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一般的共价键的形成方式,是两个原子的未成对电子以自旋相反的方式相互配对,比如说氢气,氮气这种,形成共价单键等等。我们也知道特殊的共价键,叫做“配位键”的形成方式,它成键的两个电子均由同一个原子所提供,比如一氧化碳。所以,大部分情况下解决问题是完全足够的。

但是也有难以解释的,比如甲烷CH4,它是什么情况?

如何理解杂化轨道理论(什么是杂化轨道理论)(1)

根据原子轨道论,C的外层电子排布为1s2 2s2 2px1 2py1。按照之前所学,其外部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应该形成的是CH2,那么甲烷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所以这里首先要补充的是:在形成共价键时,单电子也可以由对电子分开而得到。就是原来C中2s轨道上的一个电子跃迁到空的2pz轨道上去了,这一过程称为激发。

如何理解杂化轨道理论(什么是杂化轨道理论)(2)

这样就有了四个单电子,甲烷也就可以形成了。但是,电子不可能凭空跑到2pz轨道上去,我们讲得不是一个神话故事,否则前面讲的价键理论不全都乱套了。因为假如电子就是可以随便跑的,那在判断一个键形成的时候,就会有多种结果,这是不行的。

所以,电子可以跑,一定是有能量的,问题的关键就是能量从何而来?

其解释就是形成共价键的过程中是会释放能量的,所以形成四个键所释放的能量比两个键大,就是多出来的这股能量补偿了电子移动所消耗的能量。

到这里,问题是否已经完全解决了?

依旧没有,否则就没有杂化轨道论的出现了。需要注意到的的甲烷分子是一个正四面体的结构。

如何理解杂化轨道理论(什么是杂化轨道理论)(3)

在学习完价键理论以后,实际上我们可以对分子的形状进行大致的推导。首先2s轨道形状是一个球,2px,2py,2pz这三个轨道相互垂直。这样四个轨道与氢原子所形成的化学键怎么会是一样的?毕竟一个轨道是球形,另外三个轨道则是纺锤型对称分布。同时形成的甲烷分子又怎么会是一个正四面体?

如何理解杂化轨道理论(什么是杂化轨道理论)(4)

这就需要用到杂化轨道理论来进行解释。甲烷的碳原子在形成化学键的时候,价电子层的四条原子轨道并不维持原来的状态,而是发生杂化,得到四条同等的轨道。就是把这四条轨道混合,再均分,或者说重新组合形成了四条一样的新轨道。

具体而言,就是从原来的2s轨道和三条2p轨道,变成了四条sp3杂化轨道。从中我们也可以学到其命名方式,一条s和3条p杂化就叫sp3杂化。

如何理解杂化轨道理论(什么是杂化轨道理论)(5)

杂化轨道理论的注意点如下:

1.杂化过程中形成的杂化轨道的数目,等于参加杂化的轨道的数目,且其形成的杂化轨道形状和能量完全相同,但在空间中分布不同,就形成了正四面体。

2.只有能量相近的轨道才能发生杂化。换句话说,如果轨道是处于不同的能层当中是无法发生杂化的。

3.实际在成键过程中,激发和杂化是同时发生的。

4.杂化轨道在与其他原子轨道重叠形成化学建设,同样要满足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因为只有这样形成的化学键才更加稳定。比如在甲烷分子中以正四面体的方式进行重叠,重叠度最大。

杂化轨道有s-p型杂化,sp2杂化,sp3杂化等等。对于s-p型杂化轨道,s轨道和p轨道各占1/2。对于sp2杂化,s占1/3,p占2/3,别的可以类推。

就轨道拥有的能量而言,sp杂化轨道其能量要低于p,高于s,其中s的占比越高,则轨道的能量也就越高。

如果是sp杂化,其空间分布呈直线型分布,互成180°。

如何理解杂化轨道理论(什么是杂化轨道理论)(6)

同样可以推得,sp2杂化是三个轨道,呈三等分的结构,指向同一个顶点,夹角为120°

如何理解杂化轨道理论(什么是杂化轨道理论)(7)

sp3杂化就是正四面体,不再多做解释。

如何理解杂化轨道理论(什么是杂化轨道理论)(8)

其它的还有s-p-d型杂化,更为复杂。通过杂化轨道的形状,我们可以推导获得分子的构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