“分数”这把尺子呢?过分的追求分数会使得基础教育变成应试教育,会让学习本应该是快乐和浪漫的事情变得充满了压力和枯燥的事情,同时过分注重分数,也会使得学生变得单一,扼杀了学生们本该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写到这里也就引出了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公正”。用“分数”丈量所有考生,就是用同一把尺子在丈量万物,是公平的;大家之所以有很大的争议,核心是在争议这么做是否“公正”的问题。

公平公正公开的内在逻辑 只用一把尺子带你了解什么是(2)

第二❤️那么什么是“公正”?简单的一句话:就是选择用“哪一把”尺子来丈量。这个也就是所有问题产生争议的核心本质。因为选择“哪一把”尺子就有很多种了,可以是身高,体重,经济实力等等,同时让谁来选择或者选择权再谁手上也有很多种可能。单单就说高考这件事情来讲,涉及到主体就至少有四个:学生,家长和学校,政府。让任何人来决定都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会使得原本就难以决定的事情变得更加的复杂。

公正的本质不是“你对我错”的问题,而是“谁有权做选择”的问题。那么究竟谁应该能够定义或者是选择“哪一把”尺子呢?答案就是:谁能够为选择带来的负面影响承担最大的负责,谁来决定选择“哪一把”尺子。什么意思呢?再用高考来阐述,如果用“经济实力”来丈量,那么就会产生一个局面,所有优秀的大学里面最后充斥的一定是最有钱的一部分人。穷人绝对是没有任何的机会和可能,长此发展下去,就会进入到两个极端的分化:有钱人受到高等教育,掌握大量的社会资源,最终会变得越来越有钱;而穷人则会彻底会被社会所淘汰,贫富差距不断加大,最终可能带来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终为这个局面承担最大责任的是谁?就是我们的政府,事关民族的发展和复兴,所以最终的决定权也就在政府手上。也就是产生了现在的高考分配体系。比如用省级名额分配来弥补不同地域之间的教育水平不公,用各地自己出卷来弥补不同地域之间知识结构的不公问题。

公平公正公开的内在逻辑 只用一把尺子带你了解什么是(3)

第三❤️那又如何保证“公正”的“公平”呢?手段就是“公开”。决定了谁来选,也明确了谁来量的问题,接下来要想保证公平和公正,唯一的方法就是把丈量的过程公开化,让所有人都能够看到整个过程都是按照规则来进行的,让同意公正监督公平。

至此,三者的关系就算是完全讲明白了。公平、公正和公开三者缺一不可,三者又相辅相成。只有把这三者的关系处理好,正确的理解三者的本质,我们才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找到其中不变的底层逻辑。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问题的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