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个‘飯’是繁体字,按规定不能直接用到店招上哦,请注意纠正。”“要得,你不说还真没注意,我们跟到改。”今天下午,记者和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志愿者走上街头,对部分不规范的店招、广告用字进行纠错,并劝导商家进行整改。

近日,本报联合市语委,面向全市征集错别字和不规范用字线索,引发不少市民和网友的关注,大家纷纷通过热线和邮箱爆料,反映各种用字问题。连日来,市语委协调市城管委、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积极推动整改,让不少错字和不规范字回归正确,城市用字也更加准确、严谨。

确保巡查不出错(纠错小分队出动)(1)

现场纠错:

志愿者上街纠错 店招用字简繁混用问题突出

今天下午,烈日当头,记者和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志愿者来到武侯区中苑巷附近,对沿街的店招、广告用字进行走访调查。

“这块招牌一看就不规范,属于明显滥用繁体字。”在一家名叫“豆花飯家常菜”的餐馆外,志愿者们一眼就看出“飯”字用得有问题,于是找到餐馆工作人员,为其讲解相关规定,“按照相关法规,招牌应该使用规范汉字,这种简体字和繁体字混用,肯定不规范。”对此,餐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店招是广告公司做的,他们之前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接下来会尽快纠正。

在航空路一家名叫“閱酒”的商店外,志愿者们发现店招存在同样的问题:“閱”字属于繁体字,不能像这样简繁混用。于是,志愿者们走进店内,给商家指出问题,并介绍了相关规定,请他们注意纠正。商店负责人表示,他们营业执照上用的简体“阅”,只是在招牌上换成了繁体字,“这种情况也是不规范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招牌、广告用字应该使用规范汉字。”对此,商店负责人表示,他们会重视这个问题,该整改就整改。

走访中,记者和志愿者们发现,很多商家并不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相关规定,招牌设计主要考虑的还是特色鲜明、引人注目,对于如何规范用字并不清楚,“这说明宣传力度还不够,接下来,我们会发动市语委成员单位及各区(市)县语委办,广泛开展检查、加强宣传,提高商家规范用字的意识,避免类似问题再发生。”

确保巡查不出错(纠错小分队出动)(2)

专家讲解:

店招广告使用文字 这四种错误不要犯

记者在连日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商店招牌、宣传广告是最容易出现用字不规范的地方,这些问题不但降低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也破坏了城市的文明形象。

那么,店招和广告最常见的用字问题有哪些?今天,记者邀请四川省商务学院副院长、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专家许丹雅,就一些常见的用字不规范问题,为大家进行分析。

问题一:使用错别字

这类问题主要出现在一些用字不严谨的服装店、饭店、超市等。例如:某成衣店公告“衬衫”的“衬”左边的衣字旁少写一点;某超市“清仓处理”的“仓”写成“仑”;某福利投注站通告中“砝码”写成“法玛”;某烧烤大排档“啤酒”写成“啤九”……这种情况数不胜数。

问题二:滥用繁体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的第二章十七条有关规定:有以下情形的,可以保留繁体字、异体字:(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除上述情况外,各行业单位不得滥用繁体字。

例如:“時代广場”“幫你搞定”“鋪面转让”等属于繁体字和简化字夹杂使用现象;“音樂總會”“健康長夀”“配鎖”属于完全使用繁体字现象。“青龍(龙)祥”“幽遠(远)茶莊(庄)”……这些仅属于“滥用”中的“过度”,更有甚者是“混乱”使用繁体字,例如:日歴(历,正确的繁体字应为“暦”),这样是错上加错,严重干扰了社会用字的规范。

问题三:乱用简化字

某些已经被废止使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字还在使用。除此之外,还有自造简体字。这类错误在小摊小店的手写体招牌、小广告中较为常见。例如,“雪儿”的“雪”少写“雨”字头;“鸡蛋”写成“鸡旦”;“师傅”写成“师付”。这些不规范用字写起来很方便,但严重影响了正常交流。

问题四:乱改、乱造、乱用成语

肆意乱改成语在商店招牌中成为部分商家打广告的修辞手段,很多成语被严重改造,面目全非。例如:盒情盒礼(合情合理)——月饼广告;衣鸣惊人(一鸣惊人)——服装广告;全省慢游(全省漫游)——电信广告;一网情深(一往情深)——网吧广告;大吃一斤(大吃一惊)——食店广告;奇丝妙想(奇思妙想)——发廊广告。

记者回访:

整改工作现成效 很多错别字已经得到纠正

近日,针对城市错别字和各种用字不规范问题,本报联合市语委发起“纠错行动”,发动市民积极参与,揪出了不少用字问题。这些问题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连日来,各地纷纷开展整改,很多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在营兴街某眼镜店外,记者看到之前写错的“电脑脸光”已经被改正成“电脑验光”;在金雁路上,“交大花元”的框也被补了上去,回归了“交大花园”;香木林路某美容店的“高新诚聘”、建设北路三段某店的“竞彩蓝球”等问题,当地职能部门也已经介入,督促商家进行整改和纠正。

确保巡查不出错(纠错小分队出动)(3)

确保巡查不出错(纠错小分队出动)(4)

确保巡查不出错(纠错小分队出动)(5)

确保巡查不出错(纠错小分队出动)(6)

“错别字纠正回来,街道都整洁了不少,社会用字规范、标准,这才是文明城市该有的样子!”一位市民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杨甦 图片/视频 杨甦 部分图片由市语委提供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