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8月4日讯(记者 徐昇)在烈日里奔走,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封控小区为居民服务,楼上楼下送菜送物资,清运整栋楼几十斤重的垃圾……7月27日,南京建邺区凤栖苑1-93号小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实行封控管理,小区急需支援。当天,凤栖苑1-93号封控小区“抗疫先锋”行动队火速组建,建邺区50 名机关干部迅速集结,到凤栖苑当志愿者,服务近3000个居民。连日来,老党员冲锋在前的行为,让行动队里的年轻人真正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6名青年志愿者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南京战疫齐心抗 南京战疫齐心抗(1)

志愿者为居民送菜

莫愁湖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泉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凤栖苑是个老小区,居民楼并未安装电梯。小区有1276户居民,近3000人,共93个单元。一名志愿者要对应二三十户居民,从送菜、送快递、代购药、清运垃圾,到入户摸查,陪同医护人员一同上门核酸采样,他们每天上下爬楼十来趟,保障居民生活。“就拿送菜来说,一位志愿者负责两个单元近30户居民,居民每日就餐的肉、蛋、蔬菜、水果用袋子装好,一个单元七层楼,上下三个来回才能送完。”王泉说,无论暴雨还是烈日,在高温下,志愿者们穿着不知道里外湿透多少回的防护服,一家家送快递,取走生活垃圾。遇到居民的单位有急事,也是他们出去帮忙跑腿。

南京战疫齐心抗 南京战疫齐心抗(2)

志愿者写下抗疫火线誓言

作为“抗疫先锋”行动队的一员,23岁的周子昂来自建邺区市场监管局,他每天从7点开始,通常一干就是10小时,每天衣服都是湿漉漉的,头发能拧出水来。8月3日晚八点半,他刚准备吃晚饭就接到居民要取快递的电话,“居民买了冷冻肉,我想这不能耽误。”当时雨很大,周子昂穿好防护服,从居住的宾馆冒雨来到小区,为居民送去快递。

凤栖苑里老年人居多,有不少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的老年居民,日常用药和就医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有的肾病患者需透析,有的突发病症需要就医买药……志愿者承担着为患有慢性病需要补充药物的居民购买药品的重任。1996年出生的陆勇,来自生态科技岛管委会,家中爷爷、爸爸和哥哥都是军人,这让他很小就生出对党组织的向往。7月29日10:30,陆勇注意到手机里一条消息,“救命药没了。”这是一位独居老人发来,他患有心脏病、肾炎等多种疾病,急需买药。陆勇立马穿上防护服上门,找老人拿了医保卡和药盒,请社工去买,他在小区门口焦急地等了半小时,社工跑了三家药房终于配齐老人所需的药物。

50 人的志愿者团队中,有很多老党员。27岁的丁尉玲告诉记者,她忘不了老党员董清水穿着防护服一趟趟为居民送快递的情景。50多岁的莫愁湖街道党政办主任董清水负责凤栖苑小区里的食品和生活用品的调配,他第一天来到小区里就连续忙了七个小时,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脸上流下来,导致眼睛发炎感染,一双眼睛红得像兔子眼,但他还在坚持为居民服务。

一面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最危急,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哪里就有向党组织靠拢的先进分子。连日来,老党员们冲锋在前的行为,让行动队里的年轻人真正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他们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更加坚定了向党组织靠拢的信念。近日,刘钒、刘逸飞、陆勇、周子昂、丁尉玲、屠志等6名年轻的志愿者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建邺区城管局工作人员刘逸飞说:“看到一些老党员自身还患有慢性病,每天坚持到居民家清运垃圾,背着大几十斤重的垃圾也不喊累。他们用行动深深感动到了我。作为‘95后’,我们更应践行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向党组织靠拢。”

党旗始终飘扬在抗疫一线。记者了解到,南京吹响抗击新冠疫情的号角后,“红色号角”便同时吹响。建邺区第一时间发出《关于在应对突发疫情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和倡议书,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纷纷响应:1400名医务人员上一线,1800名街道社区干部坚守前沿,2000名机关干部下沉社区,3000名国有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奔赴支援……来自各行各业的共14000名党员志愿者参与抗疫。建邺区成立“抗疫先锋”行动党支部70个,建立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先锋岗398个,“白大褂”“蓝制服”“红马甲”的身影来回交织,成为疫情防控一线最亮丽的风景。

校对 苏云

来源:紫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