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咸丰四年(1854年)三月二十五日澄、温、植三弟左右:(四弟曾国潢字澄侯,六弟曾国华字温甫,九弟曾国荃字沅浦、子植,曾国葆季洪比曾国藩小17岁,四六九皆族中排行,故称)(给平辈朋友时,一般会用“足下”,也可以称“阁下”“执事”“左右”等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曾国藩家书总结及感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曾国藩家书总结及感悟(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

曾国藩家书总结及感悟

149咸丰四年(1854年)三月二十五日

澄、温、植三弟左右:(四弟曾国潢字澄侯,六弟曾国华字温甫,九弟曾国荃字沅浦、子植,曾国葆季洪比曾国藩小17岁,四六九皆族中排行,故称)(给平辈朋友时,一般会用“足下”,也可以称“阁下”“执事”“左右”等 )

澄弟(四弟曾国潢)有病,即可不必来此。此间诸事杂乱,澄弟虽来,亦难收拾,不如在家料理一切也。

长夫(湘军的长夫,负责搬运弹药、火绳、被服等项,其余分配到各队提供后勤保障)来此者至六十名之多,澄弟于此等处/不知节省,亦疏略也。兹(现在)一概遣归,仅留十三名在此。如不好,尚须再遣回。

昨夜褚太守(褚汝航,字一帆,江苏吴县人,或曰广东人。道光二十八年,捐职布政司经历,发广西。粤匪倡乱,汝航於金田及新墟等处剿击出力,累功擢知府。应曾国藩招,至湖南,与夏銮督造战舰,练水军。曾国藩建湘军设十营,每营一营官,褚汝航、夏銮位列其中)带三营水师至靖江剿贼(靖江:靖港,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下辖镇。 原名芦江,又名沩wéi 港,系沩水入湘江口。曾有“小汉口”之称。位于长沙市湘江下游西岸,靖港扼湘江逆上长沙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唐朝大将李靖曾在此驻军,因其治军有方,从不骚扰百姓,故后人将此地改名为靖港。),不知能得手否?

塔(陶佳·塔齐布1817~1855年,字智亭,满洲镶黄旗人,晚清湘军名将。

塔齐布早年曾为火器营鸟枪护军,后擢升为三等侍卫。咸丰元年(1851年),塔齐布前往湖南绿营,担任都司,署理抚标左营守备。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塔齐布参与守城有功,升任游击,并署理中军参将。

后来,曾国藩在湖南兴办湘军,对塔齐布非常赏识。当时,副将清德嫉妒塔齐布,多次撺掇提督鲍起豹对他加以侮辱。曾国藩上表弹劾清德,并举荐塔齐布道:“塔齐布可堪大用,如果作战不利,我甘与他同罪。”清廷便将清德罢免,任命塔齐布为副将,兼领练军。咸丰四年(1854年),塔齐布收复湘潭,被越级擢升为提督,赐号喀屯巴图鲁。塔齐布生性忠勇,担任提督后,便在左臂刺上“忠心报国”四字。每次战斗,他都一马当先,背负火枪,携带弓箭,并让亲兵手持长矛、套马竿,随于其后。塔齐布还经常亲自探察敌营形势,虽多次濒临险境都毫发无伤,被敌军惊为神人。

此后,他转战湘鄂,屡为军锋,收复岳州、武昌、田家镇等地,被授予骑都尉世职,与各路清军围攻九江。

咸丰五年七月(1855年8月),塔齐布久攻九江不下,愤恨呕血而死,时年三十九。赐谥忠武,后追赠三等轻车都尉,入祀昭忠祠。

曾国藩评价塔齐布:军中每言肯携带弱兵,肯临阵救人者,前惟塔齐布,后惟李续宾

大勇却慈祥,论古略同曹武惠(曹彬,字国华,曾随宋太祖南征北战,很有军功,先后拜枢密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太宗即位,加同平章事,封鲁国公,咸平二年(999)卒,赠中书令,追封济阳郡王,谥武惠。 );至诚相煦妪,有章曾荐郭汾阳(郭子仪)。) 、周(周凤山字梧冈,湖南道州人,官至罗定协副将,原为绿营千总,咸丰三年入湘军)大胜仗归来(《家书148》:“通城(属湖北省咸宁)屡禀来岳(岳州)请兵救援,是以于初五日遣塔、周继往。”),余(我)赏银千两、功牌百张、猪十口、酒五百斤,颇觉鼓舞。

现惟邓湘一营(?)难于收辑(招集整顿 )耳。余不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