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这是薛宝钗在元宵佳节上所做的灯谜,《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的桥段是整文中比较精彩逗趣的环节,其中最为出彩的就是各种灯谜的制作和文中人物猜谜之间的“斗智斗勇”,这不仅体现了曹雪芹文化水平的深厚,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和学习,更是展现了我国灯谜文化的风趣和底蕴。灯谜文化不仅仅在《红楼梦》中发光发彩,更是在我国千年的文明当中都流光溢彩,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民俗生活和文化传承。

元宵为什么要猜灯谜(为何猜灯谜能千年不衰)(1)

《红楼梦》中灯谜环节

元宵灯谜的历史由来

我国的灯谜文化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融合着当地的文化魅力,更是别具一番特色。

1、猜灯谜的衍生地“元宵节”

提起元宵节,映入大家眼帘的一定是张灯结彩琳琅满目的热闹画面,在正月大好日子的接近尾声处,更是画上了浓墨重彩锦上添花的点睛之笔。

农历正月十五,本是汉文帝为庆贺平复诸吕之乱的日子,后来随着人们在这个日子里的狂欢、放松、喜庆、热闹和停不下来的节奏里,正月十五这一天就被官方正式确定为元宵节,就连司马迁创作的《太初历》,都将元宵节列为重大重要的佳庆节日。

后来,在历朝历代中,元宵节这一节日都颇受达官显贵和平民百姓的喜爱,其狂欢的内容逐步增加和丰富起来,包括赏花灯、耍龙灯、踩高跷、舞龙狮、扭秧歌等等,猜灯谜也就是在元宵节不断延习当中被人们“发明”出来的。

元宵为什么要猜灯谜(为何猜灯谜能千年不衰)(2)

耍龙灯

相传南宋时期,正值元宵佳节,一位穷苦书生为了戏弄一位被称作“笑面虎”的乡绅恶霸,便苦思冥想了一首打趣谜语贴在了一个自制的超大级别非常夺目的花灯上,引来了很多围观看热闹的人,其中也包括这位乡绅恶霸,谜语言辞间的戏弄嘲讽当即引得这“笑面虎”怒发冲冠雷霆大作,但这怒气却当即被这穷书生从容的拦了下来,书生得意洋洋的揭露了谜底,却和这豪绅并无半点关系,众人被谜底的玄机逗的哈哈大笑前仰后合,却又都心照不宣的知晓此语间嘲讽之人就是这搜刮民脂的恶霸,然而“笑面虎”果为“笑面虎”,知道自己站不得理儿不好发作,当众笑面只身离开没有耍横,但背后作何打算却不得而知了。

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位穷苦书生的下场如何,但他“发明”的灯上做谜却被大家纷纷效仿,更是在次年的元宵节上大放异彩,灯上做谜的人不计其数,引得众人争先抢后看迷,抓耳挠腮猜谜,捧腹大笑揭谜。自此,猜灯谜便在元宵节上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娱乐节目,并在民俗文化中传承下来。

元宵为什么要猜灯谜(为何猜灯谜能千年不衰)(3)

灯谜

2、猜灯谜的发展演变和形式特点

在《齐东野语》中记载“古之所谓叟词,即令之隐语,而俗所谓谜。”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集权和战乱纷争的环境中,朝臣和百姓的生存时充满危机和随时可能面对死亡的危险。

所以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多了一下小心和谨慎。尤其是在朝廷当中的大臣想要进谏,或者做各种工作汇报时,为了能去察言观色和有更多圆场的机会,人们常常会用隐语来表达自己真正的意思。隐语即不直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而是假借其他的词汇、事物或行为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意图,故而称作隐语。

后来随着隐语的生活化趣味化,在汉代时逐渐转变为以破译文字形意为主的谜语形式,后来随着时代的变更,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在三国时期谜语在书面创作形式上又盛行起来,后在宋代开始谜语便与赏灯结合,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猜谜文化。

元宵为什么要猜灯谜(为何猜灯谜能千年不衰)(4)

三国时期字谜《曹娥碑》

猜灯谜有它自己的组词造句、形式文风、结构内容的多样化的特点,主要分为画谜、物谜、事谜、字谜、印章谜等多种类型,即用绘画的方式、其他事物表现的方式、文字游戏的方式和印刻图章的方式来创作谜语。

其表现手法也非常多变和繁多,包括正扣法、反扣法、侧扣法、增字法、损字法、增损法、分离法、离合法等等多达二十种的创作方法,表现了我国古人遣词造句的聪明智慧和文化创造的深厚底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猜灯谜自南宋真正爆发,至今经久不衰

灯谜文化能够繁衍至今有它自身独特的魅力,即使在现代生活的我们也很喜欢猜成语猜谜语一类的益智游戏,在娱乐项目较少的古代更是颇受人们的欢迎。

元宵为什么要猜灯谜(为何猜灯谜能千年不衰)(5)

街头灯谜

1、猜灯谜盛行的时代背景

虽然隐语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流行,秦汉时期盛行,而到了唐宋时期“文字谜语”才开始真正发展起来。为什么谜语文化早在春秋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端倪,但为什么在存在几百年后才在南宋时期才发展繁盛起来呢?

那是因为南宋时期的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为猜灯谜的流传提供了非常充足的外在条件,正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金字塔一样,只有当最低层次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以后,人们才会考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还在温饱线上挣扎,还有有什么精力和经济去支持他狂欢作乐,更成为一种流行的娱乐和节目呢,甚至达到了一个举国庆典的地步。这说明当时人们的生活有更多的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因素充斥着,才能够有这样的动力去推动人们去充分的享受生活。

《二十四史》中记载,“至道末,商人入便钱一百七十余万贯,天禧末,增一百一十三万贯。”

从钱财的数量上来看,当时商人的经济储备还是非常充足和富余的,而商人多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可想而知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

元宵为什么要猜灯谜(为何猜灯谜能千年不衰)(6)

较为富足的宋代百姓

据专家考证,南宋时期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经济发展、文化创新和对外开放的程度都是质量比较高的王朝,这就元宵节的举国狂欢和节日里的节目,例如猜灯谜、赏灯花、赏龙狮等的发展盛行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撑和推行。而经济的发展和鼓鼓的腰包也让人们能够更加放松和愉悦的享受生活中的趣味和娱乐。

2、猜灯谜盛行的原因分析

灯谜文化的发展似乎是一个井喷式的状态,从出现的那一刻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短暂的时间里就已经成为国家重大的欢庆节日,在宋代赏灯的时间竟能足足持续五天,而到明朝时期居然能延长到十天,这足以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对灯谜文化的痴迷程度。甚至到清朝的时期也足够的热闹和火热,清代画家丁观鹏就用《太平春市图》描绘了当时的繁荣景象。

元宵为什么要猜灯谜(为何猜灯谜能千年不衰)(7)

大宋元宵节

那除了时代经济环境的推动,灯谜文化又为什么能够如此代代相处笙箫不息呢?

元宵为什么要猜灯谜(为何猜灯谜能千年不衰)(8)

灯谜游戏流传千年

它的积极意义和文化价值

灯谜文化能够经历千百年的锤炼而生生不息,正是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积淀和时代魅力,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研究价值。

1、灯谜文化对宋代及以后历代王朝的积极影响

猜灯谜虽然只是元宵节的一个综艺节目,但对当时的节日庆典和文化传承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猜灯谜不是一个人可以娱乐的项目,而是需要众人之间的配合才能够完成和激发其中的乐趣,即锻炼脑力又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就相当于我们现代的KTV一样,一个人的歌唱总是孤独的,只有众人的参与才是真正的狂欢。所以这对当时没有微信没有网络的社会和谐起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润滑剂的作用。

2、猜灯谜的文化价值和研究。

猜谜文化直到今天还是很受人们的欢迎,甚至有些卫视还推出一些和猜谜有关的综艺节目,例如《中国灯谜大会》等等。从春秋战国的隐语到今天的各种猜谜游戏,谜语能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为我们带来精彩纷呈的历朝文化知识,为我们对历史的研究带来了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参考研究价值,为我们的历史文化添砖加瓦,让我们的历史文明能够更加丰富多彩。

元宵为什么要猜灯谜(为何猜灯谜能千年不衰)(9)

现代猜灯谜传承

总结

猜灯谜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有趣和益智,更多的是通过历史告诉我们,凡是穿越千年经久不衰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色魅力和历史的发展规律。猜灯谜之所以让人流连忘返,就是因为它能够经过历史的筛选和沉淀,在文化中积聚力量成为文化瑰宝。而我们现在很多的快餐文化就充斥着太多的浮躁和焦虑,甚至很多孩子的梦想就是成为主播成为当红流量明星,这其中不乏速食和赌博心态的资本至上。我们太需要一个像灯谜文化一样能经得过时间锤炼和铸造的精神建设了,来让我们浮躁和轻浮心能够稳重和平静下来。

最后给大家留下一个《易经》中的谜语,“女承筐,无实;士刲养,无血。”

参考文献:

1、《红楼梦》

2、《二十四史》

3、《齐东野语》

4、《易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