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已至,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又增加了,面对炎炎夏日,家长们有着过多关心:孩子晒黑怎么办?夏天如何给宝宝保湿?什么产品能够帮助宝宝深度清洁……众多商家也瞄准这一时机,儿童护肤产品纷纷出现,成为当季热门有市场就有“钻营者”,一张张罚单就这么出现在了消费者眼前,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儿童护肤市场前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儿童护肤市场前景(又踩红线儿童护肤市场)

儿童护肤市场前景

暑期已至,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又增加了,面对炎炎夏日,家长们有着过多关心:孩子晒黑怎么办?夏天如何给宝宝保湿?什么产品能够帮助宝宝深度清洁……众多商家也瞄准这一时机,儿童护肤产品纷纷出现,成为当季热门。有市场就有“钻营者”,一张张罚单就这么出现在了消费者眼前。

01

“童颜经济”正流行

在我国,儿童护肤品是指供给年龄12岁以下(含12岁)儿童使用的护肤品。最近几年,以儿童群体为中心的市场迎来了火爆期,食品、玩具、出行、护肤等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父母的关注。究其原因,宏观来看,是三胎政策的加持,是容貌焦虑的流行,或许也是家长过分关心孩子的结果,就目前来看,“暑假”的到来绝对为儿童护肤市场增添了一把火。

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14-2019年间,中国儿童护肤产品的市场规模从136.4亿元扩张至258.5亿元,2020年继续增至291.1亿元,同比上升12.6%。

潮观察记者了解到,排行榜123网凭借品牌评价以及销量评选出截止到2022年7月1日,儿童护肤十大品牌排行榜,分别是红色小象、青蛙王子、润本/RUNBEN、乐友/leyou、兰雪芙霖、维蕾德/Weleda、启初/Giving、露安适/LELCH、嘟嘟宝贝、可爱多/CLOVEDO。除维蕾德是德国品牌外,其余皆为国产品牌。

数据来源:排行榜123网

当前儿童护肤品行业中,除了一些老牌儿童护肤品牌受到市场热捧之外,一些新生的国产儿童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头来,如华熙生物专门开辟了儿童护肤的产品线,据其官网显示,旗下母婴品牌润熙禾致力于为准妈妈、婴幼童肌肤健康量肤定制护理方案。

还有越来越多的进口儿童护肤品牌正在想尽办法进入中国市场,都瞄准了中国市场这块颇具市场潜力的大蛋糕,如法国儿童护肤品牌妙思乐,如今在天猫旗舰店已经拥有80多万粉丝,销量排名第一的妙思乐儿童二合一洗发沐浴露月销6000 ,宝贝评价超过3万条。

“童颜经济”已成为目前美妆市场的大势所趋。

02

儿童护肤市场“猫腻”多

日前,福建省药监局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漳州怡嘉化妆品有限公司因使用过期原料“高分子柔肤&滑肤增稠剂W-9A”(批号:20201013C)生产普通化妆品植护婴儿润肤霜,被罚没116万元。

21日,潮观察记者在植护天猫旗舰店搜索“植护婴儿润肤霜”,并未找到该商品,据此前了解,应是商品已下架。

在国家普通化妆品备案信息平台,“植护婴儿润肤霜”的检索结果为:备案日期2021年9月28日,历史记录显示2021年10月13日首次备案,2022年6月24次备案变更,备案人正是怡嘉化妆品公司。

此次被处罚,属于在生产方出现的原料质量安全问题。

厦门香普尔日化有限公司被扣押产品中有4种儿童化妆品不合格,洗手液菌落总数超标;在柳州市某生活母婴馆,执法人员发现经营的“mustela BABY OIL”、“mustela HAIR AND BODY Cleans and softens”的化妆品均无中文标签,不符合《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产品质量无法保障……

违规宣传、非法添加违禁成分、误导消费……儿童护肤市场为何总是乱象频发,屡禁不止?

或许,商家背后的“利益驱动”才是根本原因。母婴用品专卖店、商场、超市、化妆品专营店、婴儿洗浴中心、母婴月子会所、电商平台……这些场所是隐患和风险的“重灾区”。潮观察记者打开某购物软件,搜索“儿童护肤品”,部分产品的关键词为“无激素”“天然护肤品”“止痒保湿”等,这样带有明显“积极意味”的词汇能大幅度吸引家长眼球。

另外,近期“食品级化妆品”的概念甚嚣尘上,被官方“打假”。生产儿童化妆品时使用了某些可用于生产“食品”的原料,就借机称这样的化妆品为“食品级”化妆品,暗示家长将这样的化妆品给儿童使用更安全。值得警惕的是,安全性与“可食用”无关,化妆品和食品也是两种不同类别的产品,依据不同的法规规定,适用不同的产品标准、原料要求、生产条件等,市面上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食品级”化妆品。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儿童护肤产品,包括两种批准文号:“妆”字号为化妆品、“消”字号为卫生消毒用品。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批准文号,国家都明确规定,产品标签和宣传内容不得出现或暗示对疾病的疗效。

03

家长选购如何避免“跳坑”

孩子牵动着一家人的心,家长为孩子购买物品时,总想买最好的。但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不无道理。面对现实中“层层包装”的儿童护肤品,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种草”、“安利”,有需求的家长要做到不“跳坑”,确实是太难了。

部分消费者对儿童使用护肤产品缺乏相关认知。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护肤品时,要遵循其本身的成长规律,做到补水、保湿就够了,应对疗程短、效果见效强的产品时刻保持谨慎态度,为孩子选择合适的产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购买儿童护肤品,家长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准大品牌。大品牌相较于小品牌除了知名度的不同,更多是的配方透明、售后有保障;

二、选择正规渠道。目前,线上线下店并存,但网购渠道显得鱼龙混杂,电商平台、社交软件、私人代购等模式层出不穷,选择有规模、有保障的正规渠道很有必要;

三、根据儿童的个人情况选择。比如,对于新生儿、婴儿来说,洗澡不需要像成年人一样频繁,也不需要使用过多的清洁产品。另外,家长在购买之前,查看经营者的营业执照,询问清楚产品原料中是否存在孩子的过敏物质,或在使用之前,先在脖子、耳后等部位进行试用,确认无误后,再大面积涂抹,还需保留好购物小票、支付宝微信付款记录等购物凭证;

四、尽可能使用小包装产品,虽然大包装产品价格更为优惠,但在考虑卫生、健康的前提下,使用小包装产品对儿童有好处;

五、要将儿童化妆品与玩具严格区分,切勿将彩妆玩具当儿童化妆品使用。国家药监局于2021年12月推出了儿童化妆品“小金盾”标志,自2022年5月1日起,申请注册或者进行备案的儿童化妆品,必须标注“小金盾”标志。

就目前来看,儿童护肤市场乱象亟待规范,商家原料的合规性、营销的真实性……都需印证。

“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健康就是最大的美丽。保护儿童健康、捍卫儿童护肤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还需商家、平台、消费者的各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