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与书结缘的书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与书结缘的书籍(与书结缘受益无穷)

与书结缘的书籍

来源:咸宁日报

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掌上咸宁报道

采访时间:2月24日

采访地点:咸安区车站路社区

本期悦读人:林馨彦

我是做财务工作的,这个工作格外要求细心,平日里喜欢阅读,也可能是职业的原因。而且我性格比较安静,捧上一本书,惬意地阅读,就是最喜欢的事了。

与书结缘,是从小时候迷恋连环画开始的。当年,一本连环画虽然只有几分钱,但对于我们这些70年代的孩子来说,还是很奢侈的。如果谁拥有一本连环画,就神气极了。哈哈,为了借到书,大家会使出浑身解数讨好书的小主人。

小朋友们经常拿出各自珍藏的书来交换。我们围坐在一起看连环画,轮流讲故事。连环画是我们贴心的小伙伴,给我们的童年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在那缺衣少食的时期,谁家还有闲钱买书看呢?为了解决少年读书的饥渴,我就把父母过年时给的压岁钱攒起来,或者把家里废铜废铁等废旧物品拿去卖钱,换几本书看。看到同学有《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我就借来阅读。有时,为了保证第二天能按时还书,我不得不在家人休息后,躲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看,往往一夜过后,书看完了,电池也没电了,眼睛也看得疼,然而我依旧乐在其中,如痴如醉。

初中时,家住北京的表姐来我家过暑假,给我带了一本《优秀作文选集》,这本书成了我珍贵的读本,时常放在床头,没事就翻一翻。

我清楚记得读高一时,刚开学,住宿的学生不多,晚上安排初一、初二的学生一起住,我隔壁床住的是高我一届的学姐,她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鲁迅作品集,我问学姐是否很喜欢看书,她回答:“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那时我不懂那句话的意思。

后来我长大了,经历了人生中很多波折和风雨,才懂了当年学姐那句话的意思。没有什么比读书更让我痴迷的事了,与书结缘,受益无穷。时光如梭,我们的快乐与忧愁,都一页页翻过去了,犹如翻阅一本书,打开扉页不知不觉就到了最后一页。

而我用不同心情,在不同的环境,读不同的书时,所获得的巨大满足与快乐,却留下来了。即便后来有些读过的内容已遗忘,阅读时的那种感觉却一直都在,难舍难分。

我在武汉读职校时,父亲来看我,我们就顺便出去转转。父亲蹬着自行车,我坐后面哼着歌。到了长江大桥,父亲要找地方停自行车。我们一路拐到附近,对面刚好是一个书店。

“爸爸,我去那个书店看看。”我顺手一指。父亲量了一眼,我们一起进去。

就这样,我和父亲第一次一起逛书店,书店藏书不少。除了门口,三面墙上摆着各种书架,书放得满满当当。进门一张桌子,老板捧着书坐着一把椅子。见有人进来,抬头看我一眼,算是打了招呼,继续低头看书。这个交流方式让我感到舒服,因为顾客可以悠闲地淘书,不会不自在。

我和父亲一起徜徉在书海,地上满是各种杂志,贴着的一排架子放的是一些书皮已泛黄的老书,再往上的书就比较精致了,新书放在最上面,新鲜的外观,包装着实精美。外国的名著,国内的小说,古代的诗词,现代的诗歌……要不是时间有限,我和父亲真想把书都买回家。

参加工作后,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我渐渐购买了更多喜欢的书。早些年,我辗转搬过很多次家,那买的那一大箱书,我绝对舍不得扔,每次都带上。

对我而言,书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的精神支柱,当我难过时,书籍治愈我的心灵;当我困惑时,文字给我启发,像一艘船,带领远离我狭獈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

“山高千仞,不如书之雄伟;水深万丈,不及书之深邃。古人语: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人在滚滚红尘里穿行,心灵都会沾上世间的灰尘,书是一湾溪流,洗涤心灵的尘埃;书是一泓清水,荡去心扉的喧嚣。人不读书,就无法保持心灵的纯净;人不读书,就无法保证心灵的坚韧。”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话,非常喜欢,我将这些文字摘抄在笔记本上,也分享给大家。

责编:张敏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