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谈家乡(在很多四川人心里)(1)

被董明珠带动的四川女孩刘倩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志愿者了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侯梦菲文吴国强摄影

核心提示|董明珠的爱心坚守就像一粒公益的种子,扎根四川10年,她的周边已经长出了一片爱的森林。10年里,董明珠培训的大学生志愿者有400名左右,参加授渔公益发展中心活动的各地志愿者有1万余名。其中,有不少接受过她帮助的受益者,正慢慢成长为专业的志愿者。

【人物1】松松(董明珠的“女儿”):“我想成为妈妈那样的人”

松松是董明珠的女儿,今年16岁。10年前,董明珠在绵阳市安县(现安州区)桑枣镇的爱心植苗服务站,给震后儿童做心理疏导和陪伴时认识了松松。松松家在地震中受灾颇重,松松从董明珠这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我可以叫你妈妈吗?”松松问。“当然可以呀。”董明珠一口答应了。

就这样,单身的董明珠多了一个女儿。5月17日,董明珠去绵阳看望松松,松松高兴极了。她亲昵地依偎在董明珠身边,说妈妈是这个世界上对她最亲的人。

今年董明珠36岁了,松松开始关心妈妈的终身大事。“前几年,有男生追我妈妈,我还有点儿吃醋。现在希望妈妈能够赶紧找到一个可以照顾她的人。”

松松给妈妈的男友提了“三条”要求:第一,要对妈妈好,给妈妈做饭,监督她按时吃饭、早点休息;第二,工作不能太忙,这样才能照顾好妈妈;最后一条,不能嫌弃有我。

“谁敢嫌弃我闺女。”听完松松的标准,董明珠把她揽到怀中。董明珠说,每当朋友“催婚”时,她都不急,“我有女儿,有人给我养老我还怕啥”。

离开之前,松松托记者给董明珠带了一封信。看到女儿松松的那封信时,一向坚强的董明珠哭了。

信中,松松写道:妈妈,不管以后您在哪里工作,我都会一直在您身边,我会用我的方式去感染更多的孩子,让他们跟我一样幸福快乐。我不在的日子里,您要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睡觉,不要熬夜太晚,我爱您!

每到寒暑假,董明珠总是带着自己的女儿前往各地做志愿服务。“她来了会给我做饭,我忙起来却顾不上吃饭。”提起女儿,董明珠既心疼又愧疚,眼中闪着泪光。

受董明珠的影响,松松很爱帮助别人,愿望是成为一名志愿者。过去三年的暑假,松松都在凉山当志愿者开展助学和支教服务。记者问松松:你长大了想干什么?“我想成为妈妈那样的人。”松松答道。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强制她成为什么样的人。”董明珠说,她只希望女儿开心、健康成长。“看到松松,我觉得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人物2】刘倩(授渔公益志愿者):“每一个做公益的人都是一颗星,明珠姐是最闪亮的那颗星”

刘倩的老家在绵阳市安县桑枣镇,她就是在镇上的临时安置点认识董明珠的。

2008年,14岁的刘倩还是桑枣中学的一名初二学生,家乡遭遇了地震。镇子周边的灾民安置点就设在桑枣镇。2009年,刘倩到镇子上找同学玩耍,看到板房图书馆围着不少人。她好奇地围上去,看到董明珠正带着一群志愿者和孩子们做游戏。看着董明珠细心地陪伴孩子,引导他们走出阴霾,刘倩的内心被触动。

“外地的志愿者一直坚持在我们这里做志愿者,我们本地人也必须有所行动。”就这样,2010年,还在读高一的刘倩加入到董明珠的志愿队伍,成为孩子们的英语助教。

现在,刘倩已经正式成为授渔公益的一名员工,跟着董明珠一起开展志愿服务多年,负责社区文化项目的工作。“我从来没想到她能在震区坚持10年,并且将社会公益当成一项事业。”刘倩感叹道。

在刘倩眼中,董明珠是她公益路上的一盏灯,是她公益路上的指引者和陪伴者。“每一个做公益的人都是一颗星星,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亮度不同。但,明珠姐一定是最闪亮的那颗星。”

目前,刘倩也曾多次奔赴地震灾区救援一线,也从一名接受志愿服务的受益者,成长为一名具备专业能力的志愿者。

“非常感谢明珠姐,她把最美好的10年奉献给四川。”刘倩说,希望自己也能像董明珠一样,把志愿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让爱传播,让爱流动。

【人物3】李桂刚(绵阳市安州区晓坝镇学校副校长):“她对待周围的人,总是像亲人一样”

李桂刚第一次见到董明珠时,也是在桑枣镇的临时安置点。2008年,李桂刚在绵阳市安州区晓坝镇学校工作,晓坝镇受灾严重。5月15日,他冒着生命危险组织四位老师将41名无家长接领的学生安全带到桑枣镇。

“第一次见到明珠觉得她很阳光,在帐篷里带着一群孩子玩耍。”李桂刚说,2008年6月,晓坝镇学校在桑枣镇复课,各项教学物品紧缺,董明珠主动找到他,帮忙联系、协调了学校复课的板房,“当时孩子们的住宿条件非常差,都是铁架子床,明珠给孩子们募捐了近30万的物资,大大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

在李桂刚的印象中,记忆最深的是董明珠帮助灾区的一名小孩做心脏手术。“曾平(化名)是被收养的孩子,心脏不太好,2006年之后就没读书。”李桂刚说,曾平经常去爱心植苗图书室帮忙,董明珠知道了他家的情况。

李桂刚回忆,当时董明珠通过各种渠道募集到4万元,把曾平送到绵阳市中心医院做手术。

由于手术风险大,董明珠压力很大,手术那天她躲在宾馆哭着等结果。幸好手术很成功。后来,董明珠还将曾平送到晓坝镇中学读书。

为了帮助灾区的孩子重树信心,2009年暑假,董明珠邀请李桂刚等志愿者一起举办了4期“灾区励志行”公益夏令营活动,前后为500余名灾区学生送上心灵慰藉。

“这也为我日后长期致力于公益慈善立下坚定信念,并为日后服务困难人群结下广泛人脉和学习到众多服务方法打下基础。”李桂刚说,受志愿者精神感染,他也逐渐从一名山区教师成长为公益人。

目前,李桂刚已经成为绵阳市安州区爱心协会主要负责人以及浙江千训爱心慈善基金会四川代表处秘书长。

阳光、友善、无私奉献、有大爱。这是李桂刚眼中的董明珠,“她对待周围的人,总是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李桂刚评价道。

【人物4】唐国春(绵阳市安州区旅游局副局长):“她帮孩子们重树信心”

5·12汶川大地震时,唐国春还在安县茶坪乡任党委副书记。“5月17日以后,茶坪乡的老乡们被分流到7个临时安置点,我带领的其中一队被安置在安县桑枣镇。”

唐国春介绍,当时乡里一共10多个干部,安置后政府工作人员人手紧缺,安置点大量的受灾群众和孩子们面对灾难带来的破坏不知所措,承受着很大的心理阴影。

当时,董明珠和她的伙伴们是最早介入受灾群众心理抚慰的社会团体。“我们多次到明珠的爱心图书室考察,她带着孩子们读书、游戏,给临时安置点的孩子们带来很多快乐,帮助大家从地震的伤痛中解脱出来。”唐国春说,因此当地政府也对董明珠的公益项目给予很多关心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明珠确实做了很多正能量的工作,她的志愿团队帮助孩子们走出地震的阴影,政府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灾后的重建上。”唐国春介绍,随着加入的孩子越来越多,董明珠的爱心植苗项目也越来越大,图书室从帐篷搬到了板房,孩子们的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从学校老师到家长都非常欢迎明珠的公益项目,他们能清楚感受到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成绩的变化。”

2010年春节,董明珠带着志愿团队从桑枣镇到茶坪乡回访孩子们,恰好碰到唐国春。“当时我和遂宁的朋友一起回茶坪,朋友听了明珠的故事非常感动,他把身上所有的现金都捐给了茶坪的孩子们。”

董明珠对志愿服务的热情总是感染、带动着大家,安县桑枣镇的小何大学毕业后来到河南工作,成为河南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的一名工作人员。

在唐国春眼中,董明珠很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做事踏实而专业,一心为灾区的孩子们做实事,“在当时,她帮助孩子们重树信心,度过最艰难的日子”。

其实,在很多四川人心里,董明珠也是河南志愿者、河南人的一个缩影。“非常感谢明珠和这些志愿者的付出,也非常感谢河南人民的无私帮助。”唐国春说,安县曾是河南对口援建的城市,灾后重建时河南人第一时间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做了大量的工作,当地很多临时安置小区也都是以河南板房援建的城市命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