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瓷是一种在含铁量最低的瓷坯上施一层纯净的透明釉或乳浊釉入窑高温烧制的白色瓷器,据有关墓葬出土瓷器资料记载,白釉瓷最早初见于隋代,唐代有很大发展,到了宋代,以定窑为主流窑口生产的白釉瓷技术水平达到了顶峰,元代白釉瓷适应当时需求,基本保持了宋时的生产技术水平。进入金代逐渐停烧。

大明宣德六年青花瓷(白釉十二生肖刻花瓷)(1)

白釉刻花瓷它是采用当地粘土(高岭土),用特殊的烧造工艺,纯手工制作的民间绝活。它以刀代笔,在坯胎未干前刻花,一气呵成。而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工艺是一种用黑白色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展示纯粹地道的、独特的、有着浓厚的民族民间特色的陶艺装饰语言。

大明宣德六年青花瓷(白釉十二生肖刻花瓷)(2)

刻花瓷流传地平定冠庄村在清乾隆初就建有瓷窑,直到解放后仍为平定产瓷之乡,此为刻花瓷之流传的重要渊源。 平定刻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中的艺术珍品,是具有中国古代定窑系典型风格的,中国独一无二的民间特色陶瓷艺术。该瓷现有以黑釉刻花为主的包括棕釉、白釉、黄釉、仿哥开片釉、窑变釉、剪纸漏花加彩和木叶窑变釉等多种陶艺绝活。

大明宣德六年青花瓷(白釉十二生肖刻花瓷)(3)

此藏品为白釉十二生肖刻花瓷,长颈,斜肩,鼓腹,浅圈足。胎色白中泛灰,细洁紧密,胎体轻盈。通体施透明釉,釉层透亮,薄而滋润。釉下刻花装饰。瓶身十二生肖为主题,刀锋婉转、线条流畅,纹饰形象逼真,构图合理。古朴周正的造型,不施粉黛的素雅装饰,更凸显此盒简洁大气的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