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全媒体记者/何丽苑)8月11日、12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并演出的《大宅门》亮相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吴樾、刘佩琦、常玉红、张岩、刘牧梅等一众演员把经典搬上珠海舞台。

据介绍,自2013年诞生以来,话剧《大宅门》便深受全国观众喜爱。话剧版将七十多集的电视剧浓缩成为两个半小时的精华,全剧以老年白景琦巡夜时与少年白景琦的一段“穿越式”对话为引子,把电视剧中的经典桥段悉数呈现。本轮全国巡演,《大宅门》再赴青岛、郑州、杭州、珠海等地连演8场,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场,珠海场未上演便备受关注。

话剧大宅门演出时间表(话剧大宅门空降珠海)(1)

那么,“明星版”话剧《大宅门》如何引爆珠海及周边城市观众的热情?经典重现,演员们又有怎样的体会?南方 记者对此采访了该剧几位主演。

话剧大宅门演出时间表(话剧大宅门空降珠海)(2)

南方 :在您看来,《大宅门》最大的看点在哪里?

吴樾(白景琦饰演者):《大宅门》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意思是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做事也不要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因为你所做的一切,上天都是知道的。任凭时代变迁,白景琦踏踏实实做人,百草厅老老实实做药,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始终充斥着剧情。我认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大起大落的人物命运,以及这种当今社会需要的正义之声,均造就了《大宅门》的经典。

南方 :为了演好白景琦一角,您都做了些什么准备?

吴樾:我本身也是《大宅门》电视剧的忠实粉丝,能够参演这样的经典角色是我的荣幸。白景琦的人物形象并不是凭空想象,《大宅门》也有故事原型,为了研究人物个性,感受故事的家国情怀,我做了所有专业演员都会做的准备。

但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电视剧,我认为话剧的每一场演出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都是一次自我提升。对演员而言,没有哪一场是完美的,所有人都在一次次的演出中寻求新的突破。

到现在,话剧《大宅门》已经上映超过30场,每一次谢幕的时候,我们站在台上都能得到台下热烈的掌声,我想这是对我以及整个剧组的肯定。在我之前,有几位优秀的演员老师也曾饰演过白景琦,这为我提供了学习的榜样,但一千位演员就有一千个白景琦,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我不敢轻言好与坏,只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把人物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让自己演得过瘾,观众看得过瘾。

南方 :过去您也参演了《大宅门》的电视剧,扮演白颖宇夫人三奶奶,如今参与到话剧之中,角色转换成白家二奶奶,您有怎样的体会?

张岩(白家二奶奶饰演者):事实上,留心观看电视剧《大宅门》的观众,不难发现,剧中已经有不少舞台剧元素的呈现。记得当年,我还因为此事与导演进行过一番“抗争”,觉得电视剧怎么可以用话剧的方式去演呢?最后,从播出效果与观众反馈看来,当然证明了导演是正确的。这大概也为我后来参与话剧版《大宅门》埋下了伏笔。

作为演员,我们一生要转换无数个角色,塑造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办法,包括声音、形体等,要问从三奶奶如何切换到二奶奶,这其实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

从电视剧到如今的话剧,18年过去了,《大宅门》依然拥有大批的粉丝,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大宅门》有一部优秀的剧本,有一班优秀的演员,话剧并不比电视剧容易,期待与大家在剧院相见。

南方 :您在剧中一人同时饰演了三个角色,而每个角色的个性又截然不同,如何呈现出丰满多元的性格特点?

常玉红(黄春、杨九红、李香秀饰演者):的确,一部好看的话剧是“磨出来”的。正如吴樾老师说的,每一场结束后,演员们都会思考,是不是可以更好。一人饰演三角,我的做法是反复琢磨,追溯人物情感的源头,寻找演绎的支点。

黄春、杨九红、李香秀三人对白景琦的爱,大概就是这个支点。分析这种爱的程度,爱的性质,爱的缘由,再决定不同的人物应该用何种表演形式,抓住细节,一点一滴地把人物还原在观众面前。

事实上,到现在我都没有完整地把《大宅门》的电视剧看完,怕被里面成熟的角色影响到自己发挥。

南方 :您所饰演的王喜光,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位逐渐“黑化”的太监,您认为难度在哪?

刘牧梅:我曾经在北京见过中国的最后一位太监。从表面上看,他与常人无异,但只要跟他交流,就能发现他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语着实有不一样的味道。而王喜光又是一个很特别的角色,有点傻,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要演出这种感觉,确实压力不小,我只能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好,如果能得到大家的喜欢,我便心满意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