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守护“蓝色国土”

廖慧文 彭蕾玲 唐雅璇

重8.75吨,通体黝黑。它曾随船舰远航,在幽深的海底站定。现在,它立在岳麓山下,眺望着湘江波涌,周身散发出大海的气息。

在近期建成开展的近现代海军装备主题展馆前,这个退役的军舰船锚,与45艘包括航母、核潜艇、驱逐舰、护卫舰在内的各型舰船武器模型和200多幅图片文字一起,向人们展示着近代,尤其是人民海军成立以来舰船装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长沙,距离大海600余公里之遥。为何要在这里开海军展馆?

展馆旁边,开国大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任海军司令肖劲光故居掩映在翠柳中,似在无声地诉说着一段往事。

少年远行

人们把长沙河西沿着湘江北去的那条大道,唤作“潇湘路”,并以“北”“中”“南”分段。但若你问长沙“老口子”,他们大概会以天然的河港河汊来标注地点。确切来说,肖劲光故居,坐落在岳麓山东麓,湘江的赵洲港内。1903年,肖劲光在此呱呱坠地。

肖劲光祖父和父亲是手艺人,靠纺纱织布养家糊口。肖劲光两岁时,祖父和父亲相继离世,母亲带着子女六人艰难度日。

虽然穷困,但母亲认为,读书才是唯一出路。1917年,肖劲光考上了长郡中学。在校期间,十月革命将马列主义送到了中国。出于对帝国主义和卖国政府的痛恨,肖劲光有了探索、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愿望。

1920年,经毛泽东、何叔衡等创办的湖南俄罗斯研究会推荐,肖劲光与好友任弼时乘小船离开家乡,前往上海外国语学社留俄预备班学习,加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赴俄后,他先后进入莫斯科的东方大学、苏联红军学校学习,更加确信了自己的革命信仰,增长了军事与政治才干,并于192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回国后,他被分配到安源参加工人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他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中将军衔。大革命失败后,他再次留苏,考入了苏联专门用来培养红军高级军事人才的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再次回国时,他的军事才干得到充分展现,多次被毛泽东“点将”,先后担任闽粤赣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红五军团政治委员等职。

反“围剿”失败后,他踏上漫漫长征路,担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协助彭德怀克敌制胜,协助刘少奇扩红筹粮,跟随毛泽东走过雪山、草地,胜利到达延安;抗战爆发后,他受命巩固河防、保卫延安;解放战争时,他指挥“四保临江”打开战局,粉碎蒋介石占领东北图谋;湖南和平解放后,身为第4野战军第12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同时兼湖南军区司令员的肖劲光,成功指挥衡宝战役,为解放华南和大西南创造有利的军事条件……革命战争时期,肖劲光以“霸得蛮”的湖南人精神,体现了革命军人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

岷江边自由飞翔的红嘴鸥(他是湘江边的旱鸭子)(1)

2022年1月4日,市民在参观近现代海军装备主题展馆。 田超 摄

“旱鸭子”下海

我国是一个有着长达18000多公里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辽阔海域的国家。鸦片战争以来,我国领海长期处于有海无防的屈辱境地,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也大多来自海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毛主席满怀豪情地宣告:“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但是,面对“有海无防、没有装备、没有技术”,而且还要“边打边建”的现实状况,谁能担任海军司令员这一艰巨的开创性的职位?从长期以来在血火中淬炼的将领中不断筛选,毛主席的目光定格在肖劲光身上。

1949年10月,正在衡宝战役战场上的肖劲光,接到了中央军委的急电。

“湖南军区司令员肖劲光见报速来京有要事面商。”落款:毛泽东。

他来不及多想,第二天便急匆匆地赶到了中南海。毛主席告诉他,中央准备筹建海军,想让他来当司令员。

海军?伴着湘江的波涛声长大,肖劲光却是个“旱鸭子”——不会游泳,还晕船,更不懂海军。肖劲光直言,自己恐怕无法胜任。

“让你去组织指挥,又不是让你天天出海。我们搞海军基础很差,除了起义人员带来的舰船、装备,一无所有。你做过改造旧军队的工作,有经验。搞海军要争取苏联的帮助,你留过苏,了解苏联部队的情况,这些都是有利条件。”毛主席还风趣地说,“我看中的就是你这只‘旱鸭子’。海军司令晕船,空军司令(刘亚楼)晕飞机,这就是我们的干部政策!”

1950年1月12日,47岁的肖劲光被正式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

“没有军舰,没有油、水补给船,没有飞机,没有海岸炮,缺少像样的码头、机场,也缺少油料和各种物资。国家底子薄,经济非常困难,拿不出多少钱来搞海军建设。我从长沙来到北京,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不得不在旅馆里歇宿。”肖劲光在回忆录中描述组建海军的困难时不禁感慨:“我这个海军司令,真是两手空空啊!”

岷江边自由飞翔的红嘴鸥(他是湘江边的旱鸭子)(2)

1955年10月,肖劲光在旅顺指挥海上演习。(麓山景区管理处供图)

司令“白手起家”

一切几乎从“零”开始。甫一就任,他提出了一条组建海军的重要原则,那就是“建军先建校”。军队是人的军队,只有培养更多的海军人才,才能真正造就一支强大的海军。在肖劲光的促进下,短短数年时间,10所正规海军院校和6所预备军校拔地而起。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建设海军院校的同时,肖劲光深入海军各个基层单位开展调研。就职两个月后,他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海防重镇”威海。而此时,他这个海军司令员手里还没有登岛的军舰,只好租了一艘渔船上刘公岛视察。

“海军司令员为什么要乘我的渔船登岛呢?”在船上,渔民不解地问。这句话,让肖劲光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渔船靠岸后,他指着站立的地方说道:“记下来,1950年3月17日,海军司令员肖劲光乘渔船视察刘公岛。”

刘公岛之行,使肖劲光深刻认识到海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为鞭策他的动力。

1950年底,在他主持下,海军青岛基地、中南军区海军相继建立,加上1949年4月成立的华东军区海军,基本确立了北、东、南三大海区的战略格局。

1951年12月,他创造性地提出海军建设要打好组织建设、政治思想建设和技术建设三个“桩子”,为人民海军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

“我们建立的是一支自卫的、防御的海军,而不是侵略别国的海军,要纠正那些单纯同英、美等海军强国比吨位的思想。”“先造小船,来得快,花钱不多,还可以积累经验,把我们的造船工业搞上去。”“我们的优势条件是靠近海岸、有众多的岛屿,要充分利用这个优越条件,把每一个岛屿变成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国力有限的情况下,肖劲光从长期建设着眼,由当前情况出发,狠抓海军武器装备建设,整顿发展造船工业,引进先进技术装备。他望向那片蔚蓝的国土:“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自己造的船能够到达我们最远的海域!”

与此同时,他加强兵种建设,先后组建了第一支快艇部队、第一个航空兵师、第一个潜水艇支队、第一个驱逐舰大队等。

海军的海上战斗力量从空中到海上、从水面到水下、从海岛到海岸,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岷江边自由飞翔的红嘴鸥(他是湘江边的旱鸭子)(3)

肖劲光故居。(麓山景区管理处供图)

从核潜艇到航母梦

核潜艇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武器。为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我国开始着手研制核潜艇。中苏关系恶化后,1960年苏联单方面把专家全部撤走。

毛主席发下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从此,中国核潜艇发展走上了独立自主研制的道路。在肖劲光的主持下,2000多个单位,数以万计的专家、技术人员“摸着石头过河”,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研制工作中。

一个个零部件自行生产、核试验成功……1970年底,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反潜鱼雷核潜艇”正式下水!长达4年的测试后,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终于形成了强悍的战斗力。1974年,时值“八一”建军节,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编入中国北海舰队,这代表着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国防部七院也成功研制了“长波电台”,确保潜艇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通讯保障。

回顾海军建军38年时,肖劲光总结了自己的战斗历程:“海军在战火中诞生,边打边建。参加大小战斗1200余次,击沉击伤敌舰船400余艘,击落击伤敌机200余架。收复了除台、澎、金、马和东沙、南沙以外的沿海岛屿,完成了保卫海防、护渔护航,防范敌人来自海上侵略的光荣使命。”

肖劲光之子肖永定回忆:“父亲的后半生都献给了1.8万公里海岸线上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他最后的愿望就是,建造自己的航母。”

1987年8月,84岁的肖劲光写成《建设现代化的强大海军》一文,刊发在《海军杂志》上:“我们在研究制造新型核潜艇、潜艇、驱逐舰、护卫舰、导弹护卫艇等舰艇,和新型轰炸机等海上专用飞机的同时,要不要研究制造航空母舰和航母舰载机呢?我以为是需要的。”文章在海军部队及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有不少学生将自己的零用钱寄到杂志社,为中国航母建设出力。

1989年3月29日,肖劲光逝世。应其遗嘱,他的骨灰撒入了他眷恋着的大海。

201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试验试航成功,实现了中国航母“零”的突破。此后,每当有新的航母入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都会向肖劲光故居赠送模型,以告慰“海军大将”英灵。

如今,人民海军已经从近海走向远海,从蔚蓝走向深蓝,成为一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海洋权益的“海上长城”。

海军装备主题展馆则以恢宏的气势,守候在这位中国人民海军首任司令员的出生地,讲述着这位“终身海军司令”(毛主席语)的光辉岁月,展现着人民海军在浩瀚海洋留下的壮美航迹。

[责编:戴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