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对《哈利·波特》有重要纪念意义的一年,因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小说就是在25年前首次上架,而电影版也在今年1月也庆祝了20周年。同时,由于今年上映的《神奇动物在哪里:邓布利多的秘密》反响不佳,粉丝们更加怀念原版电影的成功。

哈利波特的所有人物特点(哈利波特:本应在电影中有所表现的人物)(1)

原版的《哈利·波特》系列共八部电影,虽然这些电影都受到了好评,但一些小说迷却还是对改编后的许多变化和遗漏感到不满。许多粉丝喜爱的角色和关键人物都被剔除在电影之外。从伏地魔的母亲到家养小精灵闪闪,如果这些角色也加入到电影中,或会给《哈利波特》电影中的魔法世界带来更多微妙、复杂和欢乐的元素。

冈特家

哈利波特的所有人物特点(哈利波特:本应在电影中有所表现的人物)(2)

电影版的《混血王子》删除了小说中有关伏地魔背景故事的大部分内容。这个忧郁的背景故事,从汤姆·里德尔出生在巫师家庭开始,读者可以了解到他阴暗的童年。伏地魔的祖父、族长马沃罗·冈特,宣扬反麻瓜情绪和纯血统至上,伏地魔的叔叔莫芬堕落而暴力。伏地魔的母亲梅洛普受到了悲惨的待遇,她很可怜,一直寻求逃离这个家族。

了解冈特家族可以更充实电影中伏地魔的邪恶动机,并为里德尔变成一个终极黑巫师提供更多的背景支撑。梅洛普在生下儿子后不久就去世了,她是影响里德尔后来这一切发生的关键部分。

菲尼亚斯·奈杰勒斯·布莱克

哈利波特的所有人物特点(哈利波特:本应在电影中有所表现的人物)(3)

霍格沃茨前校长菲尼亚斯·奈杰勒斯·布莱克的画像在凤凰社中很活跃,在《死亡圣器》的故事中他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他的第二幅画像就挂在霍格沃茨校长的办公室里,菲尼亚斯可以在两幅画之间交互互动,他还帮助斯内普把格兰芬多之剑交给了哈利。

除了情节机制,菲尼亚斯的加入会给斯莱特林带来更多微妙的变化。在电影中,很少有斯莱特林的角色能够获得救赎,但许多斯莱特林实际上在魔法世界是做了很多好事的。《哈利·波特》系列不断提醒观众,选择比命运更重要,菲尼亚斯就是斯莱特林做出高尚选择的一个例子。

卡罗兄妹

哈利波特的所有人物特点(哈利波特:本应在电影中有所表现的人物)(4)

食死徒兄妹俩在邓布利多之后都成为霍格沃茨的教师和纪律执行者,他们经常用钻心咒惩罚学生,这促使纳威隆巴顿不得不走上了叛逆的道路。在《死亡圣器》中,阿米库斯和阿莱克托在哈利寻找魂器时出现在拉文克劳塔的一个重要场景中。在这一幕中,哈利为帮助麦格教授打败了卡罗兄妹。

虽然阿米库斯和阿莱克托·卡罗出现在了电影中,但基本上属于没有台词的角色,很多角色意义都被电影忽略了。特别是阿米库斯,这个角色由拉尔夫·伊内森扮演,演员的才华和非凡的声音在这个被电影边缘化的角色上浪费了。

卢多·巴格曼

哈利波特的所有人物特点(哈利波特:本应在电影中有所表现的人物)(5)

读者最喜欢的卢多·巴格曼在《火焰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电影制作人却认为他在电影版本中没那么重要。所以这个故事没有了这位魁地奇球星出身的魔法部官员,因此错过了围绕火焰杯核心谜团展现更多有趣和阴谋的机会。

在小说中,巴格曼是一个可爱的,不算特别称职的魔法部官员,也是三强争霸赛的组织者。这个角色实际上非常丰富,他的背景故事甚至显示,他被怀疑曾经与食死徒合作。除了搞笑之外,卢多是把哈利的名字放进火焰杯的主要嫌疑人,这本来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噱头。

闪闪

哈利波特的所有人物特点(哈利波特:本应在电影中有所表现的人物)(6)

和巴格曼一样,《火焰杯》中家养小精灵闪闪也被剪掉了,以简化情节和压缩电影时间。她的遗漏其实很不应该,因为正是巴蒂·克劳奇对待闪闪的方式激发了赫敏开始为家养小精灵的权利而战,电影至少应该通过闪闪的经历表达一下赫敏的反对意见。

闪闪为我们展现了家养小精灵的生活状态,她是火焰杯事件中的关键人物。是闪闪说服克劳奇让他的儿子参加魁地奇世界杯,导致小克劳奇变出了黑魔标记,并干涉三强争霸赛。

安多米达和泰德·唐克斯

哈利波特的所有人物特点(哈利波特:本应在电影中有所表现的人物)(7)

为了简化《死亡圣器》的复杂故事,尼法朵拉·唐克斯的父母也不幸被蒂安英剪掉了。安多米达是纳西莎·马尔福和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的亲姐妹。

与此同时,麻瓜出身的泰德逃离了食死徒的魔爪,被搜捕队杀害。当黄金三人组了解到这些时,巫师战争的现实才真正深入人心。不幸的是,泰德在他孙子出生之前就去世了,但唐克斯和卢平把他的名字传给了他们的孩子。安多米达和泰德冒着生命危险向哈利和凤凰社敞开家门,所以他们的加入更能突出普通人为这一事业做出的牺牲。

皮皮鬼

哈利波特的所有人物特点(哈利波特:本应在电影中有所表现的人物)(8)

恶作剧鬼皮皮鬼也许是哈利波特系列中唯一一个比韦斯莱双胞胎更能制造恶作剧的角色。皮皮鬼一直是霍格沃茨管理员费尔奇的眼中钉,是霍格沃茨充满奇思妙想和古怪的标志。

他经常充当英雄们的低级对手,但皮皮鬼对霍格沃茨的忠诚使他在几次冲突中站在了正义的一方。他毫不留情地捉弄了多洛雷斯·乌姆里奇和审判小队,甚至在《死亡圣器》中加入了霍格沃茨的防御保卫战。由于电影省略了皮皮鬼(本来应该由里克·马约尔扮演),所以观众们可能错过了很多笑声。

奥古斯塔·隆巴顿

哈利波特的所有人物特点(哈利波特:本应在电影中有所表现的人物)(9)

纳威·隆巴顿的祖母在遭受父母折磨后送进圣芒戈医院,后来医院收留了她。读者们在《凤凰社》中见到这个角色,她在医院里教导纳威要为父母的牺牲感到自豪。

虽然纳威暗示她是一个严厉、令人生畏的女人,但奥古斯塔证明了她也非常忠诚,愿意为正义而战。在《死亡圣器》中,她毫不畏惧加入了霍格沃茨的战斗中,与她的孙子并肩作战。如果能看到她和纳威在一起,那会是激动人心的一幕,但令人失望的是她的戏份在最终版本中被剪掉了。

查理·韦斯莱

哈利波特的所有人物特点(哈利波特:本应在电影中有所表现的人物)(10)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出现了很多韦斯莱家的成员,他们中的许多都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优秀角色。然而,大部分的银幕时间都被罗恩、金妮、双胞胎兄弟以及亚瑟和莫丽占据,韦斯莱的哥哥们成了短板。电影制作人牺牲了珀西的救赎故事线,珀西几乎消失了,比尔在《死亡圣器》中出现了,可怜的查理竟然没有入选。

查理在很多情节中可能并不重要,但他仍然应该在韦斯莱家族的亮相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穆丽尔姨妈也在荧幕上露面了。此外,查理对龙的研究使他成为韦斯莱兄弟中最有趣的角色之一。

泰迪卢平

哈利波特的所有人物特点(哈利波特:本应在电影中有所表现的人物)(11)

虽然泰迪·卢平在书中是一个非常次要的角色,大多数情节被其他角色引用,但他把《哈利·波特》系列的事件带到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他出生的那一夜是战争压力中的一个喘息的机会,所有苦难得到了新生的希望。泰迪出生在魔法战争中,在婴儿时他就成了孤儿,这和哈利的出生很相似。然而,与哈利不同的是,泰迪在成长过程中知道家人的情况,并充分理解他们的牺牲,这使他拥有庞大的精神支持。

对泰迪来说,哈利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替代的角色,他从一开始就是泰迪的导师,同时接替小天狼星扮演教父的角色。这是《哈利·波特》系列的一个美丽结尾,也貌似一个重复的魔法世界的循环,但却是充满希望的未来。遗憾的是,这个结局没有在电影上实现,英国演员路克·纽伯瑞在《死亡圣器》中扮演泰迪,但是他的戏份最终还是被删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