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一经开播就因为收视低迷频频遇冷,并遭遇了来自各方的群嘲。据悉在央8的首播收视率是0.6177%,之后几集甚至跌破0.4、0.3。但是自从豆瓣开分7.7之后,该剧口碑回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远远超出观众的预期。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1)

《风起陇西》海报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豆瓣开分7.7!

从我的角度来看,有三大原因:

一、不止主角,配角人设饱满,不仅仅是工具人形象

说到《风起陇西》里面的配角,相信很多人跟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晓饰演的糜冲,江湖人称miss 马。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2)

他的一出场就是针对陈恭的曹魏间军司的头头,一心怀疑陈恭,内心笃定陈恭就是间谍,但是又苦于没有证据,上司一方面说放任他查,但另一方面却又不愿相信陈恭是间谍的行为,令他很是困扰。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3)

糜冲的人设可以说是执着、聪明、果断。只要查到一丝陈恭是白帝的线索就紧咬线索不松口,最后甚至为了继续追查主动请命陪同陈恭一起执行任务,正当我沉浸在“主人”、“衡子”的冷门CP日常中的时候,糜司马的结局也已经到来。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4)

最后关口守卫那里糜冲大概已经料到结果,他冷笑,像是嘲笑郡守的不信任又像自言自语:要什么证据,就是不听我的。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5)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6)

他用自己的命换来一个真相,可是太迟甚至这个真相再也不会浮出水面,或许他也幡然醒悟自己此次其实就是来送死的。

当糜冲的身影隐没于乱刀之中时,竟然觉得有一丝丝的难过和讨厌造成这个结果的陈恭,这大概就是糜冲身上的角色光环吧。

其实这个人物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该剧中并没有只认蜀汉为正统,miss 马这个人物虽然总是一直在跟男主作对,立场不同,身份不同,但身为魏国间军司司马,他尽职尽责,有勇有谋,虽然很快就下线了,但看过剧的观众对他没有一点抹黑,喜欢他甚至敬佩他,最后也是从miss 马,让观众感到了被上层牺牲的小人物的悲哀。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7)

饰演该角色的王晓,也是个宝藏演员,在此强烈安利!

在前几集还有一个戏份不多的人物,谷正。一开始我以为他就是白帝传递消息渠道中的叛徒,但是事情的走向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谷正也是怀着爱国之心的芸芸众生中一个。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8)

剧中角色 谷正

虽然是平民,但对诸葛亮光复大汉,也带着某种信念感。他的妻子在直觉危机即将到来时焦虑不安,他安慰妻子时心想的还是光复大汉后,能过上太平日子,这也映射出了乱世动荡环境下,普通平民对和平统一的渴望。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执念到后来因为被人怀疑自己对大汉的付出而悲愤伤心甚至以死明志。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9)

还有前几集跟主角一起前往天水查证“白帝”的蜀兵,他们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但是他们铁骨铮铮,怀着对蜀国汉室极深的信念感坦然赴死,其中还有一个细节是,他们临死之时决意要脱下曹魏甲冑的态度也有震撼到我。

“今日殉国,有死无生”。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10)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11)

三国故事不是只有主流人物,小人物的故事同样精彩!

从以往的历史古装剧,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很多都是从大人物视角着手,尤其是三国,多半视角聚焦在刘备、曹操、孙权等领导者,或者是我们一些常见的赵云、关羽这样的名将身上,很少有从小兵小卒和平民百姓的角度出发。

但《风起陇西》就是这样反映大时代洪流下小人物的作品。官方有一条文是这样写的:风再大也不会变方向,敬每一个逆流而上无畏的人。我想这是这部剧的宗旨,也是作者的初心吧~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12)

可能对很多看惯大人物古装剧的人来说有些不适应,但实则这些小人物更贴近于我们,因为我们都是时代洪流下的平凡小人物。

这让我想到了剧中的片尾曲新裤子乐队《我不要熄灭在风中》这首歌了。很多人其实跟我一样一开始听的时候会疑虑现代摇滚和古人风格如何搭配,感觉混搭中又有些四不象的感觉,但听久了,配上MV台词,联想到人物台词其实反而能够热血起来。

我想片尾曲就是在反映着不管哪个朝代,都有为了理想而奋斗,满腔热血的人吧。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13)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14)

二、剧组服化道细节大有玄机,颇有考究

关于这部剧的服化道也是有很多细节可以考究的,相比于之前看的一些电视剧里面金雕玉砌、一尘不染的服装,甚至有时候是会让人有些出戏的服装。《风起陇西》里面的服装可以说非常简朴,大多以简色、素色为主要基调,没有鲜艳夺目,但是有布的质感,不会过度干净,一下子就有代入感。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15)

还有很多细节比如剧名和海报也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剧名“风起陇西”出自《汉代阳令曹全碑》,是汉隶的代表作之一。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16)

概念海报中的双人形象出自湖南省博物馆藏的西晋对书俑,目前是我国出土的唯一的一例对书俑。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17)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18)

背景原型参考是马王堆辛追夫人棺上的彩绘龙,以及T型帛画上的神怪烛龙两侧的龙,重新绘制成的双头龙。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19)

在汉代,“武冠”是武冠的朝服,一般与巾帻结合,可以把整个头部包裹起来,主角之一的荀诩就是佩戴这种武冠。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20)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21)

与之相反的文官服饰代表就是诸葛亮,他佩戴的是汉代儒生和文官日常所戴的“进贤冠”,冠圈上有用铁或者竹所作的冠梁。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22)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23)

剧中陈恭的妻子翟悦一出现的时候可以说是让人眼前一亮,那时的她采用的妆容是“慵来妆”,其精巧在于薄妆浅眉,嘴唇以红、小为主。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24)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25)

女性服装设计则以汉代出土的锦袍为主,衣型为交领,直裾式,平民女子面料以棉麻为主。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26)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27)

图源自网络

对于剧中一直被观众诟病的打光问题,编剧说他们想呈现一种自然光的效果,同时他也表示并不觉得打光过暗,希望能够给提供给观众一些新的选择。之前的《知否》也是参照自然光和蜡烛打光,其质感和带给观众的舒适度也是有目共赌的,其实也是更能反映出当时时代的一种具体体现。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28)

有不少人认为剧中的服化道是“倭寇文学”,我觉得大家可以多根据历史考究的科普,少些崇洋媚外,多些文化自信。

3、剧情缜密,环环相扣,意想不到的反转再反转

在街亭失败到李严因为在北伐时期粮草供给不利被诸葛亮整下台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编剧注入一个个脑洞,曾经打入曹魏的蜀谍“白帝”经过潜伏反转顶替糜冲身份打入五仙道擒获魏谍“烛龙”,再反转成为“二代烛龙”。司闻曹曹掾冯膺从诸葛亮杨仪的下属到反转“出卖”上司“投靠”李严再反转设计李严,这一环扣一环的剧情,稍微有一些不注意就会跟不上剧情,怪不得主创说这部剧是有门槛的。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29)

现在剧情已经进行到最后冯膺设计李严的剧情了。此前冯膺先有意出卖对杨仪不利的情报,使得李严能先赢得头筹,让杨仪下野,丞相失势。

进而为答谢李严“救命之恩”,主动投其所好,送古琴,送宅子,更将已知魏谍柳莹送到他的身边,进一步换取李严的信任。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30)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31)

后来冯膺和陈恭在李严密室里唱了一出双簧,一唱一和地提出冯膺有直达郭淮的情报通道,可以替李严出卖魏延军队动向,使得丞相出师不利,出兵受阻,这里刚好可以对应李严因为在北伐时期粮草供给不利被诸葛亮整下台的史实。

如果李严真入局被抓,连同冯膺出卖情报的事实和宅内收养魏谍等等罪名都算到李严头上,那这将置李严于万劫不复之地。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32)

此计要是能够成功,不得不说冯膺真的是成精了,编剧的布局也是很厉害,实在是佩服!

怪不得连央8也自己也玩梗说,这部剧就是白宇在拍《疑犯追凶》,陈坤在拍《谍影重重》,聂远、俞灏明在拍《重回职场的那一年》,只有董子健在拍《暗恋》,如果是这样的话,糜司马应该是在拍《永不瞑目》,哈哈~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33)

说回剧本身,既是谍战,在狼烟四起的三国时代,人性何止复杂多变,关乎小人物的起起落落、纠结背叛,每一处都是很有看头。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谍战棋局再精彩,下棋的核心终归是人。

剧中有句台词印象深刻:“这天下最要紧的是人,若是土地上的人都没了,要这江山社稷又有何用”。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34)

这种赤子之心让我想起另外一部经典之作《琅琊榜》,里面梅长苏面对梁帝质问说的那句: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民是基础,没有百姓,何来江山社稷。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35)

剧中一个个谍者,无关立场,有的只是对国家、和平的信仰和信念,但是他们又是谁家的孩子、丈夫、妻子。在他们心里无惧生死,靠的只是心中永不会磨灭的信仰与使命感,逆流而上,这何尝不是另外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

世界上每一种舍生取义的英雄主义都值得被看到、赞许。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36)

风起陇西导演评价(风起陇西凭什么能从跌破收视率到收获一众好评)(37)

总之,这是一部不同角度、不同感受的三国小人物故事,值得被更多的人看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