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日本为了试探苏联的实力,在蒙古边境悍然发动了诺门坎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参战双方都主要使用了坦克和炮兵进行对决,还有不少机械化部队投入。从结果上看,苏联将日军彻底打服了,日本最骄横的关东军损失惨重,日本人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实力与苏联的差距,从此再也不敢北上。除了苏日的坦克大战之外,似乎很少有人知道日本关东军的骑兵部队也参与了这场战斗,不过日本骑兵的对手是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虽然蒙古的军事整体实力不如日本,但日本骑兵真不是蒙古骑兵的对手。

蒙古骑兵的最后一战 1939年蒙古骑兵最后一战(1)

近代亚洲,骑兵依然有着作战价值

骑兵,作为古代战争作为古代最常见、最有杀伤力的兵种之一,在近代的战争却走向落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二战初期,随着火炮、机枪技术的不断完善,大大削弱了骑兵的战斗力。不过,骑兵并未彻底退出战场,拥有强大的机动性的骑兵部队渐渐从作战主力部队转化为侦察部队,能够在道路不通的情况下侦察敌情,完成通讯任务。但在武器技术和道路交通并不发达的亚洲战场上,骑兵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日本和中国、苏联、蒙古等国都装备有大规模的骑兵部队。

蒙古骑兵的最后一战 1939年蒙古骑兵最后一战(2)

日本本来并不盛产战马,不过从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也效仿西方军队花费大力气改进自己的骑兵部队。日本人开始从欧美购买马刀、引进优质马匹,并引进骑兵刀术来装备自己的骑兵部队。相对于日本,蒙古骑兵的骑马技术是与生俱来的,成吉思汗的子孙们从小在草原上长大,养马、骑马是他们的“九年义务教育”,有着成熟的马刀和骑射系统,并且蒙古马虽不如日本东洋马个头高大,但蒙古马耐性好,突击能力也更强,这些优势是日军无法企及的。

苏蒙日诺门坎大战的背景

由于地缘政治上的冲突,位于东北亚地区的日本和俄国在近代曾多次开战,1904年两国就在中国的东北爆发日俄战争,当时的日本举全国之力以惨重的代价战胜了俄国,从此东北中部和南部落入了日本的势力范围,俄国也被迫将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

蒙古骑兵的最后一战 1939年蒙古骑兵最后一战(3)

之后日本军方发动9·18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四省后,扶植起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国,此时的日本与苏联、外蒙古存在着不少边境纠纷,从1935年起,日本关东军就用历史遗留问题为借口,向苏联和蒙古方面挑衅,双方多次在边境发生军事冲突,为了提防日军在边境出兵,蒙古军司令乔巴山在外蒙全境征召了10万骑兵备战。

1939年5月,蓄意已久的日本关东军在诺门坎一带进攻蒙古人民共和国,计划占领其东部的哈拉哈地区,作为未来入侵苏联的跳板,进而实现攻占整个苏联的“北进计划”。5月4日,蒙古国第24国境警备队和牧民们前往哈拉哈河以东地区放牧,却遭遇了被日本控制的伪满警备骑兵第三连的一班士兵开枪驱逐,蒙古国牧民们只好带着牲畜撤回到哈拉哈河西岸。

见到本国的牧民被日本军队驱逐,蒙古国第七国境哨所的50名官兵立即携带武器,骑马发起突袭,击败了日军驻守的200多名骑兵,攻占了争议地区的锡林陶拉盖哨所。

蒙古骑兵的最后一战 1939年蒙古骑兵最后一战(4)

诺门罕事件

最后的骑兵对决,蒙古VS日本

得知蒙军出动的消息后,日本关东军找到了出兵的借口。5月13日晚21时,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调动百余名装甲兵和骑兵,组成搜索队和作战先头部队,由中佐东八百藏指挥,前往诺门坎附近的甘珠尔庙进行作战准备,他们此行的任务就是夺回被蒙古骑兵占领的哨所。为了支援第23师团的行动,关东军总部也将齐齐哈尔的飞行侦察第10战队、海拉尔的飞行第24战队、关东军运输车队的100辆汽车交给23师团指挥。

蒙古骑兵的最后一战 1939年蒙古骑兵最后一战(5)

5月14日,东八百藏在5架日军飞机的配合下,向哈拉哈河以东的蒙古军队占领的742高地发动进攻。与此同时,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第64联队也调遣了骑兵部队参战,由山县武光大佐指挥,在飞机和装甲兵机枪和炮火的掩护下,从正面和侧翼两个方向对蒙军阵地发动进攻,而东八百藏率领的部队则绕到蒙古军身后,直奔蒙古军60师的指挥所。

战斗开始,所有的蒙古骑兵倾巢出动和正面进攻的日本骑兵展开拼杀,并没有留意到自己的后方。此时,东八百藏突然袭击了蒙古军后方指挥所,蒙古军队毫无防备,直到蒙军高层听见后方枪炮声响起时,才知道后方发生了危险,已然来不及回撤支援。在紧急关头,蒙古军60师师长沙日布决定先率人掩护苏军顾问瓦西里耶夫离开。然而就在蒙古军突围时,一颗流弹击中了沙日布的头颅,沙日布当场阵亡。

看见蒙军撤退,东八百藏决定乘胜追击,可蒙古骑兵的动作极快,对于草原的地形也十分熟悉,日军只追出了一段路程后就找不到蒙军的去向了。得胜以后,东八百藏率领部队回到海拉尔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关东军也密切关注着蒙古国的同盟苏联的动向。

蒙古骑兵的最后一战 1939年蒙古骑兵最后一战(6)

根据《苏蒙互助协定》,苏军高层决定出兵干涉日军行动,苏军的第11坦克旅迅速开往哈拉哈河地区,与此同时,驻扎在乌兰乌德的摩托化步兵36师也向哈拉哈河集结,苏军甚至还调动了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附近的第57特别军,苏军飞机也盘旋在诺门坎地区,侦察日军动向。

此时的蒙军第6师也在重新集结,由毕业于苏联坦波夫骑兵学校的蒙军优秀青年军官丹达尔担任师长,负责指挥第6师对日作战。在苏军第36摩托化步兵师的增援下,蒙军有了炮火作为支援,丹达尔重整旗鼓,率领骑兵第六师在哈拉哈河架起了浮桥,随后再次东渡,一场复仇大战即将展开。

当日军得知蒙古军再次准备向东进发后,海拉尔方面的日军也在着手备战。1939年5月28日拂晓时分,山县武光大佐带领着第64联队的骑兵1058人,还有东八百藏搜索队的200多名装甲兵和骑兵,再加上伪满兴安骑兵第1、2、8三个团的部分骑兵,从三个方向围攻蒙军。而蒙军在苏军12辆装甲车的掩护下,由丹达尔带领着骑兵师发动了反冲锋。据说丹达尔在战场上极为暴躁,作战也格外勇敢,在战斗中和日军骑马对砍,并砍下日本骑兵的一个脑袋。

蒙古骑兵的最后一战 1939年蒙古骑兵最后一战(7)

很快,战场上的形势就发生了逆转,日军的装甲部队被苏军炮火死死压制住,日军的骑兵部队被击散,被迫和挥舞着马刀的蒙古骑兵展开白刃战,丹达尔身先士卒,带领着气势汹汹的蒙古军包围了日军。随后,这场战斗演变成了蒙古骑兵对日本骑兵的屠杀。经过战后统计,东八百藏率领的日本搜索队战死115人,失踪81人,所有装甲车和战马均被苏蒙联军摧毁和俘获,搜索队基本全军覆没,连东八百藏自己也没能逃过一劫,在乱军中被蒙古军击毙。而山县武光64联队的骑兵战死151人,生死不明92人,伤亡率达到20%。

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后的骑兵大战以日军的失败告终,战后,师长丹达尔被授予苏克巴托尔勋章和功勋红旗勋章,丹达尔成为了蒙古英雄。由于第6师的一些蒙古士兵对日本人实在恨之入骨,将日军丢下的尸体浇上汽油,肆意放火焚烧。然而,这仅仅是诺门坎战役的开始,此番失败的日本军大为恼怒,6月份,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全部出动,还有第一坦克团、第二飞行集团共计70辆坦克,180架飞机,向诺门坎进发,不过等待着日军的将是更加惨烈和血腥的搏杀。

在苏军重炮群、坦克群、航空炸弹的猛烈轰击下,日军伤亡惨重。苏军全歼日军第七师团26联队,第64联队和炮兵13联队大部分被苏军歼灭,第64联队长山县武光大佐被击毙。第23师团方面,在苏军长达11天,上万吨的炮弹轰击下,整个第23师团仅有2000多名士兵冒死突围成功。9月9日,日本方面通知驻苏联大使东乡向苏联提出停战的要求。

至此,日本国内甚嚣尘上的“北进论”彻底破产,日本史学家称这场战争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诺门坎战役极大地改变了日本人的作战意图,他们只得向南扩张,入侵东南亚和太平洋诸岛,和英美盟军作战。而这场太平洋战争最后成为了埋葬日本法西斯的坟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