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1)

溪源寨像一位养在深闺中的少女

秀丽质朴

又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它处在大山的深处

溪水蜿蜒流过

滋养着沃田广阔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2)

石美祥 摄

山中土楼

在闽侯鸿尾乡溪源村,一座气势恢宏、雄风依旧的古寨赫然矗立其间。远远望去,高大的马头墙犹如驼峰般凸起,又像羽翼般飘逸舒展。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3)

图源:闽侯县文旅局供图

近前仰望,墙顶一块块方状青瓦与土墙紧紧相嵌,犹如武士身上的盔甲,威严肃穆,斑驳的寨墙处处可以看到岁月遗留下的痕迹。

这就是溪源寨,一座已有169年历史的清代古厝,是闽侯县鸿尾乡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清代方形土楼。它坐西朝东,青山做枕,面揽田原,以土木石混合构筑,占地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4)

王立强 摄

寨堡内部布局严谨,宽敞明亮,由外及里依次有门楼、前天井、前座、中天井、主座、后天井、阁楼等组成,前后三进。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5)

图源:遇见闽侯

主楼八楹七间,七柱出游廊。内有厅、房计232间。楼内布局严谨,宽敞明亮。

主楼左右两侧的阁楼精巧雅致,别具风格的美人靠与飘逸轻盈的翘角飞檐相互映衬,美感十足。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6)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7)

图源:闽侯县文旅局供图 遇见闽侯

寨内随处可见精细的雕刻,浮雕、圆雕、透雕多种技艺并举,雕刻线条生动流畅,画面形象逼真。

门窗均嵌有长、方、圆、八卦形等多种装饰,刻着人物、禽兽、花果等;屋顶矮墙内侧塑有人物故事与鸟兽花卉等图案,工艺精湛。

精美雕花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8)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9)

门窗上的精美雕花。图源:闽侯县文旅局供图、遇见闽侯

不论是雕是绘还是塑,每幅图案都透露出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充盈着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10)

图源:遇见闽侯

最有意思的当数大门和围墙了。

寨堡的大门厚达20厘米,是用燃点极高的苦椎木打造而成,外面再包以铁皮防火,十分坚固。门顶上安装有浇水口,一旦发现明火,便可用水浇灭,可以杜绝被外敌用火从大门攻入的隐患。一旦外敌来犯,寨门一关,寨墙上及碉堡上的武装人员百铳齐发,就能形成严密的防御设施。

四周外墙高大结实,高墙下面三分之二由青石砌成,上面三分之一由生土和碎石夯成。经过一两百年岁月的洗礼,土墙部分显得有些沧桑,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一条条皱纹都是历史的印记。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11)

陈木易 摄

土墙上有长方形的小窗,还有许多圆形的小孔——射击孔,是建造时就特意留的。长方形的小窗,不仅有采光作用,还是瞭望窗。寨堡的前右、后左还有两座相呼应的三层土筑碉堡,可全方位远眺侦查,也能居高临下打击外敌。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12)

瞭望台。图源:闽侯县文旅局供图

寨内广阔的空间,可储大量粮食,后庭院有两口水井,水质清甜,水源充足。楼里更有磨房、浴室等生活配套设施。庭院还铺了排污防涝用的环形排水管道等,这些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如果遭遇外敌围困,居民们也能支撑一段时间,以待救援。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13)

水井。图源:遇见闽侯

古寨的来历是个传奇故事。

民国《穆源林氏族谱》记载:“有宜承先人薄业益以妻亲资助,兴家构堡屋,宏敞冠全穆。置田产荫后人,诚可谓裕后之祖。”

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一位叫林有宜的人,在鸿尾乡溪源村为他的子孙盖了这座大屋子。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14)

图源:遇见闽侯

林有宜家贫如洗,但秉性淳厚。他在一个富甲三县的财主家做长工时,与主人家唯一的千金相恋。后得岳父母赏识,终于娶回娇妻,家境也渐渐宽裕起来,以五亩薄田勤俭起家,经过日积月累,到晚年积蓄了一笔家财建起了这座古寨。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林家后人们在寨堡的保护下,开枝散叶,耕读传家。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15)

图源:闽侯县文旅局供图

160多年过去了,溪源寨依然坚固,但林有宜的后人已不再依靠寨堡的庇护,纷纷走出古寨,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溪源寨作为记录一段历史的载体,则牵动了人们的情思与探寻的目光。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16)

石美祥 摄

1992年,溪源寨被评为闽侯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溪源寨又作为乡村振兴建设的重点项目,当地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保护修缮。溪源寨重新焕发青春,它敞开大门,欢迎八方来客,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讲述它的前世与今生。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17)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18)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19)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20)

修缮后的溪源寨。林其庆 摄

溪源寨,一个有故事的寨子。它的故事,沿着岁月的年轮,循着记忆的痕迹,留驻于高大的寨墙、褪色的青瓦、斑驳的石阶和种种构件所营造的整体意象中。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21)

图源:遇见闽侯 邹义东 摄

山水画卷

溪源村地处闽侯县鸿尾乡西南方,村里人们世代以耕种为生,他们勤劳善良,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终于将自己的家园营造出“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自给自足的桃源景象。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22)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23)

王立强 陈秋霞 摄

溪源寨门前左侧的50亩花田四季景不同:春有油菜花、花菱草,夏有向日葵、百日草、荷花,秋有醉蝶花、非洲菊……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24)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25)

林鑫 吴心钰 石美祥 摄

“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花田的最外边,是一条围绕着花田和穆源溪修建的鹅卵石道路,串联观花台、古凉亭、李果林、农田和瀑布等,极具乡间气息。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26)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27)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28)

那蜿蜒悠长的乡间小径上曾走过戴月荷锄的农夫,骑牛吹笛的牧童,手持书卷的学子,还有溪边浣衣的少妇……漫步其间,遥看青山,碧空如练,你我皆置身于山水画卷中。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29)

林鑫 吴心钰 摄

出行攻略

开放时间:9:00—17:00

交通线路:福州市区—福州绕城高速—福银高速鸿尾互通—县道114—溪源村。

溪源村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鸿尾乡

福建古厝古建筑现状(乡村古厝闽侯县溪源寨土楼)(30)

乡村古厝 | 闽侯县溪源寨土楼:养在深闺人未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