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自卑;行远自迩;行险侥幸“登高自卑”中的“自”为从的意思;“卑”指低处整个意思是:登高要从低处开始作为成语,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脚踏实地地从小事做起;要有志气,有恒心,不能看见高山就觉得山的高处太高了,觉得自己登不上去,因此产生自卑,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商丘六大传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商丘六大传说(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

商丘六大传说

登高自卑;行远自迩;行险侥幸

“登高自卑”中的“自”为从的意思;“卑”指低处。整个意思是:登高要从低处开始。作为成语,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脚踏实地地从小事做起;要有志气,有恒心,不能看见高山就觉得山的高处太高了,觉得自己登不上去,因此产生自卑。

“行远自迩”中的“迩”为近的意思。是说走远路必须从近处迈出第一步。比喻做事都得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行险侥幸”中的“行险”为冒险的意思;“侥幸”的意思是偶然地获得成功或意外地免遭不幸。这一成语是说冒险行事以求得意外的成功。

这三个成语典故皆出于西汉经学家、礼学家商丘人戴圣编著的《礼记·中庸》:“子曰:‘道不远(远离)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斜眼看人)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离开)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我孔丘一件也没有做到),所求乎子,以事(事奉)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zào)尔(忠厚老实的样子)!君子素其位(意为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平地,引申为平易安定之处)以俟(等待)命。小人行险以徼(jiǎo,通‘侥’)幸(贪求非分的东西)。”“子曰:‘射(指射箭)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hú,箭靶正中的圆心),反求诸其身。’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诗》曰:‘妻子好合(和睦),如鼓(弹奏)。兄弟既翕(xī,和睦,融洽),和乐且耽耽(dān,在《诗经》中作‘湛’,安乐意)。宜尔室家,乐尔(你)妻帑(通‘孥’,儿子意)。’”“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远离人。人去实行中庸之道却远离了人,他就不是在实行中庸之道。《诗经》上说:‘砍伐斧柄,砍伐斧柄,斧柄制作的方法就在手边。’手握斧柄伐木,斜着眼审度两者,仍然觉得相差太远。所以,君子应以对待人的方式治理人,直到他们改正为止。忠恕与道不远,不愿施于己身的,也不要施与别人。君子所奉行的道有四条,我孔丘一条都做不到。对侍奉父亲的儿子所要求的,我尚未做到;对侍奉国君的臣下所要求的,我尚未做到;对侍奉兄长的弟弟所要求的,我尚未做到;要求朋友做到的自己先做,我尚未做到。在日常德行的实施方面,在日常语言的慎重方面,我做得还不好,不敢不继续努力,即使有做得完满的地方也不敢把话说尽。言语要照顾到行为,行为要照顾到言语,君子怎么能不笃实忠厚呢?君子安于目前的地位做他所应该做的事就行了,不要羡慕自己地位以外的东西。地位富贵,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地位贫贱,就做贫贱人应该做的事,处在夷狄的地位上,就做夷狄应该做的事;处在患难的地位上,就做患难时应该做的事。如此,君子无处不感觉到悠然自得。居上位,不欺凌下级。在下位,不攀附上级。端正自己不苛求他人,这样就没有怨恨,对上不怨恨天命,对下不归咎别人。所以,君子安于自己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来,小人则冒险求得本不应该获取的东西。”孔子说:“射箭的道理与君子的行为有相似的地方:假如没有射中靶子,就应反过来责求自己。实行君子的中庸之道,就好像走远路必须从近处开始一样,就如同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一样。《诗经》上说:‘夫妻情投意合,协调犹如琴瑟,兄弟和睦相处,快乐安顺长久。家庭美满,妻儿愉快。”孔子说:“这样父母是多舒畅啊!”

这是孔子讲的修身的道理。孔子认为有崇高德行的人必然会获得应有的地位、应有的俸禄、应有的名望、应有的为命。而要成为崇高德行的人,就好像是走远路,必须从近处开始,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就如同是登高,必须从低处一步一步地向上走。

由于《礼记》中的“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小人行险以徼幸”,就有了“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行险侥幸”这三个成语。

例句:“学者当登高自卑,不可躐(liè,超越等级,不按次序)等。”(清代黄子云《野鸿诗的》卷六十五)“又有边鄙之臣,行险侥幸,轻动干戈,深入敌境,使兵夫数十万暴骸于旷野。(清代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七十八)“他一向做事很坚持原来的幻想,就是‘行远自迩’。”(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 (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