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今年全国两会的胜利闭幕,“十四五”时期的大幕正式开启,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一系列由点及面的改革措施持续深化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与改革如何深入?刚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伴随今年全国两会的胜利闭幕,“十四五”时期的大幕正式开启,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一系列由点及面的改革措施持续深化。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与改革如何深入?刚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其中,在区域重大战略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要坚持协同发力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的第七年。七年来,京津冀经济总规模持续扩大,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凸显,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密度和现代化程度快速提高,城镇化率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雄安新区建设紧锣密鼓展开。
数据显示,2020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8.6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8.46%,也是重要的改革开放高地。北京自贸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正式挂牌,天津自贸试验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船舶登记等128项制度创新任务基本完成,河北自贸试验区从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领域推出首批16项制度创新案例,北京市加大科技、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金融、互联网信息等服务业对外开放,120余项创新政策措施相继实施……
展望未来,“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明确提出,紧抓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构建功能疏解政策体系,实施一批标志性疏解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加快启动区和起步区建设,推动管理体制创新。高质量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与河北省三河、香河、大厂三县市一体化发展。推动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提高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作用,推动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基本建成轨道上的京津冀,提高机场群港口群协同水平。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强化华北地下水超采及地面沉降综合治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京津冀是全国性的物流和人流枢纽,市场规模巨大,创新资源富集,制造业基础雄厚,开放条件优良。“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应围绕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坚持统筹布局、协同发力,依托各方面的整体优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可优势互补
作为全国另一个重要的区域一体化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也始终牵动人心。“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加强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完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粤澳横琴科技创新极点“两廊两点”架构体系,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便利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加快城际铁路建设,统筹港口和机场功能布局,优化航运和航空资源配置。深化通关模式改革,促进人员、货物、车辆便捷高效流动。扩大内地与港澳专业资格互认范围,深入推进重点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便利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就业创业,打造粤港澳青少年交流精品品牌。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表示,科创产业生态链的上游着重基础研究,研发创新技术。在大湾区“9+2”城市群中,香港可利用其高等教育优势,吸引国际科研人才赴港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在产业链上游推动科技研发。深圳则可担当国内的基础研究基地,用好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科园,吸引国内知名大学到当地进行科研。
“香港虽然具有科研优势,但产业结构单一。”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副会长林至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城市产业成熟、市场庞大,正好跟香港形成互补。只要人才、技术、金融、专业服务等创新要素便利、快速地流动起来,就可以为发展提供更多动力。“财资中心”则可选在香港,用以对接外国市场,吸收国外融资。“3个城市相当于3个核心,都发挥各自的优势。”林至颖说。
来源:中国贸易报记者 刘禹松
投稿/建议:geyan@ccpit.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