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曹操所说的碣石在哪(曹操东临碣石的碣石今在何处)(1)

这是曹孟德在建安十二年(205年)北征乌桓回军途中,在碣石登临观海时写下的壮丽诗篇。曹诗描绘的这处幽州观海胜地,令人神往,难怪乎史载北魏太武帝、北齐文宣帝、唐太宗等都曾登碣石,临沧海,舞文弄墨,刻石赋诗。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当年曹孟德登临的碣石至今在哪里呢?

曹操所说的碣石在哪(曹操东临碣石的碣石今在何处)(2)

自汉代以来,古碣石的地点问题,聚讼纷纭,悬而未决。各家说法基本可分为四种:一是以《汉书地理志》、《明统志》 、《永平府志》、《读史方舆纪要》《昌黎县志》为代表的“昌黎说”;二是以《魏书.地形志》、《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补志》《通志》、《通考》为代表的“卢龙说";三是以东汉文颖说、《水经注》、郭璞《山海经》注、《新唐书.地理志》、《舆地广记》为代表的“临榆说" ;四是以胡渭《禹贡锥指》为代表的“沦海说"。

曹操所说的碣石在哪(曹操东临碣石的碣石今在何处)(3)

近几十年来,关于古碣石地望问题的讨论,一直未停息过 ,但各种意见基本趋向于“临榆说”和昌黎说”两家。主“临榆说”者以史学家顾颉刚为代表。《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注引东汉文颖说:“(碣石)在辽西纍县。纍县今罢,属临榆。此石着海旁。”郭璞《山海经》注、郦道元《水经注》均从之。顾颉刚在《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的《禹贡》篇注释中,逐分析了历来关于古碣石在渤海沿岸的多种解释后,认为“以《禹贡》著作年代在战国时看来,文颖说比较可靠",“汉初期传的碣石在纍县(故城在今昌黎县南),应该与《禹贡》作者的观念一致”。顾先生钻研有年,素以疑古派首领著称,其说在史学界颇有影响。

曹操所说的碣石在哪(曹操东临碣石的碣石今在何处)(4)

另外,冯君实据历代记事和诗篇的描绘,考察了碣石的自然面貌和它的重要战略地位后指出,传统的四种说法中,“沦海说”根本靠不住;昌黎境内有碣石山是人们公认的,毋庸置疑;“卢龙说"实际很笼统,所说在平州(卢龙)东离海三十里,指的还是昌黎碣石山。他以古籍记载证明,临榆海边确有碣石存在,“如果没有理由证明临榆碣石沉于大海或为积层所掩埋,那它在今天就不但存在,而且可以从榆关镇以南沿海找到它,可能就是今天的北戴河海滨,具体地说就是金山嘴。此外,黄盛璋.李长傅认为,秦汉碣石在金山嘴附近,或即是索县的小碣石山。

曹操所说的碣石在哪(曹操东临碣石的碣石今在何处)(5)

早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对碣石即有记载.《濡水注》日:“票县碣石山...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今枕海有石如埇道数十里,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世名之天桥柱也,状若人造,要亦非人力所就。”清初的胡渭由于无法解释这段记载,便在《禹贡锥指》中首创郦道元之后碣石沦于海底之说。胡渭的“沦海说"影响极大,以致清末杨守敬、熊会贞等人合撰的(水经注疏)及《水经注图》,又基本因袭了此说,其影响直至今天。

曹操所说的碣石在哪(曹操东临碣石的碣石今在何处)(6)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少古典文学选本和中国文学史著作对《观沦海》中“碣石”的注解,几乎都认为它早已沉沦于海。而谭其骧1976年发表的《碣石考》一文,以充分的论据,否定了碣石“沦海"的观点,指出魏武东临的碣石即今昌黎县境之大碣石山。在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有关图幅内,亦标明碣石山位于昌黎之北,可谓“昌黎说"之代表。嗣后,不少人从有关古碣石的各个侧面,加以论证、发表了与谭氏相同观点的文章。

曹操所说的碣石在哪(曹操东临碣石的碣石今在何处)(7)

1984年,考古界传来有关考证碣石位置的重要信息:辽宁省石碑地和贺家村黑头山的泰汉建10余里紧靠渤海边的缓中县万家乡墙子里村筑道址,当是古代举行观海和重大礼仪活动的胜地为确定“喝石”的位置提供了新的依据。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人,“碣石之谜很可能最终被揭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