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按捺不住心里的火焰了。

我直接走到屋里,对爷爷说:“您不了解她,您不要再说话了,我来吧。”

婆婆今年过56周岁生日。老人家过生日,晚辈自当要为其准备点东西。

一大早,我与老公商量着给婆婆定个好点儿的蛋糕,婆婆糖尿病,想着定个木糖醇的。不知怎么的最后送来的不是木糖醇的。这到也无所谓,反正图个好看,高兴,好吃就行了。

爱孩子是一种态度(爱孩子是如他所是)(1)

老公为婆婆选的蛋糕

女儿禾禾跟我说:“幼儿园里,小朋友过生日,老师把奶油涂到每一个小朋友脸上,每个小朋友都变成了小花猫。妈妈,我们来把奶油涂到脸上吧?”

我说:“现在不行,因为还没有到吃饭时间,而且爸爸还没回来呢,奶奶的生日蛋糕,得等爸爸一起回来才能打开。”

女儿有点不高兴了,于是她就像青蛙一样趴在地上撅着小嘴看着我。

我因为有点其他的事情,就去卧室里了。

而且我也没把女儿这点不开心当回事儿,我知道小朋友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来思考一些事情,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独立的思想。她过一会儿就没事儿了。

就在这时候,爷爷从厨房出来,看到女儿趴在客厅的地板上撅着嘴儿,便上前说女儿:“禾禾,起来,今天奶奶过生日,你得高兴点儿…”

我在屋里,顿时听见这句话很无语,我心想:“她这会儿因为我不让她玩蛋糕不高兴,跟她奶奶过生日有什么关系?”

女儿还是趴在地上,其实我的意思是她趴着就趴着呗,也不哭不闹,一会儿就好了。有什么大碍吗?

爷爷还是不依不挠地把禾禾抱走说:“今天是奶奶生日,禾禾最懂事儿了,不能不高兴!”

谁知道爷爷一起说,禾禾哇哇大哭起来,爷爷这话的潜在意思就是:你看你这孩子,你奶奶过生日,你在这儿趴着不高兴,你真不懂事儿!

孩子当然会被误会的哇哇大哭。

爱孩子是一种态度(爱孩子是如他所是)(2)

孩子一哭,爷爷更觉得手足无措,又变本加厉地说女儿:“别哭了,今天奶奶过生日,得懂事儿…”强制性地压制女儿的被误解的情绪,女儿当然哭得更厉害。

情绪就像弹簧,越用浅显的大道理压制,越是反弹的厉害,越是反弹的厉害,越使劲压制,最后的结果就变成了:女儿无缘无故地在奶奶生日这天,不懂事的撕心裂肺地哇哇大哭。

女儿和爷爷的情绪对峙中,爷爷表现为不停地要求:你要懂事,你不懂事,你不能哭。哭,不高兴的情绪是不被接受的,我得压制你这种不好的情绪。你这种情绪不值得被爱。

女儿则委屈地认为:我没有不懂事,爷爷却一直在说我。我这样,爷爷想改变我,不接受我这样,不爱我。

最终矛盾激化。(本来没啥事儿,结果解决出麻烦事儿来。所以我突然想起心理学里有这样一句值得玩味的话:问题,是解决出来的。

此时,我终于按捺不住心里的火焰了。

我直接走到屋里,对爷爷说:“您不了解她,您不要在说话了,我来吧。”

(当然并没有责备爷爷的意思,毕竟爷爷没有带过小孩,不懂小孩心理很正常。)

我把女儿抱到其他屋里,我搂着她,抚摸着她的头,轻轻说了一句:“妈妈来了…”然后紧紧抱着她。

我的潜台词是:宝贝,妈妈来救你了,别怕,妈妈明白,妈妈知道宝贝,来妈妈怀里,就没事儿了。

女儿使劲在我怀里哭,这个哭和在爷爷那里的哭不一样,爷爷一直在压制女儿的情绪,不允许不高兴,不允许哭泣。

女儿在我怀里一下子放松了,从憋着劲儿抽哒变成了突然放松式哭了起来。

但是我并没有再多说一句话,我只是抱紧她,任她哭一哭。

爱孩子是一种态度(爱孩子是如他所是)(3)

我的行为潜台词是:没事,女儿,妈妈爱你,妈妈能承接你的所有情绪,你好的情绪,妈妈接受,坏的,糟糕的情绪,妈妈也接受,妈妈无条件的爱你,无论你开心不开心,妈妈都允许,你在妈妈面前就是独立的个体,你的所有情绪都可以在妈妈面前表现出来。

其实孩子的需求无非就是:我在糟糕的时候,妈妈也是接受我,爱我的,允许我做最真实的自己,我在糟糕的时候,我可以不用压制自己,我是被理解的。

其实,同理,爱不爱一个人,不是看他好的时候,你有多爱他/她,而是他有情绪问题了,你能不能接纳和包容,你能不能允许他有情绪?假如你只爱他好的样子,那这不是爱。你只是爱你脑子里刻画出来的“好”的形象,一旦形象破坏,你就心慌受不了,那你这个人其实是谁也不爱,只爱自己和自己的幻觉而已。

女儿大概哭了二分钟后,情绪就稳定了下来。抱着我亲了两下。(当我允许她能随意、安静地体验自己的糟糕情绪时,她其实很快就能从那个情绪里出来,放松。)

这会儿,老公下班回来了,我们开始给奶奶过生日。

女儿听到爸爸回来了,从我身上跳下去,准备打开蛋糕,抹奶油。

我说:“禾禾,先给奶奶抹,因为奶奶今天是寿星。”

老公在蛋糕上插上蜡烛,我和禾禾拍手给奶奶唱了生日快乐歌,随后又唱了一遍英文版的。唱完之后,奶奶吹了三次蜡烛才吹灭,我们就开始其乐融融地吃蛋糕了。

爱孩子是一种态度(爱孩子是如他所是)(4)

这件事很小,很普通,也许不值得一提。

但是,我想说的是:很多小孩子爱哭,脾气暴躁,有时候是大人压制出来的结果。

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假如你不知道如何解决孩子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亲子关系,你就别说话,抱起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无条件的爱。

孩子的感知能力是最灵敏的。

最后,用李雪老师的一句话说:

爱,是如他所是;非,如我所愿。

禾麦妈妈,愿每个孩子都无条件地被爱。

#教育听我说##孩子与教育##教育#

,