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电视机厂历史(1980年代的杭州电视机厂)(1)

寻觅荤素菜有点年头,一回到杭州就在记挂着这次是否能寻觅到荤素菜,这可是童年时的爱吃菜,清河坊8路车往柳浪闻莺方向的车站后面就是羊汤饭店,是童年时期的被带吃饭店,1960年代及1970年代中早期清河坊好像就一家饭店,被友人在1990年代末说起来老早拆迁了。有一年回到,要美味一顿,进了新店后,服务员连荤素菜都没听说过,菜谱上大菜都是甲鱼、螃蟹等干货。

羊汤饭店特色当然是羊汤,要是没记错的话那个熬羊汤的大锅据说是365天不熄火,那口汤真的鲜美,多少年过去了回味似乎鲜美就在味觉里,人当然也的面对事实,店家的权力就是爱卖啥就做啥。

还有一口汤鲜美的是原先为民路上的省商业厅食堂,那口清汤大排汤,汤被熬的如牛奶浓稠而喝着又清甜爽口,读书时在食堂搭伙有个大几年,商业厅食堂的大厨姓朱,据说曾做过老蒋(介石)的厨师。

还好现在有个替代就是面,越烧越好吃,进杭州第一件事就直奔望江门面店,吃遍各地的面,还是杭州面店的这口汤鲜美,无论是猪肝面还是腰花面碗里的汤都会被喝的露儿都不剩。

杭州人做事是用心的,当然是指老杭州人了,新杭州人没接触过也不知道,有趣的是,每次有杭州友人来都会问下带啥东西,都会说烧饼油条弄几副来,最多一次收到十副,烧饼指定要糖烧饼,油条一裹,直接啃,同样是面食,杭州人做的就是嚼头好。

来看《1980年代的杭州电视机厂》的网友基本都是五零后六零后的,都被卷入一种岁月,疫情前是一个月起码要过一次深圳湾大桥,的士车一打,目的就是去年轻一下,这东方之珠有一点很奇怪,很多开的士车的都是七八十岁被贴上标签的老人,有时候坐在车里也真的出汗,老人们开着开着好像睡着一样,保持静默是明智的,类似可以退休享清福等等交流是忌讳的,在东方之珠的普世里,揾食自力更生得一辈子,直到做不动为止,东方之珠是全球平均寿命最长的区域之一,也印证了自力更生揾食是无边际的营养。

有些是买不到的,就如疫情前的一次走访位于东莞的一加工厂,事办完后坐在那里与厂长闲聊几句被问到是哪里人,这加工厂的厂长说他是江苏那里那里人,也不知道何种原因又被问到昔日在杭州哪里工作,告知说哪里哪里,这厂长一听立马兴奋地说,他家的彩电就是西湖牌,而且有声有色地说这西湖彩电用了十八年。

听了就笑笑,也没有多大的喜悦,早就离开这家电视机厂,不过有一点还是很羡慕的,羡慕西湖在广东竟然还有人在那么多年后对他家昔日的一个电器记的那么住,可以说会伴随记忆一辈子,在商言商,有一人记住就会有十人或者千人万人,新一代的商家要用多少广而告之的成本来做到用户记住这点,就如寻觅荤素菜......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