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座古刹,香火旺盛,香客络绎不绝。因此,也常常被贼人惦记“香火钱”,但古刹主持并不去捉贼人,而是每天夜里,把后门虚掩着,便于贼人逃走。久而久之,古刹的其他人有意见,抱怨主持太纵容贼人了。主持说:“做人,别做绝了,要给人留后入,做贼的人,也是遇到了难处,才出此下策。”主持的话,传到了贼人耳朵里,非常吃惊,因为非常羞愧。之后,再有贼人来古刹偷盗,过一阵子,又会以另外的形式,把偷盗的钱,如数归还。

古刹虚掩的门,不仅没有损失古刹的钱,还帮助了贼人改过自新,也帮助一些万不得已做贼的人,度过了难关。

其实,渡人就是渡自己,给人留后路,就是给自己留活路。多少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堵住了别人的出路,结果,更多的人,也会堵住你的去路。

做人做事别做的太绝(别把事情做绝了)(1)

表哥是开糖果工厂,有一次一个顾客赊欠了几万块,迟迟不见还款。于是上门催缴,对方苦苦哀求,希望宽容几天,说是手头紧,加之母亲抱病在身。

表哥那时候也不宽裕,不得已停止了对那个顾客的供货。两年以后,那个顾客归还了钱给表哥,但从此再也没有到表哥的糖果厂进货,而他那时候已经是三家超市的老板,糖果的需求量非常大。

“真的该对他宽容一些,就不会损失现在的一大笔业务”,表哥很后悔。但已经两个人交恶,损失无法挽回。

做人,别得理不饶人,总要懂得退让三分,给别人一个喘息的机会,后来才有更多的回报。人,到底是知恩图报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没有长“后眼角”,给别人留一个出口,总是没错。做人,别瞧不起任何人。

做人做事别做的太绝(别把事情做绝了)(2)

朋友小李研究生毕业了,回家乡的时候,昔日的同学和老师一起聚会。酒席上,语文老师朗诵了一首小诗,本来是泰戈尔写的,却说成了是雨果写的。小李是明白人,先是一愣,但很快微笑着和老师敬酒。直到散席的时候,小李也没有说老师的不对,倒是小李身边的另一位同学,终于按捺不住,起身了,要说什么,一把被小李按住了。

那位同学说,“老师错了,提醒一下应该可以啊。”小李笑了,耳语道,“老师也有错的时候,但没有必要说。”

懂得给人留面子,留下一些小错误,也无伤大雅,保持大家的和气,保持快乐的气氛,未尝不是一种智慧。

一个让别人难堪的人,其实是让大家都不自在,没必要。

做人做事别做的太绝(别把事情做绝了)(3)

利益要与人分享,才是互相惠利。

农村晒谷子的时候,总有麻雀来偷吃,但农村的人,并不会赶尽杀绝,因为麻雀是蝗虫的天敌,如果麻雀都没有了,来年的蝗虫会特别多。

真正的生意人,懂得让利于人,如果别人和你做生意,无利可图,那么都走光了,不和你合作了,你的生意,也就断了。

人与人,人与自然,都要懂得,给别人留一条后路,自己才可以做大做强。

做人做事别做的太绝(别把事情做绝了)(4)

爱情路上,别“欺人太甚”。

小李喜欢做什么都打破砂锅问到底,每天回家,一定要问清楚爱人一天的行踪,甚至包括她的想法,她接触了什么人,等等。问者无心,听者有意,久而久之,爱人以为小李对她不放心,甚至还怀疑小李跟踪她,于是吵吵闹闹开始了,最后分道扬镳。

真爱一个人,同样需要留一条后路,也就是留下彼此自由的生活空间,别让爱情感觉要窒息。

做人做事别做的太绝(别把事情做绝了)(5)

给别人留一条后路,是人生最高级的智慧。

留下了后路,让别人活好了,总会有人懂得感激;留下后路,是留下真诚待人的好印象,如果来日要求人,总会更加顺利一些。

做人,别把事情做绝了,否则就没有了退路,没有了迂回的空间,你要是执意如此,是把自己逼到悬崖绝境啊!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字配图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