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看了一遍金·凯瑞和杰夫·丹尼尔斯主演的《阿呆和阿瓜》,在观影过程中忘却了当下的烦恼,也试着去想象那呆瓜一样的生活,好不惬意,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焦虑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焦虑了(为什么现在焦虑的人越来越多)

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焦虑了

最近又看了一遍金·凯瑞和杰夫·丹尼尔斯主演的《阿呆和阿瓜》,在观影过程中忘却了当下的烦恼,也试着去想象那呆瓜一样的生活,好不惬意。

为什么人不能活得像电影里面那样,不去想太远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好好把握当下呢?也许是因为整个环境影响了人们的行动和思想,在内卷超级严重的国内,大多数人都会和其他人去竞争比较,为了未来能有更好地生活,不断的要求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不断的迫切想要实现自己的内心美好,一旦出现偏差,人就开始焦虑起来,这种焦虑现象会像疫情一样不断传播下去。

可是未来毕竟是遥不可及的未来,它具有很大的可变性,没人能确切未来生活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下去,所以与其求远不如求近。

生活在当下,焦虑少的一代人也许是60后,60年代的人也许是比较幸福的一代人,他们大多数的小孩是80/90后,而他们年轻时候的任务就是建一套房和抚养孩子。

我记得小时候,我爸外出打工,我妈在家务农,但农田不是天天都有活,所以一般情况是上午忙一会,吃完午饭约三五个邻居打麻将,等我们放学,他们麻将也结束了,然后开始做晚饭,基本上年复一年都是这样过的。农忙的时候每周也会抽时间来打麻将,以免生疏。

那一代人,大多数在务农,所以不担心失业,因为农田不会平白无故跑。那一代人,有部分人包分配在上班,哪怕是基层工人,也感到荣耀,没有像现在一样觉得低人一等,觉得永无出头之日。

我小时候就很羡慕那些能在外面工厂上班的工人,他们每年过年回家都有种钦佩和仰望的感觉,而他们的家人会在闲聊时,说他们在工厂里面怎样怎样福利好,有种光宗耀祖的感觉。因为大部分人都不可能有机会去工厂,也就是闲聊聊而已,不会说自己非要进工厂那样。过完年,该干嘛还是干嘛,丝毫不影响自己,也不会因为人家怎样而不自在。

因为当时的网络信息和交通不是那么发达,得到的信息都是电视上的,很多负面的消息和新奇的外界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闭塞的,所以大家都按部就班的,没有想过以后会怎样怎样。由于传统的影响,他们看中的唯一就是要生养1个或者多个男孩子,因为这是他们老年生活的保障。可能这个是他们唯一焦虑的。

我们这一代80/90后,因工作不分配,商品房开始流通,大多数在农村里面,所以面临的社会是一穷二白,靠不了父母。刚步入社会,也许在基层做操作工都还是很愿意的,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自己的收入和职务变化得较慢,社会上房价不断上涨,娶妻成本也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开始焦虑了。

没有结婚前,担心自己会不会打一辈子光棍。结婚后,买房买车生孩子,又开始为每月的房贷和家庭开销担忧,工作上不敢懈怠,唯唯诺诺,因为没有一股可以为你兜底的力量。于是就开始焦虑烦恼。

我记得我结婚后刚买房子,在12年的时候去借了20w付首付,每月大几千的房贷,一年到头鞋子都没有买过,有一次我朋友到我家玩,进屋的时候居然没有换鞋的多余拖鞋,因为除了我和我老婆,我们就没有备拖鞋,也让我尴尬不已。这可能是一种无奈吧。

后来公司效益越来越差,自己年龄越来越大,薪资勉强够房贷和养家糊口,越来越觉得任何人都可能替代自己的职务,自己也在岗位上停滞多年,就莫名的为了明天的活着而焦虑。

如果只是解决个人的生活,那怎么样都能活下去。但为了一家人,你不得不苟延残喘,不得不为了生活低头,感到前途已经没有路,但又不得不撑着。这些种种就是焦虑的源头。

对于我们这一代,我们无法像上一辈一样,各种的内卷和攀比充斥着生活。在大环境下,你也不得不随波逐流,学会坦然面对,适当发泄情绪可能活着更幸福一些。

唯一让自己能感觉到内心平静的是对于兴趣的追求和吸收高阶的知识。因为只有在自己能忘我地追求美好时候,才能把自己灵魂抽离身上那重重的壳。

做生活中的《阿呆与阿瓜》也乐得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