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育儿,相信每个父母都在不断学习,不断吸收前人经验。但遗憾的是,就像孩子会成长一般,育儿的观念也随着时代和越来越多的专家发声——不断的在交替更迭。我们今天信了这个论调,明天又会有辟谣跳出来打脸。孩子没培养好,做父母的率先走火入魔。

我想,或许我们最先应该了解的,是源头的儿童心理特征。就像解题的方法有多种,关键在于审题是否正确。

我也在不断的学习中,看到关于五个当下比较重要的儿童心理,父母们可以了解并且多加思考如何分析自己孩子,并针对性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以下供大家参考。

【常见的儿童心理特征】

一、孩子生来就具有尊严,心灵很敏感。

有回听同事抱怨, 他的孩子小时候非常有礼貌,见到亲戚朋友总是热情大方的打招呼,后来渐渐的不肯再叫人了。每回亲友碰面让孩子打招呼,孩子总是当没听到,拒不叫人。你生气训斥他他反而更抗拒。

这个过程其实是孩子在探索世界时发生的认识冲突。

因为,在孩子的心里,每一个“爷爷”、“叔叔”、“伯伯”、“阿姨”、“姐姐”都是家庭成员,并且一一对应的。现在,让孩子突然就叫人“爷爷”,孩子会想,这个人和我是什么关系,和我家的爷爷是什么关系……但父母一般不会给孩子解释,看孩子还在犹豫,就会训斥“你看,这孩子,这么没礼貌!”这又犯了当面训斥孩子的毛病,孩子就更不愿意叫人了。

二、孩子是自由的,是不喜欢规则约束的。

这一个心理特征,非常非常重要。

绝大多数家长都会有一个心理期望,就是想让自己的孩子“乖、听话”——我听到很多家长最苦恼的,就是孩子“不听话”;而夸一个孩子,则是这个孩子很“听话”。

但是,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孩子为什么要听话,听谁的话,怎样听话,如果不听话又能怎样?

家长要孩子听话,从“家长”的角度出发的,对孩子的要求。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对家长的话,是不是也有“质疑”的权利呢?

家长的“听话”的基础,就是孩子太小,孩子不懂,所以孩子要听家长的。但是,正如前文所说,如果家长尊重孩子,就要给孩子解释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要求,这样,孩子反而会更容易接受。

孩子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学习和进步,否则孩子如果一直听你的话,那么,只能做一个不如你的人——这难道是家长所期望的吗?

我知道,很多家长从心理上接受不了“没有规矩”的孩子。但是,我很想从儿童心理成长的角度上讲,孩子的好奇心、创造力、想象力,往往是被“不许”扼杀的,而未来的社会,孩子最有价值的品质,恰恰就是这几个方面。

了解孩子心理危机有哪些信号(了解这5个常见儿童心理特征)(1)

三、孩子是好奇的,也是爱模仿的。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好奇心,基本上已经是比较认可了。如果孩子拆开了玩具、拔出了花草、捞出了小鱼……家长一般会理解,并耐心给孩子解释。因为孩子的好奇心,是学习特别大的动力。

但是,关于“模仿”,这是大家虽然都了解,但往往会忽略的。

什么样的土地,就长出什么样的植物;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就成长出什么样的孩子。可惜的是,很多家长遇到孩子的问题,往往就忘记了,最大的可能性,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以及生活环境的问题。

孩子爱说脏话,爱打人,脾气坏……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跟谁一起讲的,讲的脏话是动画片里还是漫画书里的,家长或长辈有没有不避让孩子的吵架……其实,我们不要一看到孩子的某个问题,就先气急败坏地训斥责骂。对于孩子,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那些语言和行为的真正意义,纯粹是模仿着好玩。但是,家长的激烈反应,反而会让孩子紧张、逆反。

了解孩子心理危机有哪些信号(了解这5个常见儿童心理特征)(2)

四、孩子是天生爱玩好动的。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类似体验,就是陪孩子玩儿上半天,累的很,身体和心理都很疲惫,简直比上班还累——有一次在周末的演讲之后,一位爸爸感叹说,今天不带孩子出来听讲座学习,感觉特别轻松,陪孩子玩儿那可真累啊,有时都想专门申请加班!

我很理解,自己也感同身受——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就此以为孩子“多动”、“顽皮”——那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在生理上就是那么精力充沛,在心理上就是兴趣盎然,这些,是怎么摁也摁不住的。

作为家长,要了解到,孩子此时最重要的,就是游戏,就是玩儿——任何的事情,甚至包括吃饭、学习,也都是按照玩儿来对待的。而且,孩子一旦玩起来,就十分执着,倔犟就在所难免。

家长与其去阻止、干扰,或者疲于陪同,不如主动参与,带领孩子玩儿。譬如吃饭,我曾经试着把餐点做的具有形式感,其实,也就是把青菜摆个造型,鸡蛋煎个笑脸什么的,丸子就笑眯眯地吃起来;再譬如游戏,我们经常玩儿画画的游戏,出一个主题,丸子就自己画出整个故事。这样,家长既不累,孩子还可以“玩儿”很久。

了解孩子心理危机有哪些信号(了解这5个常见儿童心理特征)(3)

五、孩子是喜欢成功的,喜欢赞扬的。

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候,要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这样,就会认可孩子的每一步的“成功”!在家长眼里不起眼的成就,可以一步步地建立孩子自信的心理。

说实话,孩子会拍球、会画画、会认字,这本身并不具有特别的价值——因为早晚都会——但是,“成功”的体验和感觉,是可以复制的。这才是孩子成长学习中特别宝贵的。西方很多大学面试时都会问“请问你曾经有过的一次成功经验是什么”,这时,他想要的,不是你优秀的考试成绩,更多的是你人生中的成功经历。

上一辈的人,大多不喜欢“表扬”孩子,认为那样就会带来孩子的“骄傲”。所以,我们这一代的人,真的很少听到父母在我们小时候的夸奖。在家里是这样,在面对外人的时候,也往往会说“我们家孩子不行,比不上你们家的……”等等,以显示自己的谦虚。好在,现在的父母,大多都崇尚“赞赏教育”,愿意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和信任。

那么,在赞赏孩子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赞赏的太泛泛,频率过多,譬如经常说“你真棒”、“做的好”之类的,一是显得不真诚,孩子其实会感受到;二是不珍贵,孩子不知道哪个地方好。所以呢,家长要特别细心地观察,看孩子在哪个地方取得了进步,然后“夸对地方”。譬如,“你很有毅力,独自阅读了半个小时”、“你很有创意,把月亮画成五彩的”。

顺便说一句,当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要把小问题,上升到品格品质上去。譬如孩子说了谎话、或者拿了别人的东西,千万不要说孩子如果不改正,就会成为“谎话精”、“小偷”什么的——对于孩子,只要和他一起分析这种行为是不是会影响到别人,如果别人这么对他会怎样……就可以了。不要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不好的影响。

总之,父母用多少心,孩子得多少益。父母多掌握规律和观念,不要太计较小的现象,不要寻找太具体的方法,着急地去纠正孩子的行为,每个家庭和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就如同感冒一样,如果你给孩子自己去抵抗的时间,孩子的免疫力就会增强——孩子会修复自己的问题,更健康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