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昨日公布的首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中,移动虚拟运营试点项目就在其中,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什么是虚拟运营商运营的号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什么是虚拟运营商运营的号段(虚拟运营商170号段落地)

什么是虚拟运营商运营的号段

发改委昨日公布的首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中,移动虚拟运营试点项目就在其中。

去年底,工信部正式发放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包括“话机世界”在内的11家企业获得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牌照,预示民营资本正式进入电信领域。

社会资本有股跃跃欲试的冲动,进入5月,虚拟运营商的专属号段——170号段掀起放号热潮。话机世界、蜗牛、阿里、国美、苏宁、京东等,密集启动了虚拟运营商业务。

随着他们的加入,通信领域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国杀”的局面是否真将成为历史?

新力量

所谓虚拟运营商,是指与电信运营商在某项业务或者某几项业务上形成合作关系的合作伙伴,它以自己的品牌面向终端用户提供服务,拥有自己的计费系统、客服号、营销和管理体系。

5月4日,“话机世界”在杭州正式发售170号码,标志170号码进入商用运营阶段,“话机世界”也成为全国首个正式放号销售的虚拟运营商。

很快,鲜为人知的外地品牌“蜗牛”也投身其中。

到了5月12日,阿里通信宣布推出“亲心”品牌并启动靓号预约,当天就有17万人访问了预约平台,北京、上海和杭州作为首批预约城市,首批号码当晚即预约一空。最高时每秒钟就有10人预约。由于用户热情高涨,阿里通信已经紧急申请更多号码,在19日再次放号。

阿里通信官方微博后来发文称:“刚刚扫了一眼后台,傻眼了,除了中国外,居然还有50个其他国家的人也来抢阿里通信170号码,最远的有秘鲁、南非、丹麦。亲,阿里通信的卡在你们那儿暂时还用不了啊。”

5月17日,京东通信正式开启170号段在线预约。据京东内部数据显示,首批发放的8万个170号码仅在5小时内便被预约一空,且当日预约人数突破15万人。目前,京东通信正在向运营商申请号码资源,争取第二批放号。

此外,国美极信通信率先实现170电信、联通双线放号;苏宁互联的巴萨定制卡限量开抢;迪信通发布虚拟运营商品牌“迪加”……虚拟运营商放号的密集程度可见一斑。

“我现在很期待用新的号码打给朋友。”一位首批预约到170手机号的周小姐表示,“早上去上班时发现周围的同事都在抢,我就赶紧登录,试了生日、车牌都被预约走了,最后用了妈妈的生日,当成母亲节迟到的礼物。”

170号段密集放号,很抢手

社会资本进入通讯领域,会带来怎样的新鲜做法?这是被普遍关注的焦点。

阿里通信就是被不停追问的一家企业。自获得虚拟运营商资格以来,外界对其在互联网通信创新方面的猜测就不断,比如:跟支付宝账户打通,亲友间可互相赠送流量,存话费返利息的“话费宝”;和来往账户打通,推出免费网络电话;和淘宝、天猫、聚划算账户打通,享受购物特权;跟云OS手机深度结合,机号一体推出更多创新服务;跟阿里云计算打通,植入可穿戴和物联网设备……

“这些都有可能。”阿里通信总经理基甸此前曾表示,未来将不断推出各种创新的增值服务。

苏宁互联副总裁王帅也透露了发展方向,“我们不仅是定位满足用户通信需求,会打造围绕通信、购物、娱乐、体育、金融、售后以及线上线下多个维度的苏宁用户的专属特权,其实这是用户移动互联新生活的一把钥匙。”

其实,这并非苏宁一家的想法。国美的计划目前比较明确,国美集团副总裁刘诚明就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国美已经有一些商区计划,通讯产品是很强的纽带,通过国美手机的支付功能,可与周边商户互动,比如,老年人点餐、年轻人买电影票等,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同样是虚拟运营商的电商巨头京东,也有此意。京东通信总经理闫小波说,赚取话费差价的旧模式没有出路,盈利并不是京东通信的目标和需求,京东要从购物平台向生活服务平台转变。

运营方式想象空间很大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虚拟运营商,开始接受市场考验后,情况如何?

从部分虚拟运营商已经公布的资费标准来看,因优惠力度不够,市场评价有点“失望”。

京东的虚拟号以“无套餐、无合约、无抵消”为口号。语音每分钟0.15元,流量每兆0.15元,短信每条0.1元,长途、市话、漫游资费合一。对于京东商城不同级别的会员,还会有相应的优惠。

此前,“话机世界”也公布了9档套餐,与传统运营商资费相比,价格优势也不明显。

“有点失望,原以为能便宜不少。”不少网友在论坛发帖吐槽。可以看出,京东的资费和传统运营商相比并没有太大优势,利润也不高。其他虚拟运营商们同样也是这样的水平。

资费优惠、月末流量不清零、套餐私人定制原是虚拟运营商们吆喝得最响的三大法宝,但综合目前各方已经公布的情况看,至少在资费价格这一项上,吸引力不是很大。

比如,话机世界推出的“久久系列套餐”,最低档位29.9元/月,含80MB数据流量和80分钟语音通话;蜗牛移动的399元半年期“免卡”,每月500M的流量;京东虽然没有套餐和最低消费,但流量、短信、语音费比三大运营商要略高。

看来,从市场竞争中走出来的这些企业,进入到新领域后,还需多多练功。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对于在电信领域刚刚上路的19家虚拟运营商来说,将全新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和自身优势业务捆绑,进行差异化的创新服务,是唯一的选择。

要想立足,还需强调差异化创新

虚拟运营商们,从亮相伊始,就被认为将蓄势打破三“巨头”的垄断。

三家传统运营商并没怠慢,纷纷在近期来了一次资费下调。

中国移动在5月15日推出其4G资费新政策,流量单价最高降幅达五成。30元500M流量包,降低了4G套餐使用门槛。4G飞享套餐增加了多项中低档位的套餐,最低档位套餐从88元降低到58元。此外,中移动还规定,2G/3G套餐外流量资费统一下调为0.29元/MB。用户可授权4个亲友分享4G套餐流量,每人每月收取10元功能费。

尝到了3G甜头的中国联通,自然不会在此番竞争中落伍。据了解,中国联通5月17日首次推出自由组合套餐,用户可自由选择、随意组合资费元素组成个性化套餐。其中,流量套餐包全部打八折,1G套餐包价格降至48元,套餐外流量则降为0.2元/M。

中国电信推出了天翼4G上网卡套餐。这个套餐分为月付70元、100元、130元、200元以及280元共5档,分别对应每月1GB、2GB、3GB、6G B以及10GB流量。此外,还推出了半年卡和年卡套餐。

三大电信运营商如此自降身价,让不少用户大感意外。对此,有媒体曝料称,虚拟运营商从电信业三巨头手中拿到的短信和流量批发折扣在七折左右,利润空间本就不大,而三巨头手握基础运营权,其套餐资费促销已呈常态化。于是有人感慨:“纯比价格,零售商怎么可能拼得过批发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